当期目录

  • 全选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樊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文章首先从主体功能区突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作用、强调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遵循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等3个科学内涵出发,评价了主体功能区的政策价值和实施成效,揭示了不同主体功能的区域之间存在突出的发展差距问题。其次,基于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讨论了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的改革指向,主要包括: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适配的主体功能区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和叠加功能良性互动的协同发展制度,创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蓝图加快构建国土空间新体系、形成综合功能区布局的制度。最后,还就主体功能高质量发展和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的改革创新重点,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认为,经济地理学在主体功能区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新时代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也必将成为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动力。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金凤君, 叶志聪, 陈卓, 马丽, 王晓楠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政策支持、要素配置、产业引领相互交织的新质生产力战略框架。文章系统梳理了新质生产力的演进与空间组织,从源—汇功能的视角甄别了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时空格局,划定并探讨了发展中心、策源地、蓄水池和腹地等不同类型功能区域的战略定位及政策指引。研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发展表现出产业和创新的空间收敛、区位优势的空间依赖、要素流动模式的多元化等效应,赋予地区源—汇功能要素耦合、功效分异、尺度嵌套等内涵。②研究期内我国新质生产力汇与源的功能分别呈“北高南低”与“南高北低”特征,形成东、南、北和西部四大功能区,未来应基于各地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因地施策,构建源汇耦合、优势互补、跨区协同布局,赋能区域协调的高质量发展。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吴爱芝, 吕爽, 李国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文章在梳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及城市群作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沿海三大城市群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的创新驱动机制模型,论述了沿海三大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创新发展基础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创新驱动沿海三大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相关策略和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以创新为动力、以沿海三大城市群为动力源,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支撑和经验借鉴。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侯晓丽, 徐文静, 贾若祥, 窦红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的重大举措。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别,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等目标的政策建议。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郭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增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实施支撑作用”。文章首先回顾了建国以来区域规划的演变历程,深入分析了区域规划在实践中面临的衔接难、与其他类型规划关系不清晰、编制内容表述不一致等问题;继而从顶层设计、核心抓手、协调机制、理论基础、保障体系5个方面剖析了区域规划实施支撑作用难以发挥的原因,并提出了区域规划应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理论导向”相结合的思路,明确其规划定位与改革要点,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李杰梅, 张远雄, 许文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依托国际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扩大内陆开放的大背景下,文章从敏感性和应对性2个维度构建开放型经济—出境交通复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测算脆弱性,并运用泰尔指数、空间马尔科夫链及障碍度模型分析其空间差异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①我国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出境交通复合系统脆弱性呈以中部地区为核心向边疆地区逐渐增大的圈层结构。低脆弱城市呈以城市群为中心的“群”状分布特征;中心城市脆弱性最低,沿边口岸城市脆弱性最高;且随时间演化系统脆弱性逐年降低。②系统脆弱性的空间差异逐年上升,省内差异贡献大于省际差异,西藏、云南、黑龙江、四川等是差异主要来源地。③脆弱性类型趋向于保持不变,低脆弱性城市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④外贸和外资依存度、出境交通最短旅行时间、货运周转量、进出口贸易总额等是脆弱性降低的主要障碍因子。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冯履冰, 张家滋, 刘琼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中国1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2019年的市域面板数据,利用“宽带中国”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和“城市离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最短距离”等工具变量,从宏观上探讨了信息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地区劳动力的就业率、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结果表明: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升地区就业。②互联网接入能够促进地区就业结构升级,显著促进了地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的提升;同时对地区新注册企业密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整体而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据此,提出应根据地区间互联网普及率的现实差距,进一步加强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以促进地区就业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赵林, 张春霆, 高晓彤, 吴殿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解析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机理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1—2020年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与共同富裕发展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对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缓慢波动上升,空间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梯度格局特征;共同富裕指数呈稳步提升的演变轨迹,空间分布上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不均衡格局演进。②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呈阶段性波动上升趋势,空间上形成以省会城市为高水平协调中心的“中心—外围式”圈层结构;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并具有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的空间俱乐部趋同效应,但空间自相关性趋于减弱。③金融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和城镇化水平是驱动黄河流域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影响因子对耦合协调度的作用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且各因子交互作用后的解释力具有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特征。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袁旭宏, 张怀志, 马超群, 崔浩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21年地级及以上市域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估计、空间滞后模型等方法,探讨了普惠金融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①从时序效应来看,发展普惠金融具有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效应,这种“降债”效应呈现出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而减弱的特点,同时表现出人口流出地/流入地、城市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商业水平方面的异质性;②从空间效应来看,发展普惠金融既产生了降低本地政府债务规模的直接效应,还产生了间接降低相邻地区政府债务规模的溢出效应,且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③机制分析发现,发展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小地方财政缺口可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未来,应强化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发挥普惠金融有效减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机制作用,共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卢明华, 尚子君, 贺静怡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功能环节出现分化,不同功能环节有不同的区位偏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同特征。文章基于2021年北京市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数据,利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6个功能环节空间分布特征及相互空间关系。研究发现:①高级功能(总部、商务服务、研究开发功能)在北京的分布数量较多,低级功能(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功能)在北京分布数量较少。②功能环节主要集中在清河街道、西北旺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街道、花乡街道以及北太平庄街道,且高级功能环节分布较为相似,低级功能环节分布地区差别较大。③功能环节呈现“同功能集聚”现象:各个功能均为集聚分布,其中研发功能集聚程度最明显;高级功能主要呈带状分布,低级功能则呈团块状分布。④功能环节间呈现“异功能共聚”现象:两两功能均共聚,其中总部与研究开发功能共聚最明显;而低级功能对于高级功能具有空间相随性。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杨和平, 李红波, 向道艳, 王韬, 龚佳丽, 齐梦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乡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路径。文章基于“城乡共建—城乡共享—城乡共荣”框架构建城乡共同富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和Dagum基尼系数测度分析了2011—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共同富裕水平的时序演变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复杂波动态势,内部三大城市群中武汉都市圈显著高于其他城市群,各城市的城乡共同富裕水平及排名存在明显年际变化,高值区域呈点状分散分布,城市群边缘区域则存在“塌陷”现象。②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共同富裕水平暂未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城市群内部也暂未发现明显的辐射集聚效应。③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主要来源于武汉都市圈和长株潭都市圈之间的水平差距。基于研究结论,从产业振兴、服务共享、资源统合、空间协同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孙豪, 曹肖烨, 张俊英, 武优勐, 胡雯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富裕和共享两个维度阐释共同富裕内涵,构建县域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测度和评价了浙江县域共同富裕指数,并对共同富裕指数的区域分异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①从总体评价来看,浙江县域共同富裕指数具有明显的梯队差异。②从分项评价来看,浙江县域共同富裕可以划分为共同富裕型、率先富裕型、相对滞后型、优先共享型县域4种类型。③从多尺度空间评价来看,浙江县域共同富裕指数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浙东北共同富裕水平较高,浙西南共同富裕水平较低。④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使浙江县域共同富裕指数展现出显著空间集聚特征,空间外溢服从距离衰减规律。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欧定余, 侯思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2003—2019年276个市域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对市域创新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①市域公共服务水平和创新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和空间集聚特征。②市域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和创新均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市域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空间正相关性先减弱后增强,市域创新的空间正相关性持续增强。③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对市域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即公共服务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市域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④区域间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对市域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则不明显,大市域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对市域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小市域则不显著。基于此,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城市群内部的区域协同治理,实施区域差异化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政策,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推动我国市域创新水平提升。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李光勤, 李梦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基础和现实表现两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综合指标体系,借助遗传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确定指标权重,测算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oran's I、引力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国近10年省域新质生产力的空间演化及关联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东高西低的梯度发展特征;②新质生产力水平在差异中不断上升,且差异逐渐降低,各省份之间呈现“低—高”和“高—低”聚集的空间格局特征;③地区间的引力关联强度逐渐复杂化、稠密化,并与新质生产力水平大致呈正比。研究结论对于提高新质生产力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周霞, 杨仕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区域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具有空间集聚特征。文章利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和MGWR模型等方法对2000—2023年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分布特征、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①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空间自相关性先增强后减弱,整体空间格局变化较小且趋向稳定发展;不同类型企业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并都有其特定的高密度集聚区域。②MGWR模型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调整权重,更精细地揭示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尺度上的异质性。③不同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分布作用强度不同且在空间上具有异质性,MGWR模型全局影响因素回归结果与分类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成果可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和创新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贺星星, 阮俊杰, 卞彩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应用对绿色创新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与绿色创新水平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同时绿色创新水平的Moran's I值呈现距离衰弱特征。②在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范围内人工智能应用能够显著促进本地绿色创新水平产生“数字红利”,但对其邻地绿色创新水平的负向溢出加剧了“数字鸿沟”,并且这种关系会伴随地理区位差异显著变化。此外,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对绿色创新水平的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均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关系。③空间效应衰减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对绿色创新水平的负向溢出效应呈地理距离衰减态势,450 km处达到最大溢出衰减边界。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产业集聚在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与绿色创新水平的“倒U型”影响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聚焦人工智能与绿色创新双重视角,为推动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李晨潇, 刘凯莉, 马思睿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能源消费结构的清洁绿色转型事关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能源消费结构清洁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度绿色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通过核密度估计、空间分析法研究了绿色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①绿色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总体呈增长态势,区域差距有所收敛,部分区域绿色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远高于平均值。②绿色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均表现为正向空间自相关。③绿色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正向空间关联性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④绿色金融发展能显著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型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 三农、土地与生态
  • 三农、土地与生态
    谢花林, 刘琼, 陈彬, 陈倩茹, 曾宏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梳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及其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炼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研究发现: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主要包括价值补偿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主要包括特许经营模式、品牌增值模式、生态补偿模式、地役权收益抵押贷款模式和碳汇交易模式;旨在以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丰富国家公园特许经营业态,以标准化生产、信息化手段等实现国家公园品牌增值,以差异化补偿、制度化保障等推动生态补偿,以地役权抵质押等完善国家公园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以项目开发、指标认证等促进碳汇价值转化。据此,提出应从分类补偿、利益共享、要素流动、数字赋能等方面完善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形成系统完整的国家公园价值补偿和委托代理体系,推动自然资源资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多维价值的实现。
  • 三农、土地与生态
    夏天, 武星华, 周晓, 于雷, 刘艳霞, 叶雅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虾稻共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兴农业模式,被视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尝试。文章以“虾稻共作”模式的发源地——湖北省潜江市为研究区,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综合评价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从三维系统角度揭示了2016—2020年潜江市各乡镇在“虾稻共作”模式下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三维系统综合效益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影响该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①“虾稻共作”模式下,潜江市三维系统发展指数在“十三五”期间呈现出动态演进的特征,各乡镇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绝对差异。②三维系统综合发展效益呈下降趋势,西部、东部和北部较中部高,经济发展效益与三维综合效益的时空变化较为吻合,粮食安全效益与生态保护效益趋势相反。③经济发展指标对综合发展效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生态保护指标和粮食安全指标。
  • 三农、土地与生态
    江激宇, 刘嘉铭, 赵勇, 张士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2000—2022年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在分析气候典型特征和博弈交叉效率测度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基础上,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实证检验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及时空分异。研究发现:①淮河流域气候具有年际分布不均与空间异质的典型特征。②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存在区域交错分布又具显著空间集聚性的特征。③年度气候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总体上,年均气温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呈显著负向影响,年日照时长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向影响。④极端气候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有显著抑制作用,极端气候事件风险存在地区差异。据此,提出应建立健全气候变化预警机制,促进水资源管理极端气候应急机制建设,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并加强财政和科技支撑,以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带来的挑战。
  • 三农、土地与生态
    涂颖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建立了驻村帮扶对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分析框架,并基于农村微观调研数据,在构建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测量量表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驻村帮扶对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的影响路径与成效。研究发现:①驻村帮扶在提升乡村组织建设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村民参与度和村民收入满意度。②村民参与行为显著正向影响了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在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的增量,但村民的收入满意度感知并未对任何维度的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带来显著影响。③实证检验发现,驻村帮扶政策的实施对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的形成只呈现间接影响作用,即主要通过影响村民的参与行为,来影响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的生成。未来,在开展驻村帮扶过程中要注重从提升乡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构建信任合作互惠的新型乡村社会、推动建立开放型的乡村网络结构等方面发力,为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增长提供保障。
  • 旅游经济与管理
  • 旅游经济与管理
    邹永广, 衷浩滢, 崔一付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三生空间理论探讨了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构建了乡村振兴绩效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自然断点法测算并分析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绩效,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从整体上看,我国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绩效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出东部、中部和西部递减的规律。②从2010—2022年的空间六分位图来看,绩效高的地区呈现出从点状分散向集聚分布格局转变,部分市域的绩效等级呈现波动趋势。③从乡村旅游类型上看,东部地区较强的区位辐射效应遮蔽了乡村旅游类型对乡村振兴绩效的影响,西部景区依附型和中部文化遗产型具有较大的振兴绩效。④从影响因素的组态分析看,9个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支撑条件保障型”“文化基础夯实型”“客源市场局限型”和 “环境质保缺陷型”4种高、低振兴绩效组态路径模式。最后,从政府、行业、市场、企业和社区5个层面提出了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提升路径。
  • 旅游经济与管理
    赵玉青, 韩增林, 张常仁, 钟敬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厘清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促进文旅融合机理的基础上,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案例区,基于POI数据和社交媒体数据,应用MaxEnt模型、双变量空间自相关量化分析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并结合网络评论数据的形象、情感分析,探究环境要素改善下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变化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管理建议。结果表明:①区域内游憩服务覆盖比例明显高于文化遗产服务,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文旅融合水平较高,面积占整体的16.06%;②游客对旅顺口区的主要感知内容集中在景观质量、游憩行为、情感体验和景区管理4个方面,其中导致消极情感的主要因素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便利程度较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差等内容;③开通大连至旅顺中部通道对旅顺口区文旅融合水平提升作用明显,文化遗产服务和游憩服务的覆盖范围与服务量均有明显增加,其中高高协同区的面积增加4.11%。此外,从CESs入手揭示公众感知与文旅融合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为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撑。
  • 旅游经济与管理
    金一, 戴慧芳, 李桐, 周金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洞庭湖区17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县域旅游生态效率指标体系,揭示了2011—2020年洞庭湖区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特征;同时运用Tobit模型和动态QCA模型探究了洞庭湖区县域旅游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结果表明:①洞庭湖区旅游生态效率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县域间相对差异增大,极化现象突出。②洞庭湖区旅游生态效率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降低的演变趋势,旅游生态效率高效率区分布范围最广,且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③从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来看,旅游经济规模、技术创新投入、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公路网密度及旅游资源禀赋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④在提升洞庭湖区旅游生态效率的5条发展路径中,环境规制强度逐渐成为关键所在。
  • 旅游经济与管理
    王宁, 翁钢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域文旅经济发展和文旅法治建设的综合水平进行测度,运用弹簧模型评估二者的压力承载状况;结合耦合协调模型、马尔科夫链探究两者的协调发展程度与时空演进趋势;运用PVAR模型检验两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与互动响应关联。结果表明:①文旅经济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文旅法治建设水平呈稳步攀升趋势,空间格局均呈现“自沿海向内陆”阶梯状递减分布;文旅经济发展与文旅法治建设系统压力渐趋累积,东北、西部地区压力大于东部、中部地区。②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日渐提升,地区差距缩减;协调类型多为经济滞后型;耦合协调状态较为稳定,存在“俱乐部趋同”特征,各区域等级状态对邻接省域具有空间溢出效应。③两系统存在长效均衡关系,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均受到自身和对方的双重冲击作用,互相构成正负向交替的“螺旋式”冲击效应;文旅经济发展对文旅法治建设的冲击大于文旅法治建设对文旅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