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旅游韧性发展机理及特色省份动态仿真
杨秀平(1979—),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E-mail:yangxp789@163.com |
收稿日期: 2024-12-05
修回日期: 2025-06-06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8-07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1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597)
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GS2019002)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3YB015)
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4ZC03)
兰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GJ2023A-8)
甘肃省教育厅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2025CXZX-579)
甘肃省教育厅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2025CXZX-580)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探索项目
Influencing Mechanisms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on Regional Tourism Resilience Development and Its Dynamic Simulation in Featured Province
Received date: 2024-12-05
Revised date: 2025-06-06
Online published: 2025-08-07
理清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旅游韧性发展的宏观影响机理,验证二者的微观交互机制,对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和区域旅游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验证新质生产力对区域旅游韧性发展的宏观影响机理,并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二者微观动态交互机制;在此基础上选取甘肃省代表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创新不足的旅游欠发达区域,通过系统动力学模拟甘肃省2023—2035年多情景下的动态演化路径。研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可有效推动区域旅游韧性发展,但受创新要素错配的负面调节制约。②新质生产力以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为路径促进区域旅游韧性发展,二者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33.98%和21.36%。③仿真结果显示,生态优先发展情景下,甘肃省的区域旅游韧性发展优于其他情景,但新质生产力增速相对滞缓;协同发展情景下,经济、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均衡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旅游韧性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但旅游韧性发展动力存在一定不足。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新质生产力与区域旅游韧性的交互关系,为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区域旅游韧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杨秀平 , 王泽云 , 彭思成 , 陈媛 . 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旅游韧性发展机理及特色省份动态仿真[J]. 经济地理, 2025 , 45(6) : 213 -225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5.06.021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s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NQPF) on regional tourism resilience (RTR) and empirically validates their micro-level interactive dynamics, which offer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tributions to advance high-quality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ial-level regions of China in 2012-2022,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s of NQPF and RTR. It uses the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ve (PVAR) model to verify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s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on regional tourism resilience, and 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ir micro-level dynamic interactions. It takes Gansu Province, a less-developed tourism region characterized by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and insufficient tourism innovation, to conduct the scenario-based simulations of dynamic evolution pathways in 2023-2035. It's found that: 1) NQPF significantly enhances RTR, the misallocation of innovative elements inhibits the enabling effect of NQPF on the RTR. 2) NQPF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RTR through industrial structure advancement and rationalization, with mediating effect proportions of 33.98% and 21.36%, respectively. 3) Under the ecological priority scenario, RTR of Gansu is in the best state, but the growth rate of NQPF is relatively sluggish. Under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scenario, it demonstrates balanced progress in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ecological dimensions, NQPF and RTR both show a steady upward trend, but there are certain deficiencies in the driving force for RTR. These findings systematically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QPF and RTR,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fostering RTR in the new development paradigm.
表1 区域旅游韧性指标体系及说明Tab.1 Regional tourism resilience index system and its explanation |
目标层 | 准则层 | 指标层(单位) | 属性 | 权重 | 参考文献 |
---|---|---|---|---|---|
区 域 旅 游 韧 性 评 价 指 标 | 旅游生态韧性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 | + | 0.021 | 李志远等[31] |
4A及以上旅游资源数量(个) | + | 0.064 | Liu等[21]、郭强等[32] | ||
水资源总量(亿m3) | + | 0.133 | 聂寒玉等[33]、Mandić等[5] | ||
SO2排放量(万t) | - | 0.011 | 聂寒玉等[33] |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 0.006 | 郭强等[32] | ||
环境保护占财政支出比重(%) | + | 0.021 | 刘雨婧等[34] | ||
旅游经济韧性 | 人均GDP(元) | + | 0.065 | Mandić等[5]、聂寒玉等[33]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 | 0.066 | 朱静敏等[35] | ||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 + | 0.037 | 蔡超岳等[36] | ||
旅游接待人次(万人次) | + | 0.072 | Liu等[21]、刘雨婧等[34] | ||
旅游收入(亿元) | + | 0.086 | Liu等[21]、刘雨婧等[34] | ||
旅游收入占GDP比重(%) | + | 0.050 | 聂寒玉等[33] | ||
旅游社会韧性 | R&D投入占GDP比重(%) | + | 0.051 | 郭强等[32]、Hussain等[37] | |
高等院校在校生数(人) | + | 0.067 | 朱静敏等[35]、Hussain等[37] | ||
人口密度(人/km2) | - | 0.032 | 杨莎莎等[38] | ||
旅居比(%) | + | 0.007 | 李田田等[39] | ||
旅行社数量(个) | + | 0.072 | 聂寒玉等[33] | ||
星级饭店数量(个) | + | 0.062 | 聂寒玉等[33]、Hanita等[40] | ||
文旅机构数量(个) | + | 0.077 | 唐睿[41] |
表2 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及说明Tab.2 Indicator system of NQPF and its explanation |
目标层 | 准则层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衡量方法(单位) | 属性 | 权重 |
---|---|---|---|---|---|---|
新 质 生 产 力 | 劳 动 者 | 劳动生产率 | 人均GDP | GDP/总人口(元) | + | 0.043 |
人均工资 |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 + | 0.048 | |||
第三产业比重 | 第三产业产值/GDP(%) | + | 0.024 | |||
劳动者素质 | 教育结构 |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人) | + | 0.005 | ||
教育经费强度 | 地方财政教育支出/财政总支出(%) | + | 0.020 | |||
高等教育人口结构 | 高等院校在校生数/人口总数(%) | + | 0.022 | |||
劳动者精神 | R&D人员全时当量 | R&D人员全时当量(万人年) | + | 0.132 | ||
每百人新创企业数 | 每百人新创企业数(个/百人) | + | 0.043 | |||
劳 动 对 象 | 产业发展水平 | 企业信息化程度 | 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企业数/企业总数(%) | + | 0.031 | |
机器人安装密度 | 机器人安装数·工业就业比例(台/万人) | + | 0.154 | |||
生态环境 | 绿色资源 | 森林覆盖率(%) | + | 0.041 | ||
环境保护力度 | 环境保护支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 | + | 0.024 | |||
污染防治质量 | 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 | + | 0.073 | |||
绿色发明成果 | 绿色专利申请数/专利申请总数(%) | + | 0.020 | |||
劳 动 资 料 | 物质劳动资料 | 公路里程 | 公路里程数(万km) | + | 0.039 | |
铁路里程 | 铁路里程数(万km) | + | 0.044 | |||
光纤长度 | 光纤总长度(km) | + | 0.063 | |||
人均宽带接入端口数 | 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总人口(个/户) | + | 0.036 | |||
能源强度 | 单位GDP能耗(标准煤/万元) | - | 0.012 | |||
无形劳动资料 | 万人专利数量 | 专利授权总数/总人口(项/万人) | + | 0.087 | ||
新产品经济投入 | 新产品开发经费/GDP(%) | + | 0.039 |
注:机器人安装数以该区域就业数占全国总就业数比例·全国机器人安装量总数计算[43],其中全国机器人安装量数据来源IRF联盟。 |
表3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Tab.3 Description statistics for each variable |
变量 | 英文缩写 | 样本量 | 均值 | 标准差 | 最小值 | 最大值 |
---|---|---|---|---|---|---|
区域旅游韧性 | RTT | 341 | 0.299 | 0.103 | 0.107 | 0.556 |
新质生产力 | NQPF | 341 | 0.236 | 0.104 | 0.625 | 0.711 |
创新要素错配 | IFM | 341 | 0.290 | 0.189 | 0.122 | 1.133 |
产业结构高度化 | INDR | 341 | 2.409 | 0.119 | 2.200 | 2.827 |
产业结构合理化 | AIS | 341 | 0.150 | 0.931 | 0.008 | 0.429 |
经济发展水平 | GDP | 341 | 6.196 | 3.045 | 1.971 | 19.031 |
人员密集水平 | DEN | 341 | 3.456 | 2.780 | 0.632 | 23.95 |
科技服务水平 | SCI | 341 | 2.499 | 1.288 | 1.019 | 8.759 |
数字金融水平 | DFIN | 341 | 3.359 | 0.900 | 1.071 | 4.672 |
图5 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旅游韧性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Fig.5 System dynamics model for the impact of NQPF on RTR |
表4 主要变量及其参数设置Tab.4 Main variables and their parameter settings |
序号 | 变量及其参数设置 |
---|---|
1 | 第三产业产值=INTEG(第三产业增量,2308.87);单位:万元 |
2 | 人均受教育年限=0.034·总人口+0.002·地方财政教育支出-76.516;单位:年/人 |
3 | R&D投入=INTEG(“R&D投入增量”,337785);单位:万元 |
4 | 专利申请总数=0.067·“R&D投入”-11787;单位:项 |
5 | 新创企业数=INTEG(新创企业增量,125521);单位:个 |
6 | 环境保护支出=环境保护力度·财政支出;单位:万元 |
7 | 4A及以上旅游资源评价值=0.064·[(“4A及以上旅游资源”-8)/(344-8)];单位:Dmnl |
8 | 旅游生态韧性评价值=4A及以上旅游资源评价值+SO2排放量评价值+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评价值+水资源总量评价值+环境保护力度评价值+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评价值;单位:Dmnl |
9 | 区域旅游韧性评价值=旅游生态韧性评价值+旅游经济韧性评价值+旅游社会韧性评价值;单位:Dmnl |
10 | 万人专利数评价值=0.087·[(万人专利数-0.54)/(140.648-0.540)[;单位:Dmnl |
11 | 无形劳动资料评价值=万人专利数评价值+新产品经济投入评价值;单位:Dmnl |
12 | 劳动资料评价值=物质劳动资料评价值+无形劳动资料评价值;单位:Dmnl |
13 | 新质生产力评价值=劳动对象评价值+劳动者评价值+劳动资料评价值;单位:Dmnl |
注:Dnml表示该变量为无量纲变量。 |
表5 主效应回归结果Tab.5 Regression results of main effect |
(1)RTT | (2)RTT | (3)RTT | |
---|---|---|---|
NQPF | 0.172***(3.690) | 0.209***(2.890) | |
l.NQPF | 0.163**(2.068) | ||
GDP | 0.004*(1.910) | 0.005**(2.279) | |
DEN | -0.001**(-1.967) | -0.001(-1.621) | |
SCI | -0.011**(-2.451) | -0.011**(-2.474) | |
DFIN | 0.001(0.057) | 0.000(-0.021) | |
常数 | 0.242***(18.502) | 0.277***(9.018) | 0.291***(9.017) |
年份固定 | 是 | 是 | 是 |
个体固定 | 是 | 是 | 是 |
调整R2 | 0.955 | 0.957 | 0.959 |
观测值 | 341 | 341 | 310 |
表6 中介效应结果分析Tab.6 Mediation effect results |
(1)AIS | (2)RTT | (3)INDR | (4)RTT | |
---|---|---|---|---|
NQPF | 0.253***(4.317) | 0.137** (2.384) | -0.126*(-1.883) | 0.162***(3.041) |
AIS | 0.275***(4.968) | |||
INDR | -0.352***(-7.648) | |||
常数 | 2.631***(83.645) | -0.446***(-3.002) | -0.050(-1.390) | 0.259***(9.101) |
控制变量 | 控制 | 控制 | 控制 | 控制 |
年份固定 | 是 | 是 | 是 | 是 |
个体固定 | 是 | 是 | 是 | 是 |
调整R2 | 0.967 | 0.961 | 0.931 | 0.964 |
观测值 | 341 | 341 | 341 | 341 |
表7 调节效应结果分析Tab.7 Regulatory effect results |
(1)RTT | (2)RTT | |
---|---|---|
NQPF | 0.209***(3.564) | 0.282***(4.554) |
NQPF·IFM | -0.291***(-3.243) | |
常数 | 0.276***(8.803) | 0.271***(8.801) |
控制变量 | 控制 | 控制 |
年份固定 | 是 | 是 |
个体固定 | 是 | 是 |
调整R2 | 0.957 | 0.959 |
观测值 | 341 | 341 |
表8 历史性检验结果Tab.8 Historical test results |
年份 | 旅游生态韧性 | 旅游经济韧性 | 旅游社会韧性 | 新质生产力 | |||||||||||
---|---|---|---|---|---|---|---|---|---|---|---|---|---|---|---|
实际值 | 模拟值 | 误差率(%) | 实际值 | 模拟值 | 误差率(%) | 实际值 | 模拟值 | 误差率(%) | 实际值 | 模拟值 | 误差率(%) | ||||
2012 | 0.037 | 0.040 | 9.40 | 0.019 | 0.021 | 7.49 | 0.070 | 0.070 | 0.04 | 0.093 | 0.094 | 1.07 | |||
2013 | 0.040 | 0.041 | 2.78 | 0.026 | 0.029 | 8.03 | 0.075 | 0.074 | 1.31 | 0.095 | 0.096 | 2.18 | |||
2014 | 0.045 | 0.042 | 5.58 | 0.035 | 0.036 | 2.92 | 0.078 | 0.077 | 1.53 | 0.107 | 0.101 | 5.79 | |||
2015 | 0.047 | 0.046 | 2.99 | 0.046 | 0.046 | 1.29 | 0.075 | 0.077 | 2.24 | 0.128 | 0.125 | 1.59 | |||
2016 | 0.056 | 0.051 | 9.48 | 0.055 | 0.056 | 0.63 | 0.076 | 0.078 | 3.06 | 0.140 | 0.136 | 2.37 | |||
2017 | 0.058 | 0.057 | 1.00 | 0.068 | 0.067 | 0.71 | 0.077 | 0.079 | 3.55 | 0.146 | 0.144 | 1.50 | |||
2018 | 0.062 | 0.065 | 5.07 | 0.081 | 0.080 | 0.85 | 0.086 | 0.087 | 0.84 | 0.153 | 0.155 | 1.33 | |||
2019 | 0.067 | 0.062 | 7.60 | 0.096 | 0.096 | 0.46 | 0.087 | 0.092 | 5.43 | 0.164 | 0.161 | 2.04 | |||
2020 | 0.070 | 0.068 | 3.30 | 0.071 | 0.071 | 0.55 | 0.091 | 0.085 | 6.65 | 0.172 | 0.163 | 5.35 | |||
2021 | 0.068 | 0.062 | 8.72 | 0.081 | 0.081 | 0.42 | 0.089 | 0.086 | 3.51 | 0.179 | 0.164 | 8.60 | |||
2022 | 0.070 | 0.067 | 5.16 | 0.078 | 0.084 | 7.34 | 0.105 | 0.102 | 3.44 | 0.185 | 0.178 | 3.74 |
表9 情景分析取值Tab.9 Scenario analysis values |
调控参数 | 情景一 | 情景二 | 情景三 | 情景四 | 情景五 |
---|---|---|---|---|---|
新创企业数增长率 | - | Max | - | - | Average |
R&D投入增长率 | - | Max | - | Average | Average |
企业信息化增长率 | - | Max | - | - | Average |
第三产业增长率 | - | Average | Max | Average | Average |
第二产业增长率 | - | Max | Min | Average | Average |
环境保护支出比例 | - | Min | Max | - | Average |
旅游收入比例 | - | - | Max | - | Average |
教育支出比例 | - | - | - | Max | Average |
城镇化率增长率 | - | - | - | Max | Average |
[1] |
|
[2] |
|
[3] |
|
[4] |
何艳冰, 周明晖, 贾豫霖, 等. 基于韧性测度的传统村落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经济地理, 2022, 42(8):222-231.
|
[5] |
|
[6] |
王凯, 赵燕, 谭佳欣, 等. 中国省际旅游经济网络结构韧性演化特征及差异形成机制[J]. 地理科学进展, 2024, 43(12):2442-2456.
|
[7] |
|
[8] |
中国旅游研究院. 旅游经济新格局与产业政策新导向——兼论2023年上半年旅游经济形势与暑期消费展望[EB/OL]. https://www.ctaweb.org.cn/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5318&lang=cn, 2023-07-28.
|
[9] |
|
[10] |
|
[11] |
中国旅游研究院. 构建大众旅游时代安全工作新格局[EB/OL]. https://www.ctaweb.org.cn/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9852&lang=cn, 2024-09-06.
|
[12] |
李勇坚, 张海汝. 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要素基础与测度研究——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视角[J]. 学习与探索, 2025(1):69-79.
|
[13] |
贾若祥, 王继源, 窦红涛.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J]. 改革, 2024(3):38-47.
|
[14] |
徐政, 陈佳, 江小鹏.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45(6):22-29.
|
[15] |
王琼, 杨德才.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J]. 南京社会科学, 2024(7):152-160.
|
[16] |
杨建春, 李开潮. 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1(6):139-146.
|
[17] |
李锦宏, 李文博. 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动因、内在机理和实践路径[J/OL].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1-11[2025-05-09].
|
[18] |
冯学钢, 李志远. 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关键问题及创新实践[J]. 上海经济研究, 2024(9):38-48.
|
[19] |
孙九霞, 王钰宁. 数智力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旅游目的地塑造[J]. 地理科学, 2025, 45(1):70-81.
|
[20] |
郑密, 韵江, 王笑天. 资源—能力双杠杆视角下新质生产力在文旅企业中的实现机制研究——以博涛文化为例[J/OL]. 旅游学刊,1-29[2025-05-09].
|
[21] |
|
[22] |
徐政, 江小鹏. 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场景、逻辑机理与推进路向[J]. 经济地理, 2024, 44(11):232-240.
|
[23] |
靳来群, 胡善成, 张伯超. 中国创新资源结构性错配程度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9, 37(3):545-555.
|
[24] |
谢花林, 陈彬. 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基本逻辑、作用机理与关键路径[J]. 中国土地科学, 2024, 38(10):1-11.
|
[25] |
周振华.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动因分析[J]. 财经科学, 1990(3):1-6.
|
[26] |
韩永辉, 黄亮雄, 王贤彬. 产业政策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发展型地方政府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J]. 经济研究, 2017, 52(8):33-48.
|
[27] |
王凯, 何静, 甘畅, 等. 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22(12):50-60.
|
[28] |
杨丽华, 王伟, 毛伟, 等. 中国海洋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驱动因素[J]. 经济地理, 2025, 45(4):13-25.
|
[29] |
戴魁早, 刘友金. 要素市场扭曲与创新效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J]. 经济研究, 2016, 51(7):72-86.
|
[30] |
肖黎明, 张仙鹏. 强可持续理念下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2):312-324.
|
[31] |
李志远, 冯学钢, 何静, 等. 中国旅游生态韧性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驱动因素[J]. 地理研究, 2024, 43(5):1146-1165.
|
[32] |
郭强, 李秋哲. 中国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与时空演化[J/OL]. 旅游科学,1-29[2025-05-09].
|
[33] |
聂寒玉, 张颜辉, 李慧, 等. 黄河流域旅游生态韧性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及多尺度障碍因子分析[J/OL]. 干旱区地理,1-16[2025-05-09].
|
[34] |
刘雨婧, 唐健雄. 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质量评价及其时空演变[J]. 经济地理, 2022, 42(4):209-219.
|
[35] |
朱静敏, 卢小丽. 数字经济提升旅游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J]. 地理科学进展, 2024, 43(10):2004-2020.
|
[36] |
蔡超岳, 唐健雄, 何庆. 中国旅游经济韧性与旅游发展质量的关系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24, 47(1):42-53.
|
[37] |
|
[38] |
杨莎莎, 黄丽露, 段至诚, 等. 中国城市群旅游经济韧性的动态变化及障碍因子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6):1262-1277.
|
[39] |
李田田, 王丽丽, 李丁, 等. 中国典型旅游城市旅游经济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关系[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8(6):749-760.
|
[40] |
|
[41] |
唐睿. 数字经济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效应与机制——基于长三角的实证[J]. 地理科学进展, 2024, 43(10):1929-1942.
|
[42] |
王珏, 王荣基. 新质生产力:指标构建与时空演进[J].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4, 37(1):31-47.
|
[43] |
魏下海, 张沛康, 杜宇洪. 机器人如何重塑城市劳动力市场:移民工作任务的视角[J]. 经济学动态, 2020(10):92-109.
|
[44] |
袁航, 朱承亮. 国家高新区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吗[J]. 中国工业经济, 2018(8):60-77.
|
[45] |
李博, 秦欢, 孙威. 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国116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实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1):186-199.
|
[46] |
|
[47] |
赵志耘, 刘晓路, 吕冰洋. 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6):5-11.
|
[48] |
白俊红, 刘宇英. 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改善中国的资源错配[J]. 中国工业经济, 2018(1):60-78.
|
[49] |
杨传喜, 王修梅, 王亚萌. 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基于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21, 41(1):120-126.
|
[50] |
郭峰, 王靖一, 王芳, 等. 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 经济学(季刊), 2020, 19(4):1401-1418.
|
[51] |
童昀, 李浩, 庞丽. “双碳”目标赋能中国旅游交通碳减排: 基于系统动力学多情景仿真[J/OL]. 旅游科学,1-27[2025-05-09].
|
[52] |
孙晓, 刘力钢, 演克武, 等. 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和区域差异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22, 38(19):92-97.
|
[53]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