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扩展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
耿甜伟(1993—),男,山西孝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社区规划。E-mail:gengtianwei1002@126.com。 |
收稿日期: 2018-10-09
修回日期: 2019-05-24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4-18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79)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Xi'an Urban Expansion
Received date: 2018-10-09
Revised date: 2019-05-24
Online published: 2025-04-18
基于西安市2004—2016年Quick Bird遥感影像,利用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分形维数、重心坐标转移指数、扇形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西安城市扩展时空特征,并提出城市扩展的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①西安城市扩展总体特征呈倒“U”型,峰值出现在2007—2010年,研究时段内扩展面积始终处于高位,扩展强度与速度处于低位并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②城市扩展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城市形态愈发离散,布局不紧凑;圈层型与沿交通型扩展是主要的扩展模式,在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飞地型与内部填充型作用不同。③西安市扩展驱动机制主要包括推力、支持力、弹力及阻力,各因素共同作用于城市,在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也造成城市扩展的时空分异。
耿甜伟 , 毛雅倩 , 李九全 , 陈海 . 西安城市扩展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J]. 经济地理, 2019 , 39(10) : 62 -70 . DOI: 10.15957/j.cnki.jjdl.2019.10.009
Based on Quick Bird remote sensing images from 2004 to 2016,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expansion in Xi'an urban area by methods of urban expansion intensity index, fractal dimension, transfer index of gravity center coordinate, sector analysis in conjunction with buffer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urban expansion.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expansion in Xi'an are in an inverted "U" shape, its peak value appears in 2007-2010.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it is still at high level on the expansion area, but the expansion intensity and speed are at low level and show a trend of decrease. 2) There are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s in urban expansion with increasingly discrete urban forms and incompact layout; The circle-type and transportation-type expansions are the main expansion modes. 3)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expansion in Xi'an mainly includes four aspects which are thrust factor, support factor, elasticity factor and resistance factor, all of these factors act on the city together, promot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generate the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 of urban expansion.
表1 城市扩展时间特征Tab.1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expansion |
时间 | 年均扩展面积(km2/年) | 年均扩展速度(%) | 扩展强度 |
---|---|---|---|
2004—2007 | 11.48 | 4.69 | 0.48 |
2007—2010 | 25.11 | 9.00 | 1.05 |
2010—2013 | 17.43 | 4.92 | 0.73 |
2013—2016 | 18.66 | 4.59 | 0.78 |
2004—2016 | 18.17 | 7.43 | 0.76 |
表2 城市扩展面积、扩展速度与扩展强度统计(2004—2016年)Tab.2 The speed and intensity of urban expansion(2004-2016) |
2004—2007 | 2007—2010 | 2010—2013 | 2013—2016 | 2004—2016 | ||||||||||
---|---|---|---|---|---|---|---|---|---|---|---|---|---|---|
指数 | 类型 | 指数 | 类型 | 指数 | 类型 | 指数 | 类型 | 指数 | 类型 | |||||
扩展面积(km2/年) | 11.48 | 高速 | 25.11 | 高速 | 17.43 | 高速 | 18.66 | 高速 | 18.17 | 高速 | ||||
扩展速度(%) | 4.69 | 低速 | 9.00 | 中速 | 4.92 | 低速 | 4.59 | 低速 | 7.43 | 低速 | ||||
扩展强度 | 0.48 | 中速 | 1.05 | 快速 | 0.73 | 中速 | 0.78 | 中速 | 0.76 | 中速 |
[1] |
樊杰. (高)科技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内涵及其创新战略重点[J]. 地理科学, 2002, 22(6):641-648.
|
[2] |
顾朝林, 张敏, 甄峰, 等. 人文地理学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
[3] |
耿甜伟. 西安市城市扩展时空特征、空间分异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西安: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
[4] |
王绍博, 罗小龙, 顾宗倪, 等. 精明增长背景下上海城市空间扩展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J]. 经济地理, 2019, 39(6):58-65.
|
[5] |
黄先梅, 赵建吉, 孟庆岩, 等.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快速城镇化地区城市扩展与重心演变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 2019, 28(1):79-89.
|
[6] |
谭雪兰, 欧阳巧玲, 江喆, 等. 基于RS/GIS的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17, 37(3):81-85.
|
[7] |
姚玉龙, 刘普幸, 陈丽丽, 等. 近30年来合肥市城市扩展遥感分析[J]. 经济地理, 2013, 33(9):65-72.
|
[8] |
杨荣南, 张雪莲. 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7, 16(2):1-6.
|
[9] |
刘曙华, 沈玉芳. 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J]. 经济地理, 2006, 26(3):487-491.
|
[10] |
吴殿鸣, 邵大伟. 基于最佳尺度的城市扩张特征研究——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9):1 937-1 946.
|
[11] |
郭欢欢, 林坚, 孙芬, 等. 桥梁—道路建设对西南山地城市扩展影响机制研究——以重庆嘉陵江两桥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1):47-54.
|
[12] |
凌赛广, 焦伟利, 龙腾飞, 等. 2000—2014年武汉市城市扩展时空特征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7):1 034-1 042.
|
[13] |
黄木易, 岳文泽, 何翔. 长江经济带城市扩张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其空间异质性[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2):219-232.
|
[14] |
郑伯红, 王桂芹. 基于产业用地扩展的湘潭城市空间演变及优化[J]. 经济地理, 2017, 37(6):92-99.
|
[15] |
熊皓, 郑伯红, 贾磊. 驱动力与制约力相互作用下我国城市空间扩张[J]. 经济地理, 2016, 36(1):82-88.
|
[16] |
贾雁岭, 童锦治, 黄克珑. 房地产税,土地出让金对城市扩张的影响——以中国35个大中型城市为例[J]. 城市问题, 2016(2):41-48.
|
[17] |
李效顺, 魏旭晨, 郎文婧, 等. 基于地价均衡的城市扩张理论命题与调控策略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3):6-13.
|
[18] |
张越, 叶高斌, 姚士谋. 开发区新城建设与城市空间扩展互动研究——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例[J]. 经济地理, 2015, 35(2):84-91.
|
[19] |
李开宇. 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 经济地理, 2010, 30(1):22-26.
|
[20] |
徐海龙, 尹海伟, 孔繁花, 等. 基于潜力—约束和SLEUTH模型松散耦合的南京城市扩展模拟[J]. 地理研究, 2017, 36(3):529-540.
|
[21] |
张童, 姚士谋, 胡伟平, 等.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广佛都市区城市扩展的模拟与分析[J]. 地理科学, 2018, 38(5):737-746.
|
[22] |
何文举. 城市规模扩展的环境与资源潜力协调度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 经济地理, 2017, 37(1):98-106.
|
[23] |
戴云哲, 李江风, 杨建新. 长沙都市区生境质量对城市扩张的时空响应[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0):1 340-1 351.
|
[24] |
赵燕如, 邹自力, 张晓平, 等. 基于LEI和MSPA的南昌市城市扩张类型与生态景观类型变化关联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4):732-744.
|
[25] |
搜狐新闻. 重磅:西安成为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EB/OL]. https://www.sohu.com/a/221694615_722520,2018-02-08.
|
[26] |
李欣腾. 基于Quick Bird遥感影像融合及其对影像分类的影响研究[M]. 上海: 东华理工大学, 2018.
|
[27] |
任国业, 湛洪举, 周华, 等. 利用快鸟卫星影像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方法初探[J]. 西南农林学报, 2005, 18(1):74-76.
|
[28] |
吴喜慧, 李卫忠. 基于QuickBird的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6):216-221.
|
[29] |
李骞国, 石培基, 魏伟. 干旱区绿洲城市扩展及驱动机制以张掖市为例[J]. 干旱区研究, 2015, 32(3):598-605.
|
[30] |
章剑龙, 吕成文. 安徽省城市扩展及驱动力分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0(6):708-711.
|
[31] |
王秀兰, 包玉海.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1):81-87.
|
[32] |
王丽萍, 周寅康, 薛俊菲. 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机制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19(6):26-29.
|
[33] |
安尼瓦尔·阿布都热依木, 阿里木江·卡斯木, 塔世根·加帕尔, 等. 基于遥感数据的伊宁市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8, 41(1):109-11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