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管敏 , 1, 2 ,
  • 罗新星 1
展开
  • 1.中南大学 商学院,中国湖南 长沙 410083
  • 2.湖南工商大学 财政金融学院,中国湖南 长沙 410205

管敏(1977—),女,湖南永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E-mail:

收稿日期: 2020-04-27

  修回日期: 2020-12-16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4-01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JY019)

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开放基金项目(19K051)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XSP21YBZ171)

The Impact of Foreign Banks' Entry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Host Country's Banking Industry: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ransnational Panel Data

  • GUAN Min , 1, 2 ,
  • LUO Xinxing 1
Expand
  • 1. Business Schoo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Hunan,China
  • 2. School of Finance,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Changsha 410205,Hunan,China

Received date: 2020-04-27

  Revised date: 2020-12-16

  Online published: 2025-04-01

摘要

银行业对外开放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银行进入不仅可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也可以引入外部竞争,通过鲶鱼效应促进本国银行业提升经营效率。以62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量化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影响,并通过分组回归的方法检验影响程度的异质性。实证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越高,银行业竞争度反而越低;分组回归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影响,会因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不同。对于中、低收入国家而言,外资银行的数量与资产占比提升会显著降低银行业市场竞争度;而对于高收入国家,则会显著提升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因此,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应与东道国银行业发展水平相匹配,既要通过引入外部竞争提升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同时也要维护东道国金融自主权。

本文引用格式

管敏 , 罗新星 .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地理, 2021 , 41(2) : 121 -128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1.02.013

Abstract

The opening up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pening up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he entry of foreign banks can not only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of enterprises,but also introduce external competition and promot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domestic banking industry through the catfish effect. Based on the cross-border data of 62 countries and regions,this paper uses the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impact of foreign banks' entry o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degree of banking industry,and tests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impact degree through the method of group regression.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1) On the whole,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foreign banks' entry,the lower the degree of banking competition.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t different countries,it shows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foreign banks' entry on the degree of banking market competition. 2) At the middl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and asset proportion of foreign banks will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anking market competition. At the high-income countries,it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anking market competition. Therefore,the entry degree of foreign banks should match with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host country's banking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on degree of the host country's banking industry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external competition,while maintaining the financial autonomy of the host country.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放宽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逐步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条件,推进境内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交易”。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条件、提升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提高金融业竞争水平,成为了治国理政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逐步提升金融业的开放程度一直是金融业改革的基本导向,中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业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为配合外贸发展、吸引外资,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是从设立代表处到设立分行等经营性机构,从外币业务到本币业务,从国外居民到本国居民,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银行业是循序渐进的实施开放。1980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中国设立首家代表处,标志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拉开序幕。1994年,《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颁布,中国银行业开放进入规范化阶段。1996和1998年分别批准上海、深圳两地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1998年批准8家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同业拆借、债券买卖和回购。2001年中国加入WTO,在5年过渡期内,中国有序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标志着中国正式全面开放银行业。2018年,中国银保监会宣布取消中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资一致的股权投资比例规则,外资投资进一步便利化。2019年,中国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子公司设立外方控股理财公司,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
外资银行进入不仅可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也可以引入外部竞争,通过鲶鱼效应促进本国商业银行提升经营效率。然而,在本国银行业实力不强的前提下,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恶性竞争、失去银行业的自主权,甚至危及本国金融安全。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对于提升本国银行业竞争度具有两面性,并与本国银行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以62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为样本,量化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与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之间的关系,再以东道国银行业发展水平为前提,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与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异质性。

1 文献综述

在现有文献中,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提升是否能够促进东道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并无统一结论,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①外资银行进入促进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Walter、Cho等认为银行业对外开放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银行业的竞争[1-2]。Dages也同样得出银行业对外开放对东道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4]。Claessens利用1988—1995年80个国家的银行数据,得出外资银行的增加与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非利息收入和整体运营支出的下降有关,外资银行进入提高了国内银行效率,改善了国内银行的运营[5]。Unite利用1990—1998年菲律宾银行业数据,实证得出外资银行的进入与利差和银行利润的降低有关,外资银行进入对菲律宾银行业竞争具有促进作用[6]。Claessens采用PR模型研究50个国家银行业1994—2001年的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使东道国银行体系更具竞争力,银行业对外开放与银行业竞争程度存在正向关系[5]。Barry Eichengreen等认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有助于引入国际先进经验,增强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7]
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外资银行进入打破了中国银行业垄断经营状态,外资银行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能够为中国银行业发展起到示范效应和鲶鱼效应,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银行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及促进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张金清等运用SFA法研究外资银行进入水平影响银行效率的“阙值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本土商业银行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8]。徐枫等采用实证方法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效应的方向与力度,随着银行业开放程度的深化而不断加强[9]。殷孟波采用 PR 模型测度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度,研究金融业对外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业全面开放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在短期内显著上升[10]。陈旺等基于跨国数据对金融开放与银行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在长期能够显著提升银行竞争[11]
②银行业对外开放负面影响东道国银行业的竞争度。Lensink等收集48个国家和地区银行业数据,研究得出外资银行进入使东道国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银行业对外开放是削弱而不是促进东道国银行业的竞争[12]。Barajas等研究哥伦比亚银行业对外开放,发现该国外资银行进入给本土银行带来了巨大压力,使本土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量增加,资产质量变差,从而使哥伦比亚银行业的效率大大降低[13]。Haber发现墨西哥银行业对外开放后,本国银行竞争程度并未得到提高,之后,Schulz也得出同样的结论[14-15]
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外资银行进入会降低或抑制中国银行业竞争,基于外资银行进入的负面冲击,中国银行业获利能力不断下降,降低银行业抗风险能力。吕剑运用1996—2003年14家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银行的面板数据发现,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与银行市场竞争能力存在负相关关系[16]。李晓峰等选取中国14家商业银行1994—2004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中国银行的流动性、非利息收入、经营费用和资产收益率降低,并使其资产质量下降,风险增加,降低了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度[17]。杜群阳等选取中国13家银行1998—2007年统计数据,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并未改变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但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竞争效应造成中国银行业成本费用率和经营风险上升[18]
③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Stiglitz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会给东道国银行、东道国企业及政府带来潜在成本,使得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竞争度和效率的改进受到牵制和抵消,给东道国银行带来较高的竞争压力和成本[19]。Clarke研究表明阿根廷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带来的竞争压力与效率在不同市场存在较大差异[20]。Wang按金融自由化程度对样本国家进行分组,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与东道国银行效率的改进没有必然联系[21]。Maritines对拉美5国的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并没有降低东道国银行市场集中程度,外资银行的持续进入并未产生显著的外溢效应[22]
国内部分学者赞成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叶欣发现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与银行盈利能力正相关,但与本土银行业的竞争程度之间的关系还不确定[23]。李伟等采用PR模型度量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市场竞争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呈现U型关系,在现阶段外资银行进入所造成的实际竞争压力很有限,只有当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达到并超过一定水平时,才会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发挥促进作用[24]。李国栋等以勒纳指数来衡量银行业竞争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特点[25]。周立等基于PR模型,选取中国17家银行15年的数据,考察金融业全面开放前后与金融危机前后银行业竞争度变化情况,得出金融业逐步开放的过程中竞争度H指数值变化呈U型,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下降[26]
综上,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第一,当前研究对象以中东欧、拉丁美洲国家和中国等国家为主,选择单一,且选取的国家数量不超过30个。本文将以62个国家的跨国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国际经验,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第二,已有文献主要从总体上讨论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与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国情不同,两者的关系可能存在异质性,因而有必要进行分组检验。

2 实证研究

2.1 实证模型的构建

在国际化视角之下,按照资本的来源,银行业潜在竞争者既有来自本土的潜在进入者,又有来自外部的潜在进入者。本文的目标在于量化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本土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影响,由于较为缺乏关于中国银行业资本结构的历史数据,以及难以追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之前的微观历史数据,以至于不能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开展政策评估。鉴于此,本文以跨国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国际经验,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银行业,对于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而言,存在多种可能。首先,对于东道国银行业自身的发展而言,外资银行的进入并不完全是负面的。银行业对外资开放之后,进军东道国银行业的外资银行多为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潜在的进入者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有可能会激发东道国本土商业银行的改革创新,形成“鲶鱼效应”,提升本土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间接地提高了银行业竞争度。其次,外资银行在东道国可能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即使外资银行实力雄厚、经营效率较高,但不熟悉东道国的营商环境,以至于不能对本土商业银行构成实质上的威胁,“鲶鱼效应”亦不复存在,未能对银行业竞争度产生实质性影响。第三,东道国银行金融机构基础较弱,进入东道国银行业的外资银行具备“喧宾夺主”的实力,外资银行的份额越高,银行业竞争度反而较低。
本文的实证研究中,量化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总体上验证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存在何种影响;二是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本文以Boone指数作为衡量银行业竞争度的主要指标,并将之作为主要的被解释变量。外资银行介入东道国银行业的程度以外资银行资产在东道国银行业资产中的占比为量化指标,并将之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具体的实证模型如式(1)所示。
B o o n e i t = c + β l n F i t + γ X i t + ε i t
式中: B o o n e i t为Boone指数; F i t为外资银行介入东道国银行的程度,本文拟采用外资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道国的占比以及外资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在银行业资产中的占比来衡量。为了验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增加 X i t为控制变量,具体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货币政策取向、经常账户收支、东道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考虑到变量 F i t B o o n e i t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模型可能存在由互为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因而在模型的估计中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在实证研究中拟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分组回归的方式,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

2.2 样本及数据说明

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数据样本为2019年世界银行全球金融发展数据库(Global Financial Development,GFDD)中6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在全球金融发展数据库中,外资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道国银行金融机构总数以及总资产占比的数据仅包括2004—2013年,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机构占比与资产占比)与银行业竞争程度(Boone指数)在此区间的均值见表1。通过逐一观察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2项指标可知,2008年之后,两项指标趋于稳定,对于绝大多数观测对象,两项指标均维持在固定水平。鉴于此,可将2014年的取值设定为2013年的取值。在实证模型中,核心解释变量为外资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道国银行金融机构总数以及总资产占比,为了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外资银行金融机构介入东道国银行业的程度,除了分别考虑金融机构数量占比与资产规模占比之外,还进一步将两者的交乘项作为解释变量。相比于机构数量占比,资产规模占比更能够反映外资银行金融机构介入银行业的程度。为了便于横向比较,控制变量采用相对值,控制变量具体包括净出口在GDP中的占比(NX)、股票市值/GDP(stock)、广义货币/GDP(金融深化,deepening)、GDP增长率(gdp)、广义货币增长率(M2)、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NPL)、银行业资产回报率(ROA),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Tab.1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variables

变量 定义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lnF1 ln(外资银行金融机构数量/东道国国银行金融机构数量) 3.3142 1.2577 0.0000 4.6151
lnF2 ln(外资银行金融机构资本规模/东道国银行金融机构总资产) 3.0661 1.3978 0.0000 4.6151
ln(F1×F2 ln(机构占比×资产占比) 0.1965 0.2071 0.0000 0.6931
NX 净出口/GDP -3.0370 15.0239 -53.3008 48.4523
stock 股市市值/GDP 59.4642 99.0254 0.0570 1 086.3400
deepening 广义货币/GDP 58.4262 45.8520 11.3005 353.9153
gdp GDP增长率 4.3803 5.6942 -62.0759 123.1396
M2 广义货币增长率 16.3141 13.7149 -25.5507 121.2394
NPL 不良贷款率 5.7986 6.2842 0.0818 59.7566
ROA 资本收益率 1.3787 1.6747 -24.1815 15.0621

2.3 实证模型的估计

考虑到核心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因而需要解决互为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在本文的估计中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在对模型估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Sargan检验和Arellano-Bond检验,确认所有工具变量是否都有效以及扰动项是否存在自相关,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置信水平上,接受“所有工具变量都有效”和“扰动项无自相关”的原假设。进一步,对实证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表2
表2 外资银行介入程度与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

Tab.2 The involvement degree of foreign bank and its competition degree in the host country’s banking industry

变量 (1)Boonet (2)Boonet (3)Boonet
Boonet-1 0.0202***(0.0013) 0.0264***(0.0022) 0.0105***(0.0025)
Boonet-2 0.4183***(0.0013) 0.4223***(0.0017) 0.4064***(0.0021)
lnF1 0.2592***(0.0069)
lnF2 0.1616***(0.0030)
lnF 0.9075***(0.0210)
NX 0.0099***(0.0003) 0.0096***(0.0003) 0.0101***(0.0002)
stock 0.0007***(0.0001) -0.0000(0.0000) 0.0004***(0.0001)
deepen -0.0013***(0.0002) 0.0010***(0.0002) -0.0011***(0.0002)
gdp -0.0090***(0.0005) -0.0087***(0.0004) -0.0105***(0.0004)
M2 0.0025***(0.0001) 0.0021***(0.0001) 0.0015***(0.0001)
NPL -0.0179***(0.0003) -0.0188***(0.0003) -0.0191***(0.0003)
ROA 0.0103***(0.0005) 0.0094***(0.0003) 0.0104***(0.0003)
常数项 -0.7927***(0.0242) -0.4920***(0.0167) -0.0292***(0.0087)
样本容量 343 335 335
观测个体 62 62 62

注: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 p<0.01,** p<0.05,* p<0.1。表3~表5同。

从估计结果可知,在1%的置信水平上,外资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道国的银行金融机构总量中的占比、资产规模占比以及两者的交乘项对Boone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Boone指数为资产份额对于边际成本的弹性,Boone指数的增加,意味着市场竞争度的下降。由模型的估计结果可知,随着外资银行金融机构的数量以及资产规模占比的提升,Boone指数会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对于东道国银行业而言,外资份额越大,银行业竞争度越低。即从总体来看,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并未提升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

2.4 外资银行进入对银行业竞争度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可能存在异质性影响,其影响程度与东道国银行业的发展水平有关。如上文所述,跨国银行金融机构多为实力雄厚、管理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而且多来自高收入国家。对于高收入国家而言,由于本国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也较强,外资银行与东道国银行的实力不相上下。因此,随着外资银行机构数量与资本规模的提升,东道国的银行业竞争度也会随之提升。对于中、低收入国家而言,东道国的商业银行实力较弱,难以与外资银行一较高下,从而导致外资银行反客为主。若外资银行的机构数量以及资本占比持续提高,极易形成喧宾夺主的局面,银行业竞争度不升反降。基于此,本文进一步将样本按收入水平分为两组:高收入国家组与中、低收入国家组,分组估计结果见表3
表3 基于分组回归的外资银行介入程度与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

Tab.3 The involvement degree of foreign bank and its competition degree in the host country's banking industry based on group regression

变量 (1)
高收入组
Boonet
(2)
中、低收入组
Boonet
(3)
高收入组
Boonet
(4)
中、低收入组
Boonet
(5)
高收入组
Boonet
(6)
中、低收入组
Boonet
Boonet-1 0.2898**(0.1407) -0.0561***(0.0080) 0.3156**(0.1252) 0.0399***(0.0126) 0.3993***(0.1257) 0.0172***(0.0033)
Boonet-2 0.1801***(0.0660) 0.3501***(0.0038) -0.0016(0.1799) 0.4310***(0.0047) 0.0490(0.0540) 0.4548***(0.0041)
lnF1 -0.0309**(0.0142) 0.5937***(0.0250)
lnF2 0.0071(0.0211) 0.3054***(0.0125)
lnF -0.0343(0.1667) 0.6023***(0.0670)
NX 0.0012**(0.0006) 0.0121***(0.0006) 0.0015***(0.0006) 0.0167***(0.0010) 0.0006(0.0007) 0.0081***(0.0005)
stock -0.0001**(0.0001) 0.0008***(0.0002) 0.0001(0.0001) 0.0005(0.0004) 0.0000*(0.0000) 0.0018***(0.0003)
deepen -0.0003**(0.0001) -0.0007(0.0004) -0.0004**(0.0002) 0.0027***(0.0004) -0.0004**(0.0002) -0.0020***(0.0004)
gdp -0.0003(0.0003) -0.0081***(0.0011) -0.0006(0.0005) -0.0111***(0.0009) -0.0005*(0.0003) -0.0114***(0.0004)
M2 0.0003(0.0002) 0.0029***(0.0002) 0.0004(0.0003) 0.0040***(0.0003) 0.0004***(0.0002) 0.0020***(0.0002)
NPL -0.0024(0.0016) -0.0157***(0.0013) 0.0004(0.0020) -0.0151***(0.0011) -0.0008(0.0018) -0.0214***(0.0007)
ROA -0.0144(0.0090) 0.0119***(0.0013) -0.0056(0.0098) 0.0138***(0.0023) -0.0160*(0.0095) 0.0084***(0.0004)
常数项 0.1331***(0.0362) -2.0592***(0.0851) -0.0332(0.0753) -1.0606***(0.0437) 0.0164(0.0337) 0.0820***(0.0152)
样本容量 118 225 113 222 113 222
观测个体 21 41 21 41 21 41
由分组结果可知,对于高收入组,在5%的置信水平上,外资银行金融机构数量占比增加会显著降低Boone指数;而对于中、低收入组,在10%的置信水平上,外资银行金融机构数量占比增加会显著提升Boone指数。由此可见,外资银行金融机构的增加会显著提升高收入国家的银行业竞争水平,但会显著降低中、低收入国家的银行业竞争度。对于外资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占比,在1%的置信水平上,资产占比的提升显著增加了中、低收入国家的银行业竞争度,对高收入国家则不存在显著影响。对于数量占比与资产占比的交乘项而言,在1%的置信水平上,交乘项的增加显著提升了中、低收入国家的银行业竞争度,对高收入国家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并不显著。综合来看,外资银行金融机构数量与资产规模在东道国银行业中的占比,对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对于中、低收入国家而言,外资银行资产占比越高,即外资银行介入东道国银行业的程度越高,银行业竞争度反而较低,与上文的设想基本一致。
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业的规模与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相对较高。从资产规模来看,2019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已达290万亿元,超越欧盟,成为了全球第一。从银行金融机构自身的竞争力来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均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综合来看,中国国内银行金融机构具备与国际著名的跨国银行同台竞技的实力,在此背景之下,逐步提升中国银行业开放程度,一方面能够为中国融资市场注入“活水”,另一方面也能触发引进外部竞争形成的“鲶鱼效应”,间接地激发中国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与改革的动力,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还会提升整个银行业的竞争度。

3 稳健性检验

进一步,通过稳健性检验可验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在上文的实证研究中,量化分析了外资银行金融机构的介入程度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从动态的角度验证实证结果是否仍然成立。基于此,进一步将实证模型修改为:
Δ B o o n e i t = c + β Δ l n F i t + γ X i t + ε i t
式中: Δ B o o n e i t = B o o n e i t - B o o n e i t - 1 Δ l n F i t = l n F i t - l n F i t - 1 = l n F i t / F i t - 1。显然,如果 Δ l n F i t的系数显著不为零,则说明外资银行金融机构介入东道国银行业的程度提升会显著影响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具体的估计结果见表4
表4 动态视角下的外资银行介入程度与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

Tab.4 The involvement degree of foreign bank and its competition degree in the host country's banking industry from a dynamic perspective

变量 (1)ΔBoonet (2)ΔBoonet (3)ΔBoonet
ΔBoonet-1 -0.7336***(0.0025) -0.6242***(0.0041) -0.7331***(0.0047)
ΔBoonet-2 -0.0679***(0.0025) 0.0015(0.0035) -0.0758***(0.0041)
ΔlnF1 0.0612***(0.0132)
ΔlnF2 0.4744***(0.0099)
ΔlnF 1.3226***(0.0402)
NX 0.0093***(0.0001) 0.0083***(0.0003) 0.0121***(0.0003)
stock 0.0002***(0.0000) 0.0008***(0.0001) 0.0002**(0.0001)
deepen -0.0026***(0.0002) -0.0028***(0.0002) -0.0026***(0.0002)
gdp -0.0108***(0.0003) -0.0114***(0.0004) -0.0100***(0.0003)
M2 0.0024***(0.0001) 0.0023***(0.0001) 0.0020***(0.0001)
NPL -0.0189***(0.0003) -0.0213***(0.0003) -0.0197***(0.0005)
ROA 0.0191***(0.0005) 0.0265***(0.0008) 0.0220***(0.0009)
常数项 0.2805***(0.0109) 0.2598***(0.0138) 0.2739***(0.0119)
样本容量 343 331 331
观测个体 62 62 62
按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流程,首先需要进行Sargan检验和Arellano-Bond检验,确认所有工具变量是否都有效以及扰动项是否存在自相关,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置信水平上,接受“所有工具变量都有效”和“扰动项无自相关”的原假设。由估计结果可知,模型(2)的估计结果与模型(1)的估计结果完全一致。在1%的置信水平上,金融机构数量占比的变动量 Δ l n F 1对Boone指数的变动量 Δ B o o n e t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资产规模占比 Δ l n F 2以及两者的交乘项 Δ l n F Δ B o o n e i t同样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可见,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会随着外资银行金融机构的介入程度而下降。进一步,按国家的收入水平将样本分为高收入组和中、低收入组,对模型进行分组估计,分组估计的结果见表5
表5 基于分组估计与动态视角下的外资银行介入程度与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

Tab.5 The involvement degree of foreign bank and its competition degree in the host country’s banking industry based on group estimation and a dynamic perspective

变量 (1)
高收入组
Boonet
(2)
中、低收入组
Boonet
(3)
高收入组
Boonet
(4)
中、低收入组
Boonet
(5)
高收入组
Boonet
(6)
中、低收入组
Boonet
Boonet-1 -0.2368*(0.1297) -0.7633***(0.0105) -0.2789***(0.0895) -0.5418***(0.0287) -0.1753**(0.0874) -0.7698***(0.0099)
Boonet-2 -0.0899(0.0637) -0.0986***(0.0091) -0.0876(0.0642) 0.0511**(0.0216) -0.0818**(0.0383) -0.1022***(0.0071)
lnF1 -0.1733(0.1242) 0.0134(0.0222)
lnF2 0.0154(0.0218) 0.8537***(0.0607)
lnF -0.4233***(0.1379) 1.3634***(0.1755)
NX 0.0204(0.0273) 0.3230***(0.0284) 0.0684***(0.0167) 0.2747***(0.0529) 0.0447***(0.0105) 0.3548***(0.0268)
stock 0.0006(0.0005) 0.0138***(0.0006) 0.0008***(0.0003) 0.0094***(0.0005) 0.0006(0.0008) 0.0113***(0.0003)
deepen 0.0002*(0.0001) 0.0009**(0.0004) 0.0002***(0.0001) 0.0002(0.0004) 0.0001(0.0001) 0.0002(0.0004)
gdp -0.0003(0.0003) -0.0034***(0.0003) -0.0007***(0.0002) -0.0027***(0.0007) -0.0005**(0.0002) -0.0035***(0.0004)
M2 -0.0008(0.0006) -0.0114***(0.0009) -0.0008*(0.0005) -0.0120***(0.0013) -0.0007(0.0005) -0.0085***(0.0006)
NPL 0.0007***(0.0002) 0.0038***(0.0005) 0.0006**(0.0002) 0.0030***(0.0003) 0.0005*(0.0003) 0.0027***(0.0002)
ROA -0.0020(0.0019) -0.0192***(0.0014) -0.0022*(0.0012) -0.0222***(0.0022) -0.0021(0.0013) -0.0221***(0.0013)
常数项 -0.0105(0.0065) 0.0188***(0.0032) -0.0164*(0.0086) 0.0329***(0.0022) -0.0087(0.0093) 0.0209***(0.0019)
样本容量 118 225 112 219 112 219
观测个体 21 41 21 41 21 41
对于模型的分组估计,在5%的置信水平上,Sargan检验和Arellano-Bond检验同样接受“所有工具变量都有效”和“扰动项无自相关”的原假设。由模型的估计结果可知,在1%的置信水平上,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占比的增量 Δ l n F 1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以中、低收入组为样本的估计中,外资金融机构的资产占比增量 Δ l n F 2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机构数量占比与资产占比的交叉项,在高收入组中的ΔlnF2系数显著为负,在中、低收入组中却显著为正,估计结果与实证研究中的分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对于中、低收入国家而言,外资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占比的增加幅度越高,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下降的幅度越大;与此同时,如果机构数量占比与资产占比两者的交乘项的增量越大,即外资银行金融机构介入东道国银行业的程度提升,对于高收入国家而言,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会显著增加,而中、低收入国家的银行业竞争度会显著下降。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量化分析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以外资银行金融机构数量在东道国银行金融机构中的占比、资产规模在东道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中的占比以及两者的交乘项作为量化指标,而银行业竞争度则以Boone指数为量化指标。考虑对外开放程度与开放国银行业竞争度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在实证研究中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在总体上,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越高,银行业竞争度反而越低。然而,该结果却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之间存在异质性,对于高收入国家而言,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越高,银行业竞争度越高,而对于中、低收入国家而言,银行业开放程度越高,银行业竞争度反而越低。
本文通过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随着外资银行金融机构的数量以及资产规模占比的提升,Boone指数会显著提升,可见,对于东道国银行业而言,外资份额越大,银行业市场竞争度越低。②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会因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不同,对于中、低收入国家而言,外资银行数量与资产占比的提升显著降低了银行业市场竞争度,而对于高收入国家,则显著提升了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基于以上的结论,以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为基础,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适当控制外资银行金融机构数量与资产规模在中国银行业中的占比,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应与中国银行业整体实力相匹配。防止盲目引入外资银行,应当有选择、有计划和有步骤地引入。在对象选择上,应注意外资银行的质量,可以从资金实力、经营状况、国别来源、信誉等级等方面保证引入的外资银行拥有较高地质量。在方式选择上,可以通过独资、合资与合作等方式引入,如合资方式,中国银行业可以获得高质量外资银行的技术溢出,掌握先进的经营管理与技术方法,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二,当前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主要集中在业务范围和市场准入方面的监管,缺少对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金融监管部门需加强风险监管与监督检查,加强外资银行的评估体系,完善外资银行风险监管原则,出台外资银行风险监管的规范性条例,继续完善市场制度环境,探索适合中国银行业发展水平的对外开放程度,鼓励外资银行合法经营,预防恶性竞争。
第三,鼓励中国商业银行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竞争力。中国银行业面临着从“大而不强”向“大而强”转换的战略任务,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不能仅局限于深耕中国市场,也需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银行业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同时推进,中国政府应为中资银行走出去争取更有利的营商环境,遵循同等开放原则,可推动我国银行业快速国际化经营,更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在全球的竞争力。
[1]
Walter I, Gray H P. Protectionism and international banking:Sectorial efficiency,competitive structure and National policy[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1983, 7(4):597-609.

[2]
Cho K R. Foreign banking presence and banking market concentration:the case of Indonesia[J].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0, 27(1):98-110.

[3]
Dages B G, Goldberg L S, Kinney D. Foreign and domestic bank participation in emerging markets:lessons from Mexico and Argentina[J]. Economic Policy Review, 2000, 6(3):17-36.

[4]
Hermes N, Lensink R. The impact of foreign bank entry on domestic banks in LDCs:an econometric analysis[R]. Raporty. Opracowania. Referaty/Akademia Ekonomiczna w Poznaniu,2002(20 Foreign Banks and Economic Transition:Papers in Progress):129-146.

[5]
Claessens S, Laeven L. What drives bank competition?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R]. The World Bank, 2003.

[6]
Unite A A, Sullivan M J. The effect of foreign entry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n the Philippine domestic banking market[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3, 27(12):2323-2345.

[7]
Barry Eichengreen, 郝毅, 胡佳李. 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开放[J]. 国际金融研究, 2019(10):3-8.

[8]
张金清, 吴有红. 外资银行进入水平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阙值效应”分析——来自中国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 2010(6):60-74.

[9]
徐枫, 范达强. 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溢出效应[J]. 金融论坛, 2011, 16(4):39-44.

[10]
殷孟波, 石琴. 金融业全面开放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J]. 财贸经济, 2009(11):12-18,136.

[11]
陈旺, 黄家炜, 汪澜. 金融开放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异质性研究——基于98个国家的实证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 2020(1):33-43.

[12]
Lensink R, Hermes N.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foreign bank entry on domestic bank behaviour:Does economic development matter?[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4, 28(3):553-568.

[13]
Barajas A, Steiner R, Salazar N. The impact of liberalization and foreign investment in Colombia's financial sector[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0, 63(1):157-196.

[14]
Haber S H, Musacchio A. Contract rights and risk aversion:foreign banks and the Mexican economy,1997-2004[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004.

[15]
Schulz H. Foreign Banks in Mexico:new Conquistadors or Agents of Change?[R]. The Wharton School,Financial Institutions Center,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06.

[16]
吕剑.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5):23-27.

[17]
李晓峰, 王维, 严佳佳.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 财经科学, 2006(8):16-23.

[18]
杜群阳, 朱佳钰. 外资进入与银行业效率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研究, 2010(2):114-121.

[19]
Stiglitz J E.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J].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993, 7(1):19-52.

[20]
Cull R, D‘Amato L, Molinari A, et al. The effect of foreign entry on Argentina’s domestic banking sector[R]. The World Bank, 1999.

[21]
Wang Y, Bayraktar N. Foreign bank entry,performance of domestic banks,and sequence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R]. The World Bank, 2004.

[22]
Peria M S M, Mody A. How foreign participation and market concentration impact bank spreads:evidence from Latin America[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04, 36(3):511-537.

[23]
叶欣.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06(2):61-66.

[24]
李伟, 韩立岩.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影响: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 2008(5):87-98.

[25]
李国栋, 惠亨玉, 肖俊极. 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及其顺周期性——以勒纳指数为衡量指标的重新考察[J]. 财经研究, 2009(3):16-26.

[26]
周立, 王涛, 赵玮.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4, 12(2):24-31,47.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