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三农、土地与生态
    王伟军, 赵雪雁, 李花
    经济地理. 2022, 42(5): 165-174.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05.017
    生计空间作为农户生计实践的重要载体,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空间的优化与重构,不仅是实现其可持续生计的关键,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文章从生活、生产、社交、制度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搬迁农户生计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陇南山区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数据,评价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的改善效果,识别影响生计空间质量的关键障碍因子,揭示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①安置初期,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改善效果一般,仅有约35%的农户认为生计空间改善效果较好;②从不同维度来看,易地扶贫搬迁对生活空间的改善效果最佳,社交空间次之,对制度空间和生产空间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差;③耕作半径扩大、住房面积压缩、社区参与度降低、非农就业不足是制约搬迁农户生计空间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④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具有双刃剑作用,既可促进生计空间向城镇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也可能致使生计空间向无序化、边缘化和原子化方向发展。最后,针对性提出构建可持续生计空间的优化路径与对策。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杨阳, 曾刚, 葛世帅, 郝均
    经济地理. 2022, 42(3): 10-21.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03.002
    正如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绿色创新是绿色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1990—2019年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绿色创新研究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回顾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绿色创新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和热点主题,明晰了研究前沿及学术争议,旨在为国内绿色创新的理论体系建设寻求突破。研究发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绿色创新研究有如下特点:①研究脉络主要经历了从关注绿色创新本身的内涵和特征,发展到重视外部影响、驱动效应以及跨区域知识互动与绿色创新的关系研究,再到如今围绕绿色创新的企业间和城市间创新网络特征及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②研究视角主要关注微观企业层面和城市层面的知识联系和空间影响;③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绿色创新的双重溢出效应、三重底线、多重驱动效应及路径依赖等;④研究范式侧重于地理区位影响、流空间结网演化、创新系统协同。文章提出未来绿色创新研究方向:一是探究不同立场下对绿色创新投入的平衡点,使得绿色创新最大程度上同时符合政策逻辑和市场逻辑;二是探讨基于多维邻近性的政策推/拉效应下绿色创新的影响;三是立足于中国当下绿色发展战略背景和“双碳”目标,探索高效、相宜的中国特色绿色创新体系。
  • 三农、土地与生态
    谭华云, 周国华
    经济地理. 2022, 42(11): 173-184.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11.019
    乡村绅士化是一种人口流动引致的乡村社会空间重构现象,深具阶级意涵、制度语境和时空异质性,是西方地理学关注的重要课题,渐入中国地理学研究视野。遵循“概念—过程—格局—机理—调控”的地理学逻辑,对乡村绅士化的概念流变、演变过程、空间格局、发生机理以及效应调控等研究进行评述。已有研究初步构建了乡村绅士化的概念、工具和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了多元方法论与理论流派的研究特征,时空语境差异呼唤比较研究和理论对话。以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尺度思想和综合思维为指导,以“人”的生活—“地”的变迁—“人地”互动为主线,建构地理学视角的乡村绅士化研究框架,深化中国语境的乡村绅士化地理学研究主题。
  • 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地理学专栏
    杨青山, 刘鉴
    经济地理. 2023, 43(5): 1-7.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5.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为我国世界经济地理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文章梳理了世界经济地理理论的发展历程,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解决当今复杂的世界经济地理问题的重要作用。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提出了世界经济地理理论创新发展的初步认识:世界经济地理是个一体化的结构概念,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环境变化、全球地缘政治结构变化需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从全球整体、国家之间关系、国家自身发展、非国家关系以及不同尺度主体的相互作用角度来认知;世界经济地理是个历时性的演化过程,世界经济地理研究应有明确的研究单元,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离不开中国。初步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世界经济地理的理论体系,该体系是以全球一体化理论、地域分异与地域联系理论、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基础理论,从历史视角、地区视角、国家视角和非国家视角出发,来研究不同尺度层级结构的世界经济地理问题。最后,文章以新的理论体系架构为支撑,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世界经济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张伟, 李航宇, 张婷
    经济地理. 2023, 43(4): 134-143.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4.014
    文章从抵抗能力、恢复能力、演化能力和政府力量4个层面构建产业链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动态组合赋权—TOPSIS方法构建了产业链韧性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上市公司数据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总体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14条制造业产业链的韧性水平,并采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以及σ收敛法分析了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空间差异以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中国各制造业产业链的韧性水平、驱动因素和薄弱环节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能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以及金属制品产业链的韧性比较大,而纺织服装服饰、造纸及文教体育用品以及其他制造业产业链的韧性较小。②按照产业链韧性的时序变化可以将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划分为波动向好型、波动回转型和波动下滑型3种类型,多数制造业产业链在稳定中向好发展。③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东部、西部的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均有上升趋势,中部地区有下降趋势。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区域间差距有扩大趋势。为增强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缓解地区差距,文章提出了固链、强链以及推动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谭丹, 马顺甜
    经济地理. 2022, 42(9): 110-119.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09.013
    文章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对2001—2019年国际大豆贸易加权网络的格局演化和社区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全球大豆贸易网络呈现规模先扩张、后收缩的特点,整体联系较弱,2016年后开始出现集聚发展的趋势;②呈现“两心分离”网络格局,网络中出口核心国家是巴西、美国,进口核心国家主要有中国以及西欧国家,核心“中介”国家是加拿大和西欧国家;③全球大豆贸易网络主要存在3个稳定的社区,社区分布具有明显地理特性,社区内部出口国家主导较多,“中介”国对社区规模具有显著影响,中美两国在社区中的地位变化具有不同特征。建议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分散大豆进口来源,扩大社区范围,紧抓收购权和定价权,进而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供给格局。
  • 旅游经济与管理
    陈志军, 徐飞雄
    经济地理. 2022, 42(2): 231-240.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02.025
    摘 要:选择陕西省关中地区的袁家村、上王村与茯茶小镇作为实证研究区域,基于旅游发展、乡村重构和乡村振兴3个潜变量,构建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结构关系模型。通过问卷收集数据,运用SPSS、Amos软件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乡村旅游地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①旅游发展对乡村重构有极为显著的正向影响(0.868),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有直接的正向影响(0.049),但其影响非常微弱,最主要的影响来自间接效应(0.748)。②旅游发展的二维影响中,旅游发展对乡村重构的影响以经济重构和社会重构为主,以空间重构为辅,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为主,以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为辅。③乡村重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极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最主要的直接因素,在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④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作用机理符合DPSIR模型,通过乡村重构直接驱动和旅游发展间接驱动的“双轮驱动”,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组织”及正确的政府规划决策和宏观调控下的利益相关者协作的“他组织”的共同作用,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地沿着正确轨道全面重构和深度重构,最终在乡村地域功能优化或强化的转型发展中实现乡村振兴。
  • 旅游经济与管理
    黄祖辉, 宋文豪, 成威松, 李夏欣
    经济地理. 2022, 42(5): 213-222.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05.02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驱动力。借助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5—2018年中国816个县的面板数据和多期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作用机理和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会导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3.04%,尤其在乡村旅游资源禀赋越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政策的增收效应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增收效应越来越强;此外,作用机理检验表明,提高乡村非农就业水平和增加农业技术采用是示范县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中介机制。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朱希伟, 朱胡周
    经济地理. 2022, 42(12): 1-12.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12.001
    量化空间经济学运用结构式估计使“大模型”和“大数据”紧密结合,具有突出理论贡献和广泛应用前景,已成为空间经济学研究新潮流。文章阐释了以贸易、迁移、通勤为代表的量化空间经济模型关于引力方程和均衡方程的内在统一性,梳理了已有文献以空间一般均衡视角识别外生冲击的网络效应,以及反事实模拟定量评估外生冲击总体效应和差别效应的前沿进展。最后,总结量化空间经济学几大主流模型异形同构的理论本质和以结构式估计、反事实模拟为代表的量化方法之学术创新价值,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一般均衡对于分析空间经济问题的重要意义,为我国学者在新时代讲好空间经济发展的中国故事提供参考。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王雨, 张京祥
    经济地理. 2022, 42(1): 28-36.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01.004
    面对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的复杂环境以及“双循环”国家发展战略新要求,消除阻碍要素流动与配置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更为迫切。但是如何深刻地观察和衡量制度壁垒的空间效应在实践中是一个难题,也缺乏相应的有效理论支撑。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带来了研究焦点从“物与结构”向“制度”转变,文章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距离”概念引入区域空间经济研究中,认为由于地方之间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差异所导致的“制度距离”,为区域空间经济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测度方法。文章揭示了区域空间发展中制度距离的作用机制,初步构建了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经济分析解释框架,基于制度距离与空间距离建立了二维分析象限,分析了三种典型的区域空间效应表征类型。
  • 旅游经济与管理
    谢亚文, 李晓青, 周楷淳, 谢炳庚
    经济地理. 2023, 43(2): 220-228.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2.023
    文章从地理学视角对短视频网络空间关注度进行研究,并探索性分析了短视频生产的新型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关系及其交互机制。采用空间分布均衡性测度方法分析了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析了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的空间结构特征,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了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从空间分布均衡性来看,城市群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空间分布均衡性较好、集聚度适中,江西省和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均衡性比较接近;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空间分布均衡性较差、集聚度较高。②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整体格局呈“两翼较高,中部高低相间”格局,其中武汉市和长沙市关注度最高,位于第一等级。③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整体呈空间正相关,但空间集聚程度低,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其中武汉市为高值集聚区,益阳市为低值集聚区,其他城市集聚特征不显著;武汉市和长沙市为热点区域。④从影响因素来看,电商物流水平、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创业环境质量回归系数均为正值,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对城市旅游抖音关注度的提高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电商物流水平正向作用最大,创业环境质量正向作用较小。
  • 旅游经济与管理
    皮楠楠, 郭良文
    经济地理. 2023, 43(1): 227-235.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1.025
    基于文化空间理论,采用地理定位研究、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方法,以“端午节—西塞神舟会”民俗节庆活动为案例,以宗教文化场所为考察标志,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与传承。研究表明,依托黄石市的佛道宗教文化场所,与民俗结合产生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端午节的西塞神舟会,体现了文化空间生产理论的生动实践;西塞神舟会在1 000多年发展演化中,体现了不同宗教文化主导与变迁,至今在一定区域的文化场域中仍然能够保持活性。研究认为,节庆活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活态化保护与传承,既要保护其一定物质基础,也要对区域的传统文化有包容与保留。
  • 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地理学专栏
    龙花楼, 徐雨利, 郑瑜晗, 陈坤秋
    经济地理. 2023, 43(7): 12-19.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7.002
    城乡融合发展是国家重要发展取向,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区与突破口,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新的内涵与时代使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县域的过渡、衔接、交汇、转换与交融等节点功能,通过优化城镇空间体系与城乡地域功能空间肌理,畅通城乡要素流通机制、价值增值与显化机制,优化城乡地域整体功能的同时,促进城乡等值化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任务在于优化县域城乡地域系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梯度市民化、统筹乡村振兴与县域城镇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要重点关注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重构与县域实践逻辑、县域城乡要素流动机制与优化配置、县域城乡产业分工格局与功能提升、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系统方案、面向新需求的方法创新与技术集成等内容。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丁建军, 刘贤, 王淀坤, 尹瑾雯
    经济地理. 2022, 42(10): 109-118.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10.013
    探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推动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运用空间统计方法考察中国4 9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应用地理探测器识别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整体上呈“东密西疏、南多北少”的集聚型分布格局,并有向西、向北扩散的趋势。②区域尺度上呈现以“中心城市—城市群”为依托的“三极、多核”集聚连片分布格局,各省份之间分布不均衡但东部省域间相对均衡,城市群是分布集中区但城市群之间差异大。③不同行业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程度差异明显,高新技术服务业、机械设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食品轻纺业、采掘与加工业和工业配套服务业的空间分布非均衡程度依次降低。各行业“小巨人”企业的集聚区位虽然差异较大,但“多点集聚”总体特征较稳定。④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实力与社会发展是重要影响因素,自然条件和创新能力是基础性影响因素,影响因子间有显著的非线性增强作用,但各维度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有较大差异。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蒋正云, 刘庆芳, 宋金平
    经济地理. 2023, 43(6): 1-12.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6.001
    提高系统应对内外部冲击的能力,对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经济韧性指数,采用泰尔指数、空间冷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中国语境下区域经济韧性的时空关联特征及动态演化机制等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发现:①1997—2020年我国区域经济韧性总体呈“W”型的动态波动上升轨迹,约65%的省区处于中等韧性状态,区域层面的非均衡特征渐趋强化,省际差异是经济韧性空间差异的主要构成;②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相关性存在典型的阶段演变趋势,空间上经济韧性逐渐表现出由无到有且渐趋强化的正向集聚关联,局部相关的冷、热形态则受到冲击类型和范围等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显著的省际异质性特征;③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受到交互复杂因素的共同驱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主导的韧性演化格局逐步建立,地理区位等先天因素的导向作用渐趋多元,金融支撑和科技创新等是区域经济系统韧性提升的有效动能,城市发展和政府管理在作为主要路径的同时对多维联动效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朱纪广, 李小建
    经济地理. 2022, 42(10): 1-9.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10.001
    产业集聚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以2004—2021年中国289个城市市辖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甄别了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整体上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邻近区域经济具有空间外溢效应。产业结构上专业化集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为当地发展提供动力,但多样化集聚并未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本地和邻近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城市规模效应上特大城市从专业化集聚中获得经济效应,大中城市多样化集聚对邻近区域具有空间极化效应,小城市无论是专业化集聚还是多样化集聚均不显著。区域效应上东部地区主要从多样化集聚中获得经济效应,中西部地区获得经济效应既有专业化集聚又有多样化集聚,东北地区无论专业化集聚还是多样化集聚均不显著。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黄梅, 刘晨曦, 俞晓莹, 焦胜
    经济地理. 2022, 42(10): 52-60.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10.007
    韧性视角下研究城市水生态网络的优化,提高水生态空间的韧性,是提升城市整体韧性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将韧性城市目标与水生态网络结合,提出从水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功能韧性以及调控管理韧性三个层次构建韧性的城市水生态空间;其次以长沙市作为典型案例,应用MSPA模型和MCR模型,识别并构建基于“源地—廊道—节点”的水生态网络,同时融合韧性城市目标,基于复杂网络和图论理论,从水生态网络的结构和功能两个维度,选取表征网络结构韧性及功能韧性的指标,对长沙市水生态空间韧性进行评价,指出长沙市域内水生态网络整体连接度较好,韧性基础好,景观破碎程度可控,但长期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导致城市内部水系连通受损,水网多样性水平低,网络功能单一,冗余设计不足,调控管理动态适应性不强。研究进一步提出基于韧性提升的长沙市水生态网络优化策略:加快修复自然水系廊道,疏通连接现有人工沟渠;重视推行生态节点与廊道“点轴式发展”与多功能复合利用模式;加强城市水网结构和功能的冗余度和模块化设计,提高水生态网络调控管理韧性,形成多途径灾害响应的动态调控机制。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孙久文, 周孝伦
    经济地理. 2023, 43(5): 78-88.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5.009
    文章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高德人口迁徙数据等,采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莫兰指数、网络中心性分析和核心—边缘分析等方法研究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并从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和迁徙成本等方面研究长三角人口迁徙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不均衡,城市规模呈现东重西轻的局面,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具体表现为较大规模的城市相互邻近、较小规模城市相互邻近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城市群沿长江和京沪高铁向宁合方向拓展。②根据人口迁徙强度,将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迁徙网络划分为四级,随着网络层级下降,网络密度增加、节点城市增多。其中上海、苏州、无锡、南京和杭州等五市中心度较高,具有较强的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③从人口迁徙网络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区域内部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协同发展格局。④工资水平、产业结构、交通便利性和医疗服务是影响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迁徙的主要因素,均显著促进了人口迁徙。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文琦, 万媛媛, 陆冰洁, 李玲, 丁金梅
    经济地理. 2022, 42(11): 95-102.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11.011
    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剧、能源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能源地理研究日渐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借助CiteSpace软件和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对中国能源地理研究进行系统梳理评述。①对中国能源地理研究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划分为平稳增长阶段、迅猛增长阶段、波动增长阶段。②基于文献共被引的研究热点分析表明,能源转型、能源消费、能源安全、能源强度、能源贫困、碳排放、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等是近年中国能源地理学研究的热点。③从能源流动、能源效率、能源消费、能源地缘政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能源地理学研究热点演化过程。④最后从中国能源地理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双碳”目标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源贫困与能源优化配置,国际能源贸易与能源地缘安全等方面进行展望。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许欣, 王成金, 党艺
    经济地理. 2022, 42(10): 100-108.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10.012
    边境口岸是国家沿边开放的门户,是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社会文化交流的枢纽节点,对国土开发体系构建与国际交流网络融合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陆地边境口岸的开设路线与分布格局,从交通方式、岸城距离、地形地貌等角度深入研究了其类型分异与基本特征,并采用HH指数从各角度考察其运输集中性,最后揭示了中国边境口岸开设路线、分布特征及空间集中性的发展机理。研究发现,中国具有现代功能的边境口岸形成了五个发展阶段,集中布局在东北、新疆和西南边境地区,以公路口岸为主,多数口岸形成岸城分离,而国家对外开放路径、地缘政治格局、自然地理环境、交通连通、腹地经济等因素对其开设、布局及运输集散性具有重要影响。
  • 城市地理与产业布局
    陈雨生, 江一帆, 张瑛
    经济地理. 2022, 42(3): 87-94.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03.009
    大豆是中国重要的植物蛋白和饲料来源,研究大豆生产格局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运用2000—2018年我国29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尼系数、产业集中度、ESDA法、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大豆生产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近20年以来,中国大豆生产总量波动上升,呈现出“东北集中、西南扩散”的空间变动趋势,大豆生产的地理聚集水平有所上升。②中国大豆生产存在较强的正向空间关联关系,关联性呈“U”型变动趋势。③要素投入、农业比较收益、城镇化对大豆生产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受灾面积对大豆生产存在负向抑制作用,邻近地区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大豆产业从业人员、农业比较收益、交通通达性、城镇化会影响到本地区大豆生产,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为提高中国大豆自给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 城市地理与产业创新
    崔树强, 周国华, 戴柳燕, 吴国华, 贺艳华
    经济地理. 2022, 42(2): 104-113.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02.012
    随着经济全球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深入推进,城乡关系迈入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不同于传统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将城市与乡村两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强调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渗透融合,城乡地域系统日益成为地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国内外地理学者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构建,并基于“格局—过程—机制—效应—调控”的地理学逻辑围绕城乡融合发展评价与测度、城乡融合发展驱动因素及机制、城乡融合发展影响效应、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等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视角整合度不够、机制机理解析不深、新趋势关注不足与研究方法创新性不强等问题。未来应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异质性与动力机制、多尺度/多类型地域空间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技术手段集成应用、“双碳”与城乡融合发展关联等研究。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卢昱嘉, 陈秧分, 洪宇
    经济地理. 2022, 42(12): 104-114.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12.011
    文章构建风险—成本双目标规划模型,利用2000—2020年大豆贸易数据,分析中国进口大豆的优化布局策略。结果显示:①中国大豆进口更注重于控制经济成本,相对忽视规避市场风险,进口布局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②2017年以来中国大豆进口量已经超过了安全、经济的适宜范围,需要适度控制大豆进口规模增长。③从各国最优进口量来看,巴西和美国的进口优化空间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这凸显了稳定巴西、美国大豆进口的重要性,同时也意味着需要致力于挖掘阿根廷、加拿大、俄罗斯等大豆来源国以及巴拉圭、玻利维亚等潜在来源国的大豆产能。④美国国家风险增加、巴西出口减少、国内需求增加时,均会加大中国大豆进口成本和风险。因此,中国对内应切实扩大国内大豆与油料生产,对外需要释放稳定的经贸合作预期,保障巴西和美国大豆进口规模的基本稳定,并致力于深挖全球大豆生产和出口潜力。未来需整合构建大豆全球供应链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加强对大豆经贸合作情景的模拟预测,保障以中国为主的供应链体系安全运转。
  • 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地理学专栏
    樊杰, 李思思, 郭锐
    经济地理. 2023, 43(1): 1-9.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1.001
    中国地理学,特别是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发展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立足于地理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走向,着眼于经济地理学面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正确理解和建构中国经济地理学自主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前提。首先,在讨论地理学发展战略、阐释地理过程和地理格局研究重点应从模拟和预判走向调控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我国未来国土空间体系优化调控应成为地理学前沿命题。进而重点讨论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未来发展的5个创新方向,包括综合人文地理学将成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科中人口地理学的回归和振兴;做大做强政治、社会、文化地理学;重大生产力布局原理研究;国土空间体系优化的辅助决策方法论。中国地理学战略研究、国际代表性杂志和美国战略的主题词的比较表明:我国同美国战略的提法基本一致;美国战略研究同现实中国际发展前沿不相同;我国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且与目前现实发展的国际前沿有明显的差异性,创新地理学、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自主知识具有现实基础和客观需求。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任务与人文地理学发展规律在科学内涵、建设任务、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上高度契合。在科学内涵上,中国式现代化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科学内涵同地理学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建设任务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战略”与“布局”热词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前沿和重点方向高度匹配;在发展路径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系统观念”与地理学研究和决策相结合、与地理学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学科特点相契合;在发展目标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国家需求和关键问题与地理学发展的学科前沿和自主创新的目标高度统一。最后,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例讨论了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者的使命担当,包括认识区域协调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意义的重要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创新和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形成完整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体系;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优化国土空间体系的难点是如何促进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充分发展。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周磊, 龚志民
    经济地理. 2022, 42(11): 133-141.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11.015
    运用熵权法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估算了2011—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域的数字经济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的演变特征,并运用实证方法探究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也加速向大城市聚集;数字经济总体上有助于提升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且这一效应在重点城市群中具有异质性影响,而数字经济提升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可能存在门槛效应,当数字经济指数跨过门槛值以后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能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这一机制来提升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 书评及其他
    李小建, 李国平, 曾刚, 覃成林, 张文忠
    经济地理. 2023, 43(1): 237-237.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舒季君, 周建平, 陈亦婷, 刘程军
    经济地理. 2022, 42(8): 103-111.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08.012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推动城乡融合具有巨大的潜力,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演化格局及其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效应,基于熵权法测度中国省域2013—2020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融合水平,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对数离差均值、空间自相关分析、冷热点分析探究数字经济的空间演化特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影响。主要结论为:①数字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但差异在逐渐变小,分维度而言,数字基础设施以及产业数字化水平呈现平稳下降趋势,而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创新的发展相对波动较大。②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东—西—中”梯度递减的趋势,空间集聚特征显著,整体集聚趋势逐渐加大。③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当地城乡融合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正向影响是由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创新的本地效应来主导。
  • 旅游经济与管理
    马斌斌, 豆媛媛, 贺舒琪, 张爱霞, 喻敏, 刘丹
    经济地理. 2023, 43(6): 192-201.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6.020
    文章立足数实融合背景,将共生理论引入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在深入阐释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1—202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相关计量经济模型对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化、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间存在持续稳定的共生条件与融合基础,其融合发展的共生系统由共生条件、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以及共生环境共同构成,其融合共生模式主要表现为以高新技术牵引为动能的内源互惠型融合共生模式和以产业链和产业功能拓展为导向的嵌入一体化融合共生模式。②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历程呈现动态演进特征,主要经历了4个融合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期(以资源管理为重点),第二阶段为初始期(以产品服务为主线),第三阶段为变革期(以市场需求为平面),第四阶段为重构期(以产业转型为主体)。③2011—2020年,31个省域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呈现梯度差异特征,形成了“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空间格局,且表现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和区域固化效应,其中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为融合发展引领区。④数字产业、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活力是促进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反而加剧了“数字鸿沟”与“融合壁垒”问题的凸显。
  • 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地理学专栏
    方创琳, 赵文杰
    经济地理. 2023, 43(1): 10-16.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1.002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新型城镇化及城乡融合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新时代的城镇化及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基本要求。顺应这些要求,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依托创新驱动构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体系;有序推进城市群高质量集聚,把城市群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区与先行区;全面推进县城高质量发展,将县城和小城镇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区;深度推进城乡高质量融合,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奋斗方向;依托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别,做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综合区划,因地制宜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图与时间表;正确处理好中国式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及路径依赖,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逐步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 三农、土地与生态
    王银, 叶文丽, 吴孔森, 杨新军
    经济地理. 2023, 43(2): 181-189.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2.019
    以黄土高原佳县乡村和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建设理论和生计恢复力理论框架,定量刻画61个村域单元1990—2020年乡村建设水平变化对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的影响,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识别并分析关键乡村建设要素及其空间效应差异。结果表明:①1990年以来乡村建设水平由较低提升至较高等级,农户生计恢复力由弱增强至中等级,县域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特征。②农户生计恢复力与其所处村庄的乡村建设水平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乡村建设要素中道路交通条件、基层治理能力、集贸市场建设和中小学校布局对生计恢复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③各要素的强作用区域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应分区分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水平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户生计可持续。
  • 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地理学专栏
    陈明星, 王成金, 程嘉梵, 马菁
    经济地理. 2023, 43(7): 20-26.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7.003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人文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需要及时面向新时期国家战略需求,思考对区域发展领域的新要求、新内涵以及重要科学问题。文章简要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表述及与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关系;分析对区域发展的理念、阶段、重点、区域关系、城乡关系、空间治理、开放等多维度影响;剖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空间内涵,主要包括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空间治理和双循环新格局等4个方面,对标了世界主要国家区域协调水平;最后,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人文经济地理学的6个重要科学议题:区域重大战略、特殊类型区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权衡协同关系,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人口经济社会的合理布局,主体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与国土空间体系,“一带一路”、双循环与开放,以及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新因素与新机制。
  • 旅游经济与管理
    王兆峰, 张青松, 陈勤昌
    经济地理. 2023, 43(5): 229-238.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5.023
    居民点的空间重构优化助益于乡村转型发展与空间有机更新,是推进传统村落活化传承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以旅游型传统村落崇木凼村为案例,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景观基因分析、遥感解译与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精准识别居民点内外系统空间重构演变特征,深刻探讨空间重构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①景观基因与民居建筑组成崇木凼居民点空间重构的主要内容,景观基因表现为轻微变化但相融于本土的协调特征,新旧景观和谐共生、传统风貌动态延续;民居建筑表现为整体层面上聚居形态特征明显、建筑功能由单一向复合演变,局部层面上空间有序拓展。②崇木凼村外部系统对居民点起引导和约束作用,呈现出近路性、中心性和亲水性特征,即距离道路、基础设施和水域越近居民点越密集。③在外部环境驱动和内部要素响应下,崇木凼村以“文化延续—空间有序—物质更新”三维重构路径,推动村落居民点空间要素重塑、空间格局优化和空间组织营建,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空间、物质基础,进而赋能乡村振兴实践。
  • 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地理学专栏
    宋周莺, 刘卫东
    经济地理. 2023, 43(3): 15-22.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3.0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推动对外开放发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旗帜,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新时期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回顾中国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其次阐释新时期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要求和新使命,而后提出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应从深化“五通”合作、拓展合作新领域、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强化企业风险防范等方面加强工作。此外,地理学者应该系统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道路,开展国际发展、国别地理、世界地理、“一带一路”建设案例、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等相关研究。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赵垚, 叶强, 莫正玺, 杜卓阳, 梁怡欣, 万裕瑄
    经济地理. 2023, 43(12): 143-151.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12.014
    文章基于“饿了么”外卖平台开放数据接口,获取2019、2023年长沙市中心城区内外卖餐饮店地理位置信息,在解析外卖餐饮店的时空变化及集聚特征基础上,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探讨其时空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长沙市外卖餐饮业分布由“一主两副”形态逐步演化为“多核心网络结构”现状格局,“网络化、均衡化”态势明显。②不同类型菜系外卖餐饮业态演化特征差异明显,地方菜高度集中于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外国菜依赖居民区、商圈形成聚集区;快餐小吃集聚区逐渐增多,与城市外卖餐饮总体变化趋势相符。③人口密度、地铁站、购物中心、休闲和娱乐设施等对外卖餐饮业总体空间格局起到主要解释作用,而房价、超市、公司企业、机关团体、高校、风景名胜、住宿服务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各相关因素对不同类型外卖餐饮业的影响强弱不同,对快餐小吃影响最大,其次是外国菜,地方菜最小。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蒋辉, 陈瑶, 刘兆阳
    经济地理. 2023, 43(6): 126-134.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6.013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探索粮食生产韧性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2004—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粮食生产韧性综合指标,运用熵值法、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方法,分析了粮食生产韧性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2004—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不足。其中,中部、东部地区韧性水平较高,西部地区韧性水平较低,但整体皆呈下降趋势,只有东北地区韧性水平较为稳定。②城镇化率、科技因素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为影响粮食生产韧性的主要因素,各影响因子两两之间交互关系主要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最后,从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粮食生产,积极构建新型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粮食产业发展新格局等方面提出了增强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水平的政策建议。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彭文斌, 韩东初, 尹勇, 杨祎, 石校菲, 邝劲松
    经济地理. 2022, 42(5): 136-143.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05.014
    基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析法测算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究其数字经济的空间特征,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计算其数字经济的空间效应,识别影响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从空间演化格局看,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失衡发展问题较为严重,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中心—半边缘—边缘”圈层结构和“内高外低”特征。从空间相关性看,北京、天津和廊坊呈现出“H-H”型空间聚集特征;邯郸、邢台和衡水表现为“L-L”型空间聚集特征。从空间影响效应看,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对本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而人均GDP、城镇就业人数、产业结构则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教育水平与技术进步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从空间异质性检验看,城市规模异质性显著影响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推进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王秋玉, 曾刚, 苏灿, 尚勇敏
    经济地理. 2022, 42(2): 52-63.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02.007
    区域一体化通过推动区域间资源共享与经济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对经济地理学领域长三角区域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系统文献阅读探索区域一体化议题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经济地理学界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的学术规模、学科开拓性和学术共同体建设有待提升;相关研究已形成产业协作与空间组织、城市分工与区域发展、区域交通网络、区域协同管治和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五个方面,发现了长三角区域协同的网络化、圈层化、多中心、沿交通线路发展的格局,以及邻近性、集聚效应、溢出效应、政府博弈在一体化中的作用;研究重点从格局刻画转向机制和对策探究,研究认知也从强调区域分工合作到区域协同、区域一体化不断升级,但囿于测度数据及方法的有限性,区域一体化研究仍处于待发展的探索争鸣期。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黄梦涵, 张卫国
    经济地理. 2023, 43(1): 34-43.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1.005
    文章综合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工程韧性4个维度构建资源型城市韧性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4—2020年中国114个资源型城市韧性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对四类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差异特征与影响因素予以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四类资源型城市韧性的分维度指数具有相似分布,依次大小均为社会韧性、工程韧性、生态韧性、经济韧性。其中再生型城市各维度均值处于领先地位,衰退型和成长型城市相对靠后。成长、成熟、衰退、再生型城市的绝对差异均呈稳步下降趋势。②资源型城市韧性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异。就区域内差异来看,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内差异呈现“成熟型>再生型>衰退型>成长型”特征。就区域间差异来看,成长—再生型城市之间的区域间差异最大,成长—衰退型城市之间的区域间差异最小。③市场规模、科技投入、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以及环境规制均能显著影响中国资源型城市韧性水平,且作用强度存在异质性。
  • 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地理学专栏
    黄震方, 黄睿, 葛军莲
    经济地理. 2023, 43(5): 16-25. doi: 10.15957/j.cnki.jjdl.2023.05.003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为新时代旅游地理研究提供了学术指引。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结合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走向,从理论、方法和应用层面构建了旅游地理研究新框架。强调必须发挥旅游地理学区域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特点与优势,以旅游人地关系理论为核心,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加强旅游空间分析、旅游地演化规律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同时,重视现代性理论、融合共生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场景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在旅游地理领域的创新应用,逐步构建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文章提出要强化“中国特色”的旅游地理研究,深入探究人口(需求)特征与流动性规律、旅游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与路径、文旅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旅游人地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旅游地缘格局与旅游对世界和平的促进作用与效应等科学问题,推动旅游地理学自主知识创新。旅游地理学者应成为中国式旅游现代化研究的先行者和实践者,积极担当响应国家战略的政治使命、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使命、协调“两个文明”的文化使命、推动人地和谐的生态使命、服务行业发展的经济使命、推进和平发展的国际使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邝嫦娥, 李文意, 黄小丝
    经济地理. 2022, 42(8): 30-40. doi: 10.15957/j.cnki.jjdl.2022.08.004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及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碳排放强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驱动机理,并考察分析2005—2020年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格局与驱动因素。结果显示:首先,理论研究发现碳排放强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互相影响、互相约束的耦合协调关系,并且二者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包括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经济基础、人力资本以及产业结构。其次,实证研究发现:①碳排放强度逐年递减,经历了“缓慢递减—快速递减”的时序演变进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表现出波动增长的趋势,短期内出现“倒V”型演变特点。②碳排放强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以轻度、中度协调类型为主,大部分地区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个别地区存在回落现象,空间上环鄱阳湖城市群以及环长株潭城市群部分地级市整体的耦合协调度高于武汉城市圈,并在研究期间内三大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差距呈逐渐缩小的态势。③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强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而各驱动因素同样对相邻地区的耦合协调度产生影响,其间接效应明显。最后,在发挥双向互动作用、打造特色发展路径以及优化区域合作协调关系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