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研究中时间阶段划分的量化工具与应用
陈小强(1996—),男,江西九江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化与地缘关系。E-mail:cxq@mail.bnu.edu.cn |
收稿日期: 2020-11-16
修回日期: 2021-01-08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4-23
基金资助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608)
Quantitative Tools and Applications of Time Stages Division in Human Geography Research
Received date: 2020-11-16
Revised date: 2021-01-08
Online published: 2025-04-23
时间阶段划分是人文地理研究中认识人文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探索其动态演化特征的重要基础手段。传统人文地理研究通常采取等间隔分段、关键事件节点和指标曲线判断三类定性方法划分人文地理现象的时间阶段。引入时间约束聚类和多元断点分析两大定量分析工具划分时间阶段,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研究对象的阶段性特征。通过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实践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时间约束聚类和多元断点分析均能根据多维时间序列数据组合特征的变化识别出合理的阶段划分;时间约束聚类适用于小样本量的低频时间序列数据,不受限于不同类别变量的组合;多元断点分析适合大样本量的同类变量组合的高频时间序列的分析。二者将是在地理学多要素综合研究和大数据时代对传统时间阶段划分手段的重要补充。
陈小强 , 袁丽华 , 宋长青 , 程昌秀 , 王翔宇 , 梁晓瑶 , 王元慧 , 曹丹萍 , 易红 . 人文地理研究中时间阶段划分的量化工具与应用[J]. 经济地理, 2021 , 41(1) : 21 -29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1.01.003
The division of time stages is an important basic means to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explore their dynamic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studies of human geography. It widely adopts three types of qualitative methods to divide time stages of human geography phenomenon in traditional studies of human geography,such as equal intervals,key event nodes,and diagram of curves. Two quantitative tools,time-constrained clustering and multivariate change point analysis,are introduced to more objectively reveal discrimin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object while dividing time stages. The practical case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how that: both time-constrained clustering and multivariate change point analysis can identify reasonable stages according to changes of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ample data. Time-constrained clustering is suitable for low-frequency time series data with small sample size,and is not limited to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variables. Multivariate change point analysis is applicable for high-frequency time series consisting of similar variable with large sample size. Both two quantitative tools will be an efficient suppl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means to divide time stages in the era of the multi-element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big data.
表2 不同阶段划分结果对比Tab.2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division of stages |
研究视角 | 数据指标 | 研究方法 | 划分结果 |
---|---|---|---|
结构主义视角 | 年度三产结构指标 | 时间约束聚类 | 第一阶段(1992—2000年) 第二阶段(2001—2014年) 第三阶段(2015—2019年) |
季度三产结构指标 | 多元断点分析 | 第一阶段(1992Q1—2000Q4) 第二阶段(2001Q1—2012Q3) 第三阶段(2012Q4—2019Q4) | |
综合主义视角 | 时间约束聚类 | 时间约束聚类 | 第一阶段(1992—1999年) 第二阶段(2000—2008年) 第三阶段(2009—2018年) |
图4 1992—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综合划分Fig.4 Divis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 from 1992 to 2018 |
图5 多指标聚类过程中总类内离差平方和的变化Fig.5 The change of total within-cluster dispersion in the process of clustering to multivariate |
表1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指标Tab.1 Indicators for the divis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 |
经济发展标准 | 经济发展内涵 | 指标 | 具体描述 |
---|---|---|---|
总量水平 | 经济总量 | 人均GDP(I1) | GDP/人口数量 |
经济结构 | 产业结构 | 工业化程度(I2) | 工业增加值/GDP |
第三产业比重(I3) | 第三产业增加值/GDP | ||
分配结构 | 城乡收入差距(I4)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消费结构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I5) | 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总支出 |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I6) | 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 | ||
就业结构 | 非农就业量比重(I7) | 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就业人员总数 | |
人口城乡结构 | 城市化水平(I8) | 城镇人口/总人口 | |
制度水平 | 市场化水平 | 非国有经济比重(I9) | 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工业企业总资产 |
开放度水平 | 外贸依存度(I10) | 进出口总额/GDP | |
外资依赖度(I11) | 外商直接投资总额/GDP | ||
创新水平 | 教育水平 | 教育经费占比(I12) | 教育总经费/GDP |
研发水平 | 研发经费占比(I13) | 研发经费/GDP |
[1] |
方创琳, 周尚意, 柴彦威, 等.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12):1470-1478.
|
[2] |
冯健, 周一星. 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J]. 地理学报, 2003, 58(6):903-916.
|
[3] |
程中海, 南楠, 张亚如. 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时空格局、发展困境与趋势展望[J]. 经济地理, 2019, 39(2):1-11.
|
[4] |
|
[5] |
范文祥.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性影响分析[J]. 经济地理, 2010, 30(4):619-623.
|
[6] |
李娟文, 王启仿.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现状分析[J]. 经济地理, 2000, 20(4):6-9.
|
[7] |
杨奎, 张宇, 赵小风, 等. 乡村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9):1393-1402.
|
[8] |
方创琳, 刘晓丽, 蔺雪芹. 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规律性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08, 31(4):512-523.
|
[9] |
于涛方, 顾朝林, 李志刚. 1995年以来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与演变:基于航空流视角[J]. 地理研究, 2008, 27(6):1407-1418.
|
[10] |
曹原, 葛岳静, 马腾. 2000年以来中国及周边国家综合国力评价与格局变化[J]. 经济地理, 2018, 38(4):45-54.
|
[11] |
陈小强, 袁丽华, 沈石, 等. 中国及其周边国家间地缘关系解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8):1534-1547.
|
[12] |
齐元静, 杨宇, 金凤君.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 地理学报, 2013, 68(4):517-531.
|
[13] |
周扬, 李宁, 吴文祥, 等. 1982—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102-113.
|
[14] |
潘峰华, 赖志勇, 葛岳静. 经贸视角下中国周边地缘环境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 地理研究, 2015, 34(4):775-786.
|
[15] |
周延, 杜运苏. 入世前后中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比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 2006(2):54-58.
|
[16] |
孙根年, 舒镜镜, 马丽君, 等. 五大危机事件对美国出入境旅游的影响——基于本底线模型的高分辨率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8):987-996.
|
[17] |
宋长青, 王琫瑜, 孙湘君. 内蒙古大青山DJ 钻孔全新世古植被变化指示[J]. 植物学报, 1996, 38(7):568-575.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庞珣, 刘子夜. 基于海量事件数据的中美关系分析——对等反应、政策惯性及第三方因素[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5):53-79.
|
[24] |
|
[25] |
梁炜, 任保平.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4):3-18.
|
[26] |
|
[27] |
|
[28] |
|
[29] |
陈刚, 金通. 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理论研究述评[J]. 北方经贸, 2005(4):12-14.
|
[30] |
刘伟, 李绍荣.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 中国工业经济, 2002(5):14-21.
|
[31] |
何德旭, 姚战琪.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5):46-56.
|
[32] |
陈彦光. 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研究[J]. 地理研究, 2010, 29(12):2109-2120.
|
[33] |
宋长青, 程昌秀, 史培军. 新时代地理复杂性的内涵[J]. 地理学报, 2018, 73(7):1189-1198.
|
[34] |
甄峰, 王波. “大数据”热潮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再思考[J]. 地理研究, 2015, 34(5):803-81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