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怀旧型消费空间的感知与地方建构研究——以西安连锁餐厅“遇见长安”为例
梁璐(1975—),女,陕西富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和旅游规划。E-mail:415968791@qq.com。 |
收稿日期: 2020-02-14
修回日期: 2020-07-03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4-18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62)
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年度硕士重大项目(SYJ201802)
Percep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Place of Urban Nostalgic Consumption Space:A Case Study of “Meet Chang'an” Restaurant
Received date: 2020-02-14
Revised date: 2020-07-03
Online published: 2025-04-18
梁璐 , 张雅如 , 李雪莲 , 杨妮 , 杨阳 . 城市怀旧型消费空间的感知与地方建构研究——以西安连锁餐厅“遇见长安”为例[J]. 经济地理, 2020 , 40(8) : 222 -230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0.08.027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cultural geography research,taking the "Meeting Chang'an" restaurant chain in Xi'an as an1 example,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text data collection,field survey and interview method are used to explore the perception and local construction of urban nostalgic consumption space. Research shows that consumers realize the experience of nostalgic consumption space through perception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hysical space,local culture and emotional space,and generate positive local identity; operators use local cultural symbols and cultural experience to consume contextualized space,Effective local construction of consumption space. However,under the dominance of consumption logic,local authenticity and local perception of cultural experience are weakened to a certain extent.
表1 深度访谈样本的构成情况Tab.1 The samples of in-depth interviews |
编号 | 年龄(岁) | 性别 | 职业 |
---|---|---|---|
A | 20~24 | 女 | 餐厅收银员 |
B | 50~54 | 男 | 餐厅服务员 |
C | 35~39 | 女 | 店长 |
D | 25~29 | 女 | 商场职员 |
E | 30~34 | 男 | 公务员 |
F | 25~29 | 男 | 销售行业 |
G | 20~24 | 女 | 本科在读 |
H | 20~24 | 男 | 硕士在读 |
I | 40~45 | 女 | 高中教师 |
J | 35~39 | 女 | 个体户 |
表2 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Tab.2 Spindle coding and selection coding |
选择编码 | 主轴编码 | 参考点数 | 参考点示例 |
---|---|---|---|
物质空间 | 空间装饰 | 782 | 店里装修的古香古色,具有当地特色,庭院般的装修让人有种穿越的感觉。 |
区位环境 | 305 | 地点非常的好,在赛格购物中心6楼,长扶梯一上来左手边就是,装修得十分有老长安的感觉和韵味。 | |
地方文化 | 服务质量 | 538 | 服务员大姐挺好的,热情周到。门口的迎宾大叔,一口标准的陕西话,听着很带劲。 |
饮食文化 | 374 | 里面是陕西特色菜,葫芦鸡、搅团、锅盔夹辣子。很入味,口味很足。 | |
情感空间 | 地方认同 | 211 | 四年未见的外甥女从美国回来,带她来了,想让她吃吃正宗的陕菜,以解思乡之情。点的菜都很有“家”的味道,不错! |
情感记忆 | 169 | 同事马上要远赴异国他乡了,中午决定带他来吃遇见长安,这是我们经常小聚爱去的馆子,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味道,大概只有地道的老陕才能体会。 |
表3 网络文本消费者感知高频词Tab.3 Online text consumers perceive high-frequency words |
核心维度(频词/百分比) | 排序 | 高频词 | 频度 |
---|---|---|---|
对物质空间的感知 (8 628/49.15%)) | 3 | 环境 | 1 020 |
4 | 长安 | 1 016 | |
5 | 古色古香 | 1 007 | |
8 | 赛格 | 862 | |
9 | 装修 | 745 | |
12 | 遇见 | 593 | |
13 | 西安 | 578 | |
14 | 特色 | 551 | |
15 | 排队 | 527 | |
16 | 陕西 | 466 | |
22 | 网红 | 201 | |
23 | 博物馆 | 200 | |
27 | 拍照 | 159 | |
34 | 复古 | 97 | |
35 | 昏暗 | 95 | |
36 | 造型 | 94 | |
40 | 小寨 | 86 | |
43 | 风格 | 79 | |
47 | 外地 | 69 | |
48 | 私密 | 66 | |
49 | 旅游 | 64 | |
50 | 梦回 | 53 | |
对地方文化的感知 (6 118/34.85%) | 2 | 味道 | 1 131 |
6 | 服务 | 977 | |
7 | 菜品 | 965 | |
10 | 热情 | 743 | |
11 | 陕菜 | 620 | |
17 | 妃子笑 | 412 | |
18 | 传统 | 299 | |
20 | 地方 | 254 | |
25 | 方言 | 168 | |
28 | 陕西话 | 144 | |
29 | 分量 | 126 | |
30 | 老醋 | 121 | |
42 | 麻辣 | 81 | |
45 | 咸香 | 77 | |
对情感空间的感知 (2 808/16%) | 1 | 好吃 | 1 133 |
19 | 朋友 | 260 | |
21 | 推荐 | 247 | |
24 | 下次 | 192 | |
26 | 值得 | 163 | |
31 | 正宗 | 107 | |
32 | 朋友 | 103 | |
33 | 满意 | 100 | |
37 | 聚会 | 92 | |
38 | 老陕 | 88 | |
39 | 再来 | 86 | |
41 | 家人 | 86 | |
44 | 实惠 | 79 | |
46 | 愉悦 | 72 |
表4 个体差异在空间感知各维度方差分析Tab.4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within the spatial perception |
因子 | 性别 | 年龄 | 职业 | 受教育程度 | 日常居住地 | 收入 | |
---|---|---|---|---|---|---|---|
物质空间 | F | 0.746 | 2.808 | 0.839 | 0.788 | 0.849 | 0.403 |
Sig. | 0.530 | 0.046 | 0.251 | 0.058 | 0.037 | 0.680 | |
地方文化 | F | 0.821 | 0.636 | 0.760 | 0.962 | 0.432 | 1.577 |
Sig. | 0.184 | 0.037 | 0.235 | 0.022 | 0.360 | 0.249 | |
情感空间 | F | 0.901 | 0.607 | 0.816 | 0.154 | 0.738 | 0.365 |
Sig. | 0.487 | 0.421 | 0.604 | 0.015 | 0.371 | 0.041 |
表5 “遇见长安”怀旧符号的空间再现Tab.5 Spatial reproduction of the nostalgic symbol of “Meeting Chang'an” restaurant |
身体体验 | 怀旧符号的空间再现 | 内涵 |
---|---|---|
视觉 | 外观空间:仿古屋檐,白墙青瓦围墙,牌匾式招牌和对联 内部空间:白色墙体带砖石雕刻,红灯笼吊灯;编织垃圾桶;服务员的斜襟盘扣红上衣、黑裤子 | 凸显地方建筑风格 |
触觉 | 青灰色方砖铺地;原木桌子、长凳;红色茶壶;复古镂空花纹木椅;关中地区特色碗筷 | 体现地方民俗文化 |
嗅觉 | 油泼辣子 | 唤醒地方熟悉感 |
味觉 | 葫芦鸡等具有历史的陕西特色菜、稠酒 | 陕西地方特色菜品 |
听觉 | 秦腔表演;讲关中方言的服务员 | 展现地方人物性格 |
[1] |
|
[2] |
|
[3] |
高权, 钱俊希. “情感转向”视角下地方性重构研究——以广州猎德村为例[J]. 人文地理, 2016, 31(4):33-41.
|
[4] |
赵静蓉. 在传统失落的世界里重返家园——论现代性视域下的怀旧情结[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4(4):77-83.
|
[5] |
赵静蓉. 怀旧文化事件的社会学分析[J]. 社会学研究, 2005(3):182-195.
|
[6] |
李凡, 黄维.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怀旧现象及地理学研究视角[J]. 人文地理, 2012, 27(3):28-33.
|
[7] |
|
[8] |
|
[9] |
杨蓉, 黄丽萍, 李凡. 怀旧消费空间的地方建构——以广州西餐老字号太平馆为例[J]. 热带地理, 2014, 34(4):463-472.
|
[10] |
蔡晓梅, 刘晨, 朱竑. 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以中山大学为例[J]. 地理科学, 2013, 33(6):710-717.
|
[11] |
|
[12] |
赵静蓉. 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周玮, 黄震方. 城市街巷空间居民的集体记忆研究——以南京夫子庙街区为例[J]. 人文地理, 2016, 31(1):42-49.
|
[23] |
孔翔, 卓方勇. 文化景观对建构地方集体记忆的影响——以徽州呈坎古村为例[J]. 地理科学, 2017, 37(1):110-117.
|
[24] |
赵衡宇. 怀旧视角下老城旧街的复兴及其价值认同——以武昌昙华林街区的“慢更新”为例[J]. 城市问题, 2015(9):18-24.
|
[25] |
朱琳, 杨兴柱. 乡村遗产地的怀旧消费空间置换研究——以西递村为例[J]. 旅游论坛, 2017, 10(5):90-101.
|
[26] |
左迪, 孔翔, 文英姿. 文化消费空间消费者感知与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南京市先锋书店为例[J]. 城市问题, 2019(1):31-39.
|
[27] |
蔡明达, 许立群. 以怀旧观点应用于地方文化产业营销之探索性研究——以台湾地方老街为例[J]. (台湾)运动与游憩研究, 2009, 3(3):47-62.
|
[28] |
张阳生. 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微观极”方向——微观地理学及其应用[C]. 中国地理学会. 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 2011.
|
[29] |
王丰龙, 刘云刚. 空间的生产研究综述与展望[J]. 人文地理, 2011, 26(2):13-19.
|
[30] |
林耿, 王炼军. 全球化背景下酒吧的地方性与空间性——以广州为例[J]. 地理科学, 2011, 31(7):794-801.
|
[31] |
谢晓如, 封丹, 朱竑. 对文化微空间的感知与认同研究——以广州太古汇方所文化书店为例[J]. 地理学报, 2014, 69(2):184-198.
|
[32] |
刘彬, 陈忠暖. 日常消费空间的地方性建构及消费者感知——以成都顺兴老茶馆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 2018, 27(2):156-165.
|
[33] |
钱俊希. 地方性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其对旅游研究的启示[J]. 旅游学刊, 2013, 28(3):5-7.
|
[34] |
曾国军. 跨地区饮食原真性文化生产研究:基于广州兰州拉面的案例[C]. 中国地理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 2012.
|
[35] |
|
[36] |
李凡, 杨蓉, 黄丽萍. 怀旧消费空间地方建构的比较研究——以广州怀旧餐厅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4):505-516.
|
[37] |
朱竑, 刘博. 地方感, 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1-8.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戴锦华. 隐形书写[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
[46] |
安吉拉·默克罗比.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 田晓菲,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
[47] |
朱竑, 高权. 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与情感地理学研究述评[J]. 地理研究, 2015, 34(7):1394-1406.
|
[48] |
刘彬, 陈忠暖. 日常消费空间的地方性建构及消费者感知——以成都顺兴老茶馆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 2018, 27(2):156-165.
|
[49] |
包亚明. 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生产[J]. 学术月刊, 2006(5):11-13.
|
[50] |
梁炳琨, 张长义. 地理学的文化经济与地方再现[J]. (台湾)地理学报, 2004(35):81-99.
|
[51] |
季松, 段进. 空间的消费:消费文化视野下城市发展新图景[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