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浙江省城际货运时空网络演化及驱动机制
黄音(1982—),女,湖南湘潭人,博士,博士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智慧物流、区域物流、物流网络。E-mail:share0122@126.com。 |
收稿日期: 2019-08-13
修回日期: 2020-03-31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5-14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04200)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J5099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7QY001)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Intercity Freight Network in Zhejiang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Received date: 2019-08-13
Revised date: 2020-03-31
Online published: 2025-05-14
黄音 , 任天鸣 , 黄淑敏 , 刘润达 , 毛莉莎 , 盛思诗 . “互联网+”背景下浙江省城际货运时空网络演化及驱动机制[J]. 经济地理, 2020 , 40(6) : 126 -136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0.06.014
Based on the freight transport big data on the freight information platform,this study used big data analysis and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rule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of the spatio-temporal network of intercity freight in Zhejiang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1) Ningbo and Zhoushan established a new "dual core" network.2) The degree centrality freight network can best reflect the evolution rules of the intercity freight structure in geography. 3) Increasing long-range connections were internal driving forces which drive the evolution of spatio-temporal networks. 4) Ningbo and Zhoushan form an increasing prominent radiation effect of scale in the freight network,which became the internal force to strengthen network connections. 5) The evolution of spatio-temporal network was mainly driven by economy and human resources,and had strong attachment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economy preference.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driving factors were decreasing from 2011 to 2018. 6) We shoul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enclave economy" system through functional complementary network and optimize the intercity freight network layout.
表1 城际货运网络度分布的测算与分析Tab.1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degree distribution in intercity freight network |
度分布测算指标 | 在复杂网络中的内涵 | 在城际货运网络中的内涵 | 时空网络模型表达式 |
---|---|---|---|
网络密度 | 复杂网络中关联的疏密程度 | 反映城市货运网络的连接关系,密度越高,各城市间的联系越紧密,对于区域物流网络发展的紧密程度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 式中: 为网络密度系数,取值范围为0-1。 为各城市间实际存在的货运联系; 为城市节点 |
点度中心度 | 在网络分析中刻画节点中心性最直接的度量指标。一个节点的点度中心度越大就意味着这个节点的度中心性越高,该节点在网络中就越重要 | 城市在货运联系网络中的中心性与支配权力,其值越大,表明该城市具有公路货运枢纽中心性的地位。研究将网络中心度进一步区分为点出度与点入度两种类型。前者反映城市货物流出的连接总数;后者反映城市货物流入的连接总数 | 式中: 为城市在货运网络中的中心度; 表示城市间的货运连接关系 |
中介中心度 | 测量复杂网络中一个点在多大程度上位于网络中其他“点对”的“中间”。用来衡量网络中某一节点作为网络中其他节点相互联系媒介的能力与地位 | 测量的是一座城市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其它城市之间的联系。对城市节点来说,说明其具有作为要素流动中转枢纽的优势。主要表征城市对货运网络资源的控制程度,在公路货运中转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中介中心度高的城市多为公路货运的中转站。其它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都能通过“中转城市”与城际货运网络内的城市发生联系。如果一座城市的中介中心度为0,意味着该城市无法控制任何其它城市之间的联系;如果一座城市的中介中心度为1,意味着该城市100%可以控制任何其它城市之间的联系 | 式中: 为中介中心度, 为节点i到节点j的捷径数(即捷径中包含的线数) |
接近中心度 | 在复杂网络中用于刻画网络中的节点通过网络到达网络中其他节点的难易程度。表示一个点与网络中所有其它点的捷径距离之和 | 如果一个城市到网络中所有其它城市都很容易,那么该城市可以被认为到所有其它城市的通达性良好,货物在城市间的流动高质、高效。接近中心度高的城市在城际货运网络中承担着资源“连通器”的作用,其获得的物流资源与政府支持也最多 | 式中: 是点i和点j之间的捷径距离(即捷径中包含的线数) |
表2 2011—2018年网络密度统计分析Tab.2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network density from 2011 to 2018 |
年份 | 2011 | 2014 | 2018 |
---|---|---|---|
网络密度 | 0.05501524 | 0.05855648 | 0.08245935 |
表3 点度中心度统计分析(2011—2018年)Tab.3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egree centrality from 2011 to 2018 |
城市 | 点出度 | 点入度 | 点度中心度 | ||||||||
---|---|---|---|---|---|---|---|---|---|---|---|
2011 | 2014 | 2018 | 2011 | 2014 | 2018 | 2011 | 2014 | 2018 | |||
杭州 | 54 | 117 | 164 | 67 | 136 | 172 | 121 | 253 | 336 | ||
湖州 | 2 | 22 | 14 | 0 | 6 | 101 | 2 | 28 | 115 | ||
嘉兴 | 19 | 39 | 156 | 14 | 18 | 118 | 33 | 57 | 274 | ||
金华 | 34 | 97 | 24 | 27 | 38 | 137 | 61 | 135 | 161 | ||
丽水 | 3 | 12 | 10 | 1 | 2 | 122 | 4 | 14 | 132 | ||
宁波 | 59 | 174 | 6 593 | 21 | 67 | 124 | 80 | 241 | 6 717 | ||
衢州 | 66 | 40 | 20 | 26 | 19 | 107 | 92 | 59 | 127 | ||
绍兴 | 23 | 30 | 34 | 5 | 20 | 103 | 28 | 50 | 137 | ||
台州 | 13 | 17 | 37 | 7 | 21 | 145 | 20 | 38 | 182 | ||
温州 | 7 | 65 | 14 | 14 | 25 | 142 | 21 | 90 | 156 | ||
舟山 | 1 | 7 | 1 230 | 1 | 0 | 96 | 2 | 7 | 1 326 |
表4 中介中心度统计分析(2011—2018年)Tab.4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betweenness centrality from 2011 to 2018 |
城市 | 2011 | 2014 | 2018 |
---|---|---|---|
杭州 | 0.30 | 0.23 | 0.01 |
湖州 | 0.01 | 0.01 | 0.01 |
嘉兴 | 0.05 | 0.02 | 0.01 |
金华 | 0.13 | 0.12 | 0.01 |
丽水 | 0.01 | 0.02 | 0.02 |
宁波 | 0.15 | 0.18 | 0.11 |
衢州 | 0.16 | 0.01 | 0 |
绍兴 | 0.02 | 0.02 | 0 |
台州 | 0.05 | 0.03 | 0 |
温州 | 0.03 | 0.09 | 0 |
舟山 | 0 | 0.01 | 0.02 |
表5 接近中心度统计分析(2011—2018年)Tab.5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loseness centrality from 2011 to 2018 |
城市 | 2011 | 2014 | 2018 |
---|---|---|---|
杭州 | 0.69 | 0.66 | 0.61 |
湖州 | 0.35 | 0.47 | 0.53 |
嘉兴 | 0.49 | 0.55 | 0.61 |
金华 | 0.56 | 0.63 | 0.54 |
丽水 | 0.37 | 0.51 | 0.53 |
宁波 | 0.62 | 0.66 | 0.99 |
衢州 | 0.61 | 0.49 | 0.53 |
绍兴 | 0.49 | 0.53 | 0.54 |
台州 | 0.51 | 0.53 | 0.55 |
温州 | 0.52 | 0.62 | 0.53 |
舟山 | 0.39 | 0.4 | 0.95 |
表6 浙江省城际货运时空网络点度中心度与年鉴数据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Tab.6 Pearson analysis of degree centrality in Zhejiang intercity freight time-space network and yearbook data |
因素 | 年份 | ||
---|---|---|---|
2011 | 2014 | 2018 | |
年末常住人口 | 0.489 | 0.706* | 0.101 |
GDP | 0.657* | 0.909*** | 0.438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0.618* | 0.816** | 0.632* |
交通仓储邮电业从业人员数 | 0.693* | 0.829** | 0.267 |
公路货运总量 | 0.822** | 0.917*** | 0.613* |
公路货物周转量 | 0.733** | 0.802** | 0.729* |
公路通车里程 | 0.332 | 0.487 | -0.090 |
表7 浙江省城际货运时空网络中介中心度与年鉴数据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Tab.7 Pearson analysis of betweenness centrality in Zhejiang intercity freight time-space network and yearbook data |
因素 | 年份 | ||
---|---|---|---|
2011 | 2014 | 2018 | |
年末常住人口 | 0.533 | 0.777** | 0.055 |
GDP | 0.693* | 0.900*** | 0.411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0.621* | 0.725** | 0.613* |
交通仓储邮电业从业人员数 | 0.770** | 0.868*** | 0.257 |
公路货运总量 | 0.890*** | 0.854*** | 0.570 |
公路货物周转量 | 0.769** | 0.741** | 0.691* |
公路通车里程 | 0.416 | 0.592 | -0.023 |
表8 浙江省城际时空货运网络接近中心度与年鉴数据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Tab.8 Pearson analysis of closeness centrality in Zhejiang intercity freight time-space network and yearbook data |
因素 | 年份 | ||
---|---|---|---|
2011 | 2014 | 2018 | |
年末常住人口 | 0.671* | 0.840*** | -0.134 |
GDP | 0.736** | 0.828** | 0.239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0.658* | 0.719* | 0.371 |
交通仓储邮电业从业人员数 | 0.695* | 0.592 | 0.309 |
公路货运总量 | 0.832*** | 0.697* | 0.426 |
公路货物周转量 | 0.796** | 0.533 | 0.607* |
公路通车里程 | 0.404 | 0.745** | -0.463 |
[1] |
葛金田. 跨区域物流网络体系构建与物流大通道建设研究[J]. 东岳论丛, 2017, 38(12):102-107.
|
[2] |
徐杰, 鞠颂东.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地区物流需求的影响——长江经济区发展对安徽地区物流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4):130-133.
|
[3] |
丁明磊, 刘秉镰. 基于复杂系统观的区域物流协同创新与演化[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4):176-178.
|
[4] |
孙笑, 刘春延, 张池军, 等. “互联网+”背景下敏捷物流管理信息共享机制研究[J]. 情报科学, 2017(5):157-159.
|
[5] |
姚国章, 余星. “互联网+”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7(2):57-67.
|
[6] |
董千里.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与资源整合[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2, 2(4):58-62.
|
[7] |
翁心刚. 区域性国际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 2011, 25(12):26-30.
|
[8] |
沈丽珍, 顾朝林, 甄锋. 流动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0(5):26-32.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董琦, 甄峰. 基于物流企业网络的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 人文地理, 2013(4):71-76.
|
[14] |
王成金. 试论现代物流的地理学研究及发展趋势[J]. 人文地理, 2006, 21(6):22-26.
|
[15] |
王成金. 物流企业的空间网络模式与组织机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
[16] |
王海江, 苗长虹, 茹乐峰, 等. 我国省域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J]. 经济地理, 2012, 32(7):18-23.
|
[17] |
王海江, 苗长虹, 牛海鹏, 等. 中国中心城市公路客运联系及其空间格局[J]. 地理研究, 2016, 35(4):745-756.
|
[18] |
郭建科, 韩增林, 王利. 我国中心城市货运外向服务功能空间体系[J]. 地理研究, 2012, 31(10):1849-1 860.
|
[19] |
于江霞, 海猛, 韩少华.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空间相关性及收敛性分析[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 15(4):31-37.
|
[20] |
于江霞. 中国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相关性分析[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 15(1):11-16.
|
[21] |
李靖, 张永安. 复杂网络理论在物流网络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流通经济, 2011, 25(5):38-42.
|
[22] |
安海忠, 陈玉蓉, 方伟, 等. 国际石油贸易网络的演化规律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3, 43(22):57-64.
|
[23] |
程开明, 庄燕杰. 长三角城市体系特征测度与演进解析[M]. 浙江: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5.
|
[24] |
|
[25] |
|
[26] |
狄增如. 系统科学视角下的复杂网络研究[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3(2):111-116.
|
[27] |
|
[28] |
熊杰, 冯春, 张怡. 基于复杂网络的灾难救援物流网络鲁棒性分析[J]. 系统仿真学报, 2013, 25(7):1639-1 645.
|
[29] |
郭建科, 韩增林, 仉培宏. 中国城市群物流研究述评[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1):51-54.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