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空间冲突风险研究的逻辑主线:机制、评估与优化路径
黄安(1990—),男,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空间治理。E-mail:hhanner@163.com |
收稿日期: 2023-09-21
修回日期: 2024-02-21
网络出版日期: 2024-12-18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12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38)
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JJWZYJH01201910003010)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C3802803)
内蒙古自治区军民融合重点科研项目及软科学研究项目(JMRKX202205)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LHMS04003)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3〕一般113)
The Paradigm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Conflict Risk:Mechanism,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Path
Received date: 2023-09-21
Revised date: 2024-02-21
Online published: 2024-12-18
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冲突,对国土空间进行优化是当前学术前沿和国土空间规划急需解决的实践问题。文章在综述空间冲突、冲突风险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围绕基础理论建构、识别评价、驱动机制、优化调控等方面,初步建立了“三生”空间冲突风险研究的逻辑主线。在理论框架建构时,结合土地利用多功能和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从管控治理维度和空间形态维度深入剖析了“三生”空间冲突风险形成和冲突发生的形成机理,凝练了“三生”空间冲突风险的概念内涵,建立了“三生”空间冲突风险分类体系。在方法体系建构中,提出了“三生”空间冲突风险评估路径、“三生”空间冲突风险驱动机制研究路径以及基于冲突风险的“三生”空间优化路径。未来,应从加强中小尺度空间单元的“三生”空间冲突风险研究入手,在深度挖掘“三生”空间风险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场景、研发“三生”空间冲突风险智慧监管平台等方面强化“三生”空间冲突风险研究。
黄安 , 许月卿 , 王燕 , 田莉 , 夏菁 , 朱玲 , 庄元 , 蒋好忱 , 雷宝佳 . “三生”空间冲突风险研究的逻辑主线:机制、评估与优化路径[J]. 经济地理, 2024 , 44(11) : 173 -183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4.11.018
It is an urgent practical problem to coordinate the spatial conflict between production,living and ecological (PLE) and to optimize the territorial space in the current academic frontier and 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 Based on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spatial conflict and conflict risk, this article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s the logical main line of the research on PLE space conflict risk by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theories,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driving mechanism,optimization and regulation. It combines with the multi-function of land use and the framework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and deeply analyz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LE space conflict risk and its occurrence from the dimensions of management-control and spatial form. This article condenses the conceptual connotation of PLE space conflict risk,and establishes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PLE space conflict ris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thod system,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ssessment path of the PLE spatial conflict risk,the research path of the PLE space conflict risk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PLE space optimization path based on the conflict risk. In the future, it should start from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PLE spatial conflict risk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space units,an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PLE spatial conflict risk in the aspects of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PLE spatial risk in territorial space pla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supervision platform of PLE spatial conflict risk.
图2 土地“要素—结构—功能—空间”因果链Fig.2 Causal chain of element-structure-function-space of land |
表1 “三生”空间分类体系Tab.1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
空间属性 | “三生”空间类型 | 主要土地利用功能 | 土地利用类型 |
---|---|---|---|
单类功能空间 | 自然生态空间 | 土壤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重生态功能 | 林地、草地、河流、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等 |
复合功能空间 | 耕地生产—生态空间 | 粮食生产、生态功能 | 水田、水浇地、旱地、园地、设施农用地等 |
牧业生产—生态空间 | 牧业生产、生态功能 | 禽畜养殖场用地 | |
渔业生产—生态空间 | 渔业生产、生态功能 | 沿海渔场、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等 | |
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空间 | 居住承载功能、工商业生产功能、公共服务功能、精神净化功能、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等多重生活、生产、生态功能 | 农村宅基地、村庄用地、农村道路、采矿用地及其内部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 | |
城镇生活—生产—生态空间 | 城镇建设用地,包括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文教体卫娱用地等 | ||
…… | …… | …… |
图4 “三生”空间冲突风险空间表征Fig.4 Spa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conflict risk |
表2 “三生”空间冲突风险分类体系及说明Tab.2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conflict risk |
挤占空间 | 城乡生活—生产空间 | 博弈主体功能诉求冲突 |
---|---|---|
自然生态空间 | 生活↔生态功能冲突风险 | 公众宜居生活诉求↔国家及公众的生态福祉诉求 |
经济发展↔生态功能冲突风险 | 市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诉求↔国家、公众的生态福祉诉求 | |
耕地生产—生态空间 | 生活↔农业生产功能冲突风险 | 公众生计、宜居等生活诉求↔国家粮食安全诉求 |
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功能冲突风险 | 市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诉求↔国家粮食安全诉求 | |
牧业生产—生态空间 | 生活↔牧业生产功能冲突风险 | 公众宜居生活诉求↔牧民生计、畜牧产品保障诉求 |
经济发展↔牧业生产功能冲突风险 | 市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诉求↔牧民生计、国家畜牧产品保障诉求 | |
渔业生产—生态空间 | 生活↔渔业生产功能冲突风险 | 公众宜居生活诉求↔渔民生计、国家渔业产品保障诉求 |
经济发展↔渔业生产功能冲突风险 | 市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诉求↔渔民生计、国家渔业产品保障诉求 | |
…… | …… | …… |
表3 “三生”空间功能分类指标体系及说明Tab.3 Classification index system and description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function |
土地利用功能 | 功能指标 | 功能空间离散化方法示例 | |
---|---|---|---|
生态功能 | 土壤保持功能 | 土壤保持价值 | 基于修正RUSLE模型,利用InVSET模型,计算土壤保持物理量,进一步借助采用影子工程法计算价值量[32] |
水源涵养功能 | 水源涵养价值 | 采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中的方法,结合InVEST模型中的水源涵养计算模块计算水源涵养量,影子工程法计算价值量[33] | |
固碳释氧功能 | 固碳释氧价值 | 利用NPP光合作用法,结合影子工程法计算价值量[34] | |
防风固沙功能 | 防风固沙价值 | 采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中的土壤风蚀方程计算固沙物理量,影子工程法计算固沙价值量 | |
生产功能 | 耕地生产功能 | 耕地生产价值 | 采用贡献系数法,基于多年平均NPP、耕地质量等影响因素,离散化年耕地生产总值至栅格单元[26] |
牧业生产功能 | 牧业生产价值 | 采用贡献系数法,以乡镇为单元或养殖场区域面积,将牧业生产总值离散化至栅格单元内[6] | |
经济发展功能 | 第二、三产业产值 | 采用贡献系数法,基于二、三产业POI核密度计算结果以及夜间灯光数据、交通数据等,分别将二、三产业产值离散化至栅格单元,最终叠加二、三产业产值作为经济发展功能价值测算结果[35] | |
生活功能 | 居住承载功能 | 房屋价值 | 根据土地估价原理,分城镇和乡村区域建模;采用因素修正基准地价的方法获得城镇地区的居住承载功能价值;采用因素修正基本房屋建造成本价计算乡村地区的居住承载功能价值[36] |
基本生活保障功能 | 基本生活保障功能价值 | 土地发挥维持基本生活保障功能所体现的价值,可通过栅格单元内的人口总数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乘积,除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得到基本生活保障价值[36] | |
就业保障功能 | 就业保障功能价值 | 结合区域人口承载力、土地最小人口承载力、城镇失业保险金标准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得到基本生活保障价值等参数予以测算[36] |
[1] |
|
[2] |
王健, 刘欣雨. 基于“风险—效应”的土地利用空间冲突识别与测度[J].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38(12):291-300.
|
[3] |
田俊峰, 王彬燕, 王士君. 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J]. 资源科学, 2023, 45(3):465-479.
|
[4] |
|
[5] |
潘方杰, 万庆, 曾菊新, 等. 城镇化进程中湖北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冲突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23, 43(2):80-92.
|
[6] |
黄安. 土地利用多功能视角下的县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识别与优化研究——以河北省张北县为例[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20.
|
[7] |
翟端强. “空间冲突”到“空间融合”——“人地耦合”视角下国土空间管控优化与规划应对[J]. 城市规划, 2022, 46(8):7-17.
|
[8] |
周国华, 彭佳捷. 空间冲突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效应——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6):717-723.
|
[9] |
孙丕苓.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
[10] |
|
[11] |
贺艳华, 唐承丽, 周国华, 等.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快速城市化地区空间冲突测度——以长株潭城市群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10):1660-1674.
|
[12] |
|
[13] |
赵宇鸾, 张颖, 李秀彬. 黔桂岩溶山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特征[J]. 中国岩溶, 2017, 36(4):492-500.
|
[14] |
唐凯, 周国华.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空间冲突形成原因及其风险测度——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3, 36(3):90-94.
|
[15] |
宋振江, 李争, 杨俊. 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测算研究——以江西省德兴铜矿和永平铜矿污染区域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3):78-85.
|
[16] |
|
[17] |
王越, 李佩泽, 李炆颖, 等. 基于演化博弈的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机制研究——以沈抚新区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 2021, 35(12):87-97.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张潇, 谷人旭. 土地利用冲突的时空格局刻画与多情景模拟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 地理研究, 2022, 41(5):1311-1326.
|
[26] |
|
[27] |
|
[28] |
黄安, 许月卿, 卢龙辉, 等.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识别与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3):503-518.
|
[29] |
|
[30] |
黄安, 许月卿, 刘超, 等. 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县域乡村生活空间宜居性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8):252-261.
|
[31] |
|
[32] |
|
[33] |
冀正欣, 许月卿, 黄安, 等. 冀北山区“三生”空间识别与演化特征分析——以张家口市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8(1):123-134.
|
[34] |
|
[35] |
|
[36] |
李广东, 方创琳. 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定量识别与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1):49-65.
|
[37] |
王少剑, 方创琳, 王洋. 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J]. 生态学报, 2015, 35(7):2244-2254.
|
[38] |
唐常春, 卢幸芷, 雷钧钧, 等. 大城市边缘区城乡多维空间冲突特征与形成机制——以韶关市转溪村为例[J]. 经济地理, 2022, 42(1):79-89.
|
[39]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