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新疆国土空间综合发展区划
王向东(1986—),男,河南登封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土地管理与公共政策。E-mail:wangxiangdong@lzu.edu.cn。 |
收稿日期: 2019-09-21
修回日期: 2020-08-09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4-22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90407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0jbkyzy028)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Regionaliz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Received date: 2019-09-21
Revised date: 2020-08-09
Online published: 2025-04-22
王向东 , 王康龙 , 单娜娜 , 沈孝强 .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新疆国土空间综合发展区划[J]. 经济地理, 2020 , 40(11) : 176 -185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0.11.020
At present,all parts of China are entering the formulation stage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regionalization is the key support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This research serves for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abides by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erritorial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and adopt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do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regionaliz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assisted by GIS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the "3+7+2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3 dimensions,7 factors and 21 indexes,and puts forwards the "2+8+35" regionalization framework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territorial space composed of 2 terrains,8 zones and 35 districts. At last,it summarily describe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every region in Xinjiang from several angles.
图1 新疆行政区划图注:全疆106个县级政区中,北屯、铁门关、阿拉山口、双河、霍尔果斯、昆玉、胡杨河8个市由于成立较晚缺乏数据原因而未能纳入该图(图中仅标出其政府驻地而未明确行政界线),乌鲁木齐所辖7个区、克拉玛依所辖4个区分别被视为一体而合并,伊州区、高昌区分别由哈密市、吐鲁番市代指,由此共有89个县市单元纳入该图。本文随后的指标计算和制图分析都以这89个县市为基本单元,但为避免遗漏而在最终区划方案中根据可获取的部分数据资料均将前述8个市纳入其中。 Fig.1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
表1 综合发展区划的定量指标体系Tab.1 The quantitative index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regionalization |
维度 | 因素 | 指标 | 单位 |
---|---|---|---|
发展条件 (0.2608) | 资源环境条件 (0.1274) | 人均耕地面积(0.0205) | 亩/人 |
湿地面积占比(0.0217) | % | ||
难利用土地占比(0.0422) | % | ||
亩均粮食产量(0.0430) | kg/hm2 | ||
人口民族条件 (0.1334) | 人口密度(0.0316) | 人/km2 | |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0.0577) | % | ||
少数民族人口占比(0.0441) | % | ||
发展水平 (0.2637) | 开发建设水平 (0.1295) | 人口城镇化率(0.0596) | % |
城乡建设用地占比(0.0314) | % | ||
交通建设用地占比(0.0385) | % | ||
综合经济水平 (0.1342) | 人均GDP(0.0363) | 元 | |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0.0595) | % | ||
财政收入占比(0.0384) | % | ||
发展规模 (0.4755) | 常住人口规模 (0.1171) | 城镇人口数(0.0832) | 万人 |
农村人口数(0.0339) | 万人 | ||
建设用地规模 (0.1725) |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0.0806) | hm2 | |
乡村建设用地面积(0.0402) | hm2 | ||
交通建设用地面积(0.0517) | hm2 | ||
产业经济规模 (0.1859) | 第一产业增加值(0.0286) | 万元 | |
二三产业增加值(0.0817) | 万元 |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0.0756) | 万元 |
注:数据主要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2018》、新疆土地利用现状2017(变更调查统计数),难利用土地占比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为负向指标,其余为正向指标;括号中的数值为采用熵值法所确定的权重。 |
[1] |
郑度, 葛全胜, 张雪芹, 等.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 地理研究, 2005, 24(3):330-344.
|
[2] |
郑度, 欧阳, 周成虎.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J]. 地理学报, 2008, 63(6):563-573.
|
[3] |
|
[4] |
|
[5] |
彭建, 毛祺, 杜悦悦, 等. 中国自然地域分区研究前沿与挑战[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121-129.
|
[6] |
|
[7] |
樊杰.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 地理学报, 2007, 62(4):339-350.
|
[8] |
方忠权, 丁四保. 主体功能区划与中国区域规划创新[J]. 地理科学, 2008, 28(4):483-487.
|
[9] |
王向东, 张恒义, 刘卫东, 等. 论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的科学化[J]. 经济地理, 2015, 35(1):7-14.
|
[10] |
王向东, 刘卫东. 中美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的比较分析与启示[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5):97-103.
|
[11] |
金贵, 王占岐, 姚小微, 等. 国土空间分区的概念与方法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5):48-53.
|
[12] |
吴次芳, 叶艳妹, 吴宇哲, 等. 国土空间规划[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9.
|
[13] |
符蓉, 张丽君, 喻锋, 等. 新一轮国土规划综合分区研究与实践[J].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7):1-6,62.
|
[14] |
念沛豪, 蔡玉梅, 马世发, 等. 国土空间综合分区研究综述[J].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1):20-25.
|
[15] |
黄秉维, 陈传康, 蔡运龙, 等.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陆地系统科学[J]. 地理学报, 1996, 51(5):445-453.
|
[16] |
刘军会, 傅小锋. 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方法的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15(4):11-16.
|
[17] |
倪绍祥.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新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4):335-341.
|
[18] |
彭建, 杜悦悦, 刘焱序, 等. 从自然区划、土地变化到景观服务:发展中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J]. 地理研究, 2017, 36(10):1819-1 833.
|
[19] |
刘燕华, 郑度, 葛全胜, 等. 关于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若干问题的认识[J]. 地理研究, 2005, 24(3):321-329.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