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收缩的时空特征及数字经济影响的内在机制
张强劲(1977—),男,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E-mail:qjzhang@amss.ac.cn |
收稿日期: 2023-10-19
修回日期: 2024-07-28
网络出版日期: 2024-11-29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71963037)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023CX05)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hrinkage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Impact of Digital Econom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ceived date: 2023-10-19
Revised date: 2024-07-28
Online published: 2024-11-29
张强劲 , 吕欣蕊 , 陈嘉豪 , 陶雪飞 . 长三角城市收缩的时空特征及数字经济影响的内在机制[J]. 经济地理, 2024 , 44(10) : 76 -85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4.10.008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from 37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YRD) region from 2011 to 2020,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population index model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urban shrinkage, identifies the types of shrinking cities,analyzes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hrinkage,and studie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on urban shrinkage. Research shows that: 1)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has a significant direct effect on urban population index, as well as a mediating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in the YRD. 2) For the sample of shrinking cities in the YRD region,both direct and mediating effects are not significant. It is suggested that cities experiencing shrinkag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digitization,create mo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compress the urban shrinkage cycle, and quickly cross possible barriers to enter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表1 城市收缩综合测算指标体系Tab.1 Comprehensive calculation index system for urban shrinkage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度量单位 | 属性 | 指标权重 | |
---|---|---|---|---|---|---|
人口指数 | 人口规模 | 常住人口 | 万人 | + | 0.1140 | 0.4937 |
人口密度 | 人/km2 | + | 0.1262 | |||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比重 | % | + | 0.2535 | |||
人口结构 | 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占比 | % | + | 0.2976 | 0.4846 | |
普通中学在校生占比 | % | + | 0.0846 | |||
普通小学在校生占比 | % | + | 0.1024 | |||
人口增长率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 | 0.0217 | 0.0217 |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
表2 按收缩程度识别的长三角收缩城市数量(单位:个)Tab.2 Number of shrinking c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by shrinking degree |
时期 | 严重收缩 | 轻度收缩 | 缓慢增长 | 快速增长 | 总计 |
---|---|---|---|---|---|
“十二五”时期 | 5 | 4 | 24 | 4 | 37 |
“十三五”时期 | 2 | 8 | 22 | 5 | 37 |
表3 按收缩时间识别长三角收缩城市Tab.3 Types of shrinking c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by shrinking time |
收缩类型 | 时期 | 城市 |
---|---|---|
暂时性收缩 | “十二五”时期 | 阜阳、芜湖、嘉兴、宁波 |
“十三五”时期 | 舟山、衢州、台州、泰州、盐城、宿州 | |
间歇性收缩 | “十二五”时期 | 滁州、池州、宣城 |
“十三五”时期 | 淮安、丽水 | |
持续性收缩 | 2011—2020年 | 温州、淮北 |
表4 数字经济规模评价指标体系Tab.4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scale of digital economy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属性 |
---|---|---|---|
数字 经济 指数 |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 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 | + |
每百人移动电话使用数 | + | ||
人均电信业务收入 | + | ||
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 + | |
科技支出占比 | + | ||
教育支出占比 | + | ||
高校在校生人数占比 | + | ||
数字金融普惠发展 |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 + |
表5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控制变量Tab.5 Control variable of static panel data model |
控制变量 | 符号 | 变量定义 |
---|---|---|
政府调控水平 | Gov | 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GDP的比重 |
经济发展水平 | Pgdp | 人均GDP |
工资水平 | Inc |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
基础设施水平 | Proad | 城市道路面积 |
城市环境 | Gree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社会保障水平 | Insur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
表6 收缩城市和非收缩城市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Tab.6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main variables for shrinking city and non-shrinking city |
变量 | 收缩城市 | 非收缩城市 | |||||||
---|---|---|---|---|---|---|---|---|---|
170 | 200 | ||||||||
最大值 | 最小值 | 标准差 | 均值 | 最大值 | 最小值 | 标准差 | 均值 | ||
Popi | 0.28 | 0.03 | 0.07 | 0.13 | 0.83 | 0.02 | 0.18 | 0.23 | |
Dige | 0.49 | 0.12 | 0.07 | 0.25 | 0.63 | 0.13 | 0.11 | 0.31 | |
Gov | 0.36 | 0.09 | 0.06 | 0.18 | 0.30 | 0.08 | 0.06 | 0.14 | |
ln Pgdp | 11.92 | 9.22 | 0.55 | 10.88 | 12.20 | 9.43 | 0.56 | 11.25 | |
ln Inc | 11.73 | 10.38 | 0.30 | 11.04 | 12.07 | 10.37 | 0.32 | 11.11 | |
ln Proad | 2.56 | 0.53 | 0.45 | 1.49 | 2.95 | 0.77 | 0.45 | 1.81 | |
Gree | 77.78 | 22.26 | 4.66 | 41.54 | 2.83 | 26.84 | 2.83 | 42.41 | |
Insur | 1.15 | 0.05 | 0.19 | 0.25 | 0.19 | 0.04 | 0.97 | 0.33 | |
TS | 1.74 | 0.37 | 0.27 | 0.95 | 2.75 | 0.38 | 0.39 | 1.09 | |
TL | 86.61 | 3.24 | 15.70 | 26.03 | 124.07 | 0.05 | 22.30 | 22.85 |
注:Popi和Dige为本文模型计算所得,其余指标均由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获得。 |
表7 基本回归结果Tab.7 Basic regression results |
(1) 全样本FE | (2) 收缩FE | (3) 非收缩FE | |
---|---|---|---|
Dige | 0.12***(0.04) | -0.03(0.05) | 0.24*** (0.06) |
控制变量 | 控制 | 控制 | 控制 |
常数 | 0.50**(0.22) | -0.13(0.20) | 0.66*(0.36) |
F-检验 | 0.00 | 0.00 | 0.00 |
Hausman检验 | 0.00 | 0.00 | 0.00 |
城市固定 | YES | YES | YES |
年份固定 | YES | YES | YES |
R2 | 0.99 | 0.98 | 0.99 |
样本 | 370 | 170 | 200 |
注:*、**、***分别表示通过10%、5%、1%检验水平;括号内数值表示标准误。表8同。 |
表8 中介机制检验结果Tab.8 Mediating mechanism test results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全样本 | 收缩城市 | 全样本 | 收缩城市 | ||||||||
Dige | 1.19***(0.21) | 0.83***(0.09) | -0.50(0.36) | 0.41***(0.10) | -1.65**(0.75) | 0.97**(0.08) | -2.82***(0.83) | 0.36***(0.10) | |||
ln TL | -0.07***(0.01) | -0.01(0.01) | |||||||||
TS | 0.22***(0.02) | 0.07***(0.02) | |||||||||
常数 | -6.25***(0.52) | 1.17***(0.25) | -5.65***(0.69) | 0.94***(0.22) | 15.22***(1.86) | 0.91***(0.22) | 6.90***(1.59) | 0.63***(0.20) | |||
控制变量 | 控制 | 控制 | 控制 | 控制 | 控制 | 控制 | 控制 | 控制 | |||
R2 | 0.551 | 0.575 | 0.396 | 0.410 | 0.360 | 0.620 | 0.425 | 0.378 | |||
N | 370 | 370 | 170 | 170 | 370 | 370 | 170 | 170 | |||
Sobel检验 | 0.26***(z=4.954) | -0.03(z=-1.26) | 0.12**(z=2.170) | -0.02(z=0.913) | |||||||
Goodman检验1 | 0.26***(z=4.936) | 0.12**(z=2.160) | |||||||||
Goodman检验2 | 0.26***(z=4.973) | 0.12**(z=2.170) | |||||||||
中介效应系数 | 0.26***(z=4.954) | 0.12**(z=2.170) | |||||||||
直接效应系数 | 0.83***(z=9.181) | 0.97***(z=11.790) | |||||||||
总效应系数 | 1.09***(z=11.152) | 1.09***(z=11.151) | |||||||||
中介效应比例 | 0.238 | 0.108 |
[1] |
吴康, 孙东琪. 城市收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经济地理, 2017, 37(11):59-67.
|
[2] |
孟祥凤, 王冬艳, 李红. 老工业城市收缩与城市紧凑相关性研究——以吉林四平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9, 39(4):67-74.
|
[3] |
清华大学调查:中国近1/3的城市正在收缩[J]. 中外管理, 2019(4):16.
|
[4] |
刘艳军, 汤爽爽, 吴康, 等. 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中国人口研究热点与展望[J]. 经济地理, 2021, 41(10):97-105,142.
|
[5] |
张旭亮, 周思敏. 中国县域人口收缩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23, 43(7):42-51,98.
|
[6] |
刘倩倩, 吴相利. 人口收缩背景下东北三省市域经济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测度与驱动机制[J]. 经济地理, 2023, 43(6):22-32.
|
[7] |
宫攀, 张槊, 王文哲. 人口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演变特征与时空格局——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的分析[J]. 人口与经济, 2022(3):1-15.
|
[8] |
张小东, 韩昊英, 蒋懿康. 中国城市人口收缩空间结构的动态特征及其成因[J]. 南方人口, 2023, 38(1):59-68.
|
[9] |
文余源, 刘洋, 邢晓旭, 等. 人口收缩视角下中国产业集聚与城市人口规模演化及其关系[J]. 经济地理, 2023, 43(11):115-125.
|
[10] |
斯丽娟. 数字经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理论与改革, 2023(2):73-85,150-151.
|
[11] |
陈梦根, 周元任. 数字经济、分享发展与共同富裕[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3, 40(10):5-26.
|
[12] |
杨慧梅, 江璐. 数字经济、空间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J]. 统计研究, 2021, 38(4):3-15.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马斌斌, 豆媛媛, 贺舒琪, 等. 中国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J]. 经济地理, 2023, 43(6):192-201.
|
[18] |
刘雅君, 蒋国梁. 城市收缩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46(1):150-160.
|
[19] |
|
[20] |
张伟, 单芬芬, 郑财贵, 等. 我国城市收缩的多维度识别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 2019, 26(3):32-40.
|
[21] |
|
[22] |
刘玉博, 张学良, 吴万宗. 中国收缩城市存在生产率悖论吗——基于人口总量和分布的分析[J]. 经济学动态, 2017(1):14-27.
|
[23] |
郑洁, 汪甜甜, 陈浩. 长江经济带人口收缩城市的识别与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 2022, 36(8):13-25.
|
[24] |
蒲甘霖. 中国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测度[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2(4):25-29.
|
[25] |
刘春阳, 杨培峰. 中外收缩城市动因机制及表现特征比较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7(3):64-71.
|
[26] |
温佳楠, 宋迎昌, 任杲. 中国城市收缩状况评估——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的测算[J]. 城市问题, 2019(9):4-10.
|
[27] |
|
[28] |
张松林, 程瑶, 郑好青, 等. 中国城市便利性对城市化失衡的影响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2, 37(7):108-118.
|
[29] |
许舜威, 周少甫. 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收缩影响的实证检验[J]. 统计与决策, 2022, 38(20):108-112.
|
[30] |
陈小辉, 张红伟, 吴永超.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产业结构水平?[J]. 证券市场导报, 2020(7):20-29.
|
[31] |
李媛媛, 叶舜. 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基于STR模型非线性效应的实证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1(6):153-156,167.
|
[32] |
陈晓东, 杨晓霞. 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灰关联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J]. 改革, 2021(3):26-39.
|
[33] |
贾晋, 高远卓, 申云. 人口集聚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孰先孰后[J]. 财经科学, 2022(7):106-121.
|
[34] |
干春晖, 郑若谷, 余典范.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11, 46(5):4-16,31.
|
[35] |
温忠麟, 叶宝娟.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5):731-745.
|
[36] |
李锴, 齐绍洲.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J]. 经济研究, 2011, 46(11):60-72,102.
|
[37] |
李思飞, 李鑫, 王赛, 等.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与数字化转型:激励还是抑制?[J]. 管理世界, 2023, 39(6):171-191.
|
[38] |
张强劲. 组织冗余对企业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来自高端制造企业的证据[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39(6):153-157.
|
[39] |
陈雯, 刘伟, 袁丰, 等.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使命与研究焦点[J]. 经济地理, 2023, 43(5):8-1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