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中数据空间重构最新研究进展
夏天(1981—),男,湖南武冈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定量遥感、土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和空间模型等。E-mail:xiatian@mail.ccnu.edu.cn。 |
收稿日期: 2019-11-16
修回日期: 2020-08-09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4-22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E0104600)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CFB55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CNU19TS045)
Research Progress of Geographic Data by Space Reconstruction
Received date: 2019-11-16
Revised date: 2020-08-09
Online published: 2025-04-22
地理数据是反映地理特征—空间—时间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数据,随着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建模等技术的发展,地理数据进行空间重构表达已经成为地理学发展一个方向。目前,基于地理数据重构研究成为地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重构研究主要分为数据源改进和重构方法(算法)探索。文章从地理数据重构的应用对象、空间尺度、重构方法、精度检验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阐明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讨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发现,地理数据重构文章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数量比为6.3∶3.7,并且这些文献中有45.5%的研究尺度(空间分辨率)为1 km。地理数据重构方法中多源数据融合法和空间插值法较适合人文地理数据重构,波谱分析法和空间插值法较适合自然地理数据重构,“3S”数据空间分析法可适用大部分研究类型。数据重构的精度验证方法大体上有三种,但87.1%的研究中采用的是多源数据空间对比分析法。现阶段地理数据空间重构研究方向存在方法创新性不足、可适宜空间重构数据类型少和部分重构方法精度较低等问题,以数据融合空间化为代表的普适性强的方法为主要方向,未来该领域发展方向主要数据重构将会从进一步提高辅助空间数据产品的质量,以及挖掘数据融合算法这两个角度来提高数据重构的精度。
夏天 , 吴文嘉 , 吴文斌 , 周清波 , 杨鹏 . 地理科学中数据空间重构最新研究进展[J]. 经济地理, 2020 , 40(11) : 47 -55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0.11.006
Geographical data reflects th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data of geographic features,space and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spatial modeling,the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geographic data has become a dire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The reconstruction research on,based on geographic data,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current geography research. Reconstruction research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direction: data source improvement and reconstruction method (algorithm) explor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bjects,spatial scales,reconstruction methods,accuracy inspection methods,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geographic data reconstruction,clarifi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 and discusses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number ratio of physical geography to human geography in geographic data reconstruction articles is 6.3∶3.7,and 45.5% of these documents have a research scale (spatial resolution) of 1km. In the reconstruction methods of geographic data,multi-source data fusion method and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 are more suitabl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human geographic data,spectral analysis method and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 are more suitabl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natural geographic data,and "3S" data space analys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most research types. In general,there are three accuracy verification methods for data reconstruction,but 87.1% of the studies adopted multi-source data space comparison analysis metho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geographic data,such as the lack of innovation of reconstruction methods,the lack of data types suitable for spatial reconstruction and the low accuracy of partial reconstruction methods. The main direction is the universal method represented by the spatialization of data fusion. In the future,we will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uxiliary spatial data products and mining data fusion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ata reconstruction.
表1 数据重构代表性论文Tab.1 The typical literature of data reconstruction |
数据源 | 研究方法 | 研究区域 | 尺度 | 重构类型 | 文献出处 |
---|---|---|---|---|---|
遥感数据 | 波谱分析法 | 江西省 | 500 m×500 m | 土地利用 | [31] |
观测数据 | 空间插值法 | 美国 | 10 m×10 m | 土地利用 | [39] |
图形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 | 全球 | 1°×1° | 土地利用 | [40] |
遥感数据、图形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多源数据融合法 | 江苏省 | 1 km×1 km | 人口 | [46] |
遥感数据、图形数据、统计调查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多源数据融合法 | 辽宁省 | 1 km×1 km | 人口 | [47] |
遥感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多源数据融合法 | 美国 | 2.7 km×2.7 km | 社会经济 | [48] |
遥感数据、统计调查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多源数据融合法 | 巴西亚马逊 | 4 km×4 km | 人口 | [49] |
遥感数据、统计调查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多源数据融合法 | 中国 | 1 km×1 km | 社会经济 | [50] |
遥感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多源数据融合法 | 全球 | 1°×1° | 社会经济 | [51] |
遥感数据、统计调查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多源数据融合法 | 中国 | 1 km×1 km | 社会经济 | [52] |
遥感数据、统计调查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 | 秦岭—华北平原过渡带 | 200 m×200 m | 人口、经济 | [54] |
遥感数据、统计调查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 | 四川省 | 1 km×1 km | 社会经济 | [55] |
遥感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 | 美国印第安那州 | 60 m×60 m | 人口 | [57] |
遥感数据 | 波谱分析法 | 伊朗 | 250 m×250 m | 土地利用 | [58] |
遥感数据 | 波谱分析法 | 内蒙古自治区 | 30 m×30 m | 土地利用 | [59] |
遥感数据 | 波谱分析法 | 黑河流域 | 1 km×1 km | 土地利用 | [61] |
遥感数据 | 空间插值法 | 喀麦隆 | — | 其它类型 | [62] |
遥感数据、统计调查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 | 西藏自治区 | 1 km×1 km | 人口 | [41] |
遥感数据、观测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多源数据融合法 | 苏锡常地区 | 1 km×1 km | 气象 | [43] |
遥感数据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多源数据融合法 |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 30 m×30 m | 其他类型 | [44] |
注:“-”表示无数据,由于该文献为方法研究,测试数据为图片。 |
表2 重构方法适宜范围及优缺点Tab.2 The suitable range and relative merits of data reconstruction |
重构方法 | 适用类型 | 优点 | 缺点 |
---|---|---|---|
多源数据融合法 | 人口、气象、社会经济 | 涵盖多种地理因子信息,适用范围广,大中尺度重建精度较高 | 算法复杂,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只适合用于县级以上的大中城市社会发展和规划作为参数指标,不适用于乡镇级别区域 |
“3S”数据空间分析法 | 大部分可监测类型 | 适用范围广、精度高,操作方便,功能强大,是当下运用的最为成熟的重构方法 | 受数据源的影响较大 |
波谱分析法 | NDVI等光谱指数、土地利用 | 具有较好的去噪能力 | 重构精度不稳定 |
空间插值法 | 人口、土地利用、气象、社会 经济 | 算法简单,易于实现,能够很好的克服因数据空间分布不均而使估值出现偏差的缺点 | 随着栅格单元尺度增加,模型的不稳定性随之增强,精度也逐渐下降。在采样点稀疏、环境变化剧烈的区域其计算精度很难保证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宁晓菊, 秦耀辰, 崔耀平, 等. 60年来中国农业水热气候条件的时空变化[J]. 地理学报, 2015, 70(3):364-379.
|
[11] |
廖顺宝, 张赛. 多年平均气温数据空间化误差的尺度效应[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 16(1):8-14.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廖一兰, 王劲峰, 孟斌, 等. 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的一种方法[J]. 地理学报, 2007, 62(10):1110-1 119.
|
[19] |
|
[20] |
|
[21] |
廖顺宝, 张赛. 属性数据空间化误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2):176-182.
|
[22] |
|
[23] |
|
[24] |
叶宇, 刘高焕, 冯险峰. 人口数据空间化表达与应用[J]. 地球信息科学, 2006, 8(2):59-65.
|
[25] |
杨小唤, 江东, 王乃斌, 等. 人口数据空间化的处理方法[J]. 地理学报, 2002, 57(z1):70-75.
|
[26] |
柏中强, 王卷乐, 杨飞. 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11):1692-1702.
|
[27] |
李飞, 张树文, 杨久春, 等. 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研究进展[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4):102-107.
|
[28] |
杨胜龙, 马军杰, 伍玉梅, 等. 基于Kriging方法Argo数据重构太平洋温度场研究[J]. 海洋渔业, 2008, 30(1):13-18.
|
[29] |
|
[30] |
杨续超, 康丽莉, 张斌, 等. 基于多源遥感信息的电力消费量估算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 地理科学, 2013(6):718-723.
|
[31] |
李明, 沈润平, 王迪, 等. 基于像元质量分析的S-G滤波重建MODIS-NDVI[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31(3):425-431.
|
[32] |
黄耀欢, 王建华, 江东, 等. 利用S-G滤波进行MODIS-EVI时间序列数据重构[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 34(12):1440-1443.
|
[33] |
朱红春, 张蕾, 刘海英, 等. 基于GIS的猕猴桃土壤养分评价与施肥建议模型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6):194-198.
|
[34] |
孙丹峰, 王雅, 李红, 等. 基于MODIS NDVI年序列的区域化肥投入空间化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6):175-180.
|
[35] |
余强毅, 吴文斌, 陈羊阳, 等. 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模拟模型的MATLAB实现及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12):105-114.
|
[36] |
曹伟超, 陶和平, 谭理, 等.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山区人口分布模拟[J]. 国土资源遥感, 2012, 24(2):61-67.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郭雨臣, 黄金川, 林浩曦. 多源数据融合的中国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0, 35(1):219-232.
|
[42] |
李月娇, 杨小唤, 王静.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人口空间数据适宜格网尺度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1):97-100.
|
[43] |
高飞, 王勇, 陈清祥, 等. 基于GIS的苏锡常地区PM2.5分布模拟[J]. 地理空间信息, 2015, 13(6):103-107.
|
[44] |
张学儒, 周杰, 李梦梅. 基于土地利用格局重建的区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20, 75(1):160-178.
|
[45] |
黄金川, 林浩曦, 漆潇潇, 等. 基于城市空间增长模拟的城镇规模体系预测——以常州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7, 37(10):49-58.
|
[46] |
黄杰, 闫庆武, 刘永伟. 基于DMSP/OLS与土地利用的江苏省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5):735-741.
|
[47] |
马钰琪, 朱秀芳, 刘宪锋, 等.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和多地理因子数据的人口空间化方法——以辽宁省为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z1):57-61.
|
[48] |
|
[49] |
|
[50] |
李岩林, 程钢, 杨杰, 等. 夜光遥感数据支持下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精细化模拟——以河南省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 39(4):41-47.
|
[51] |
|
[52] |
|
[53] |
杨妮, 吴良林, 邓树林, 等.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省域GDP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4):108-111.
|
[54] |
|
[55] |
熊俊楠, 韦方强, 苏鹏程, 等. 基于多源数据的四川省GDP公里格网化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 21(2):317-327.
|
[56] |
龙晓君, 李小建. 基于多源数据的中国地形海拔分级指标调整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 37(10):1577-1 584.
|
[57] |
|
[58] |
|
[59] |
李晶, 邓晓娟, 杨震, 等. 基于时序多光谱影像的干旱草原区开采扰动信息提取方法[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12):3788-3 793.
|
[60] |
刘建文, 周玉科. 站点尺度的青藏高原时序NDVI重构方法比较与应用[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3):427-437.
|
[61] |
|
[62] |
|
[63] |
石颖, 刘洪. 最小加权范数插值与调制升频结合的地震数据重建研究[J]. 地震学报, 2010, 32(3):340-350.
|
[64] |
李天祺, 朱秀芳, 潘耀忠, 等. MODIS陆地表面温度数据重构方法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z1):70-76.
|
[65] |
林文鹏, 王长耀, 钱永兰, 等. 遥感和地面数据驱动下的农业气候环境信息网格化技术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9):129-133.
|
[66] |
刘木生, 林联盛, 张其海, 等. 基于RS和GIS的江西省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J]. 江西科学, 2008, 26(6):928-931.
|
[67] |
王雪梅, 李新, 马明国. 基于遥感和GIS的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进展及案例分析[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4, 19(5):320-327.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