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孙才志, 苗贺鹃, 杨羽頔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文章基于机会不平等理论,利用Shapley值分解法获取机会不平等因素对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的贡献率,并探究机会不平等因素作用于海洋经济差异的多种渠道。结果表明:①从时空维度看,2012—2020年我国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的机会不平等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南部海洋经济圈机会不平等指数较高,但近年来略有下降;东部海洋经济圈机会不平等指数较低且趋势变化不显著;北部海洋经济圈机会不平等指数位于前两者之间,但上升态势较为明显。②从来源因素分解看,国家级政策和对外开放因素对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的影响较大,而人才支撑、产业结构等因素的改善能有效缓解区域海洋经济差异。此外,对外开放因素显著影响北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圈区域海洋经济差异;东部海洋经济圈内部差异主要由国家级政策因素导致。③从影响渠道看,机会不平等因素可通过地方政策显著影响海洋创新投入等地方要素投入,进而造成区域海洋经济差异。在地方要素投入中,劳动力投入间接渠道主要影响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创新投入间接渠道主要影响北部和东部海洋经济圈。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初楠臣, 孙永胜, 张平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中蒙俄经济走廊西线、东线铁路为对象,在高速铁路情境下,利用可达性指标测度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研究了线路升级提速后对沿线区域和城市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①未来中蒙俄高铁的运行使得沿线可达性大幅提升,高铁1 d交流圈覆盖全线,东线的可达性及其改善程度略强于西线。②中国城市可达性强于俄罗斯和蒙古国城市,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特征。蒙古国城市可达性改善程度大于中国和俄罗斯城市,呈线路“中间高、首末低”的格局特征。③高铁可达性的提升加速沿线格局的演变和重塑。人口和经济重心向中蒙俄高铁轴带迁移,极化效应凸显;高铁轴带内部边界效应消失,一体化效应显现;走廊沿线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加深,同走廊外的跨境投资规模增大。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胡键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亚地区发展的研究,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剖析了塑造中亚地缘空间秩序的两种手段:地缘政治手段和地缘经济手段。结果表明:历史上地缘政治手段塑造中亚地缘政治空间秩序基本上是失败的,而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内容的新地缘经济手段塑造中亚地缘空间秩序是成功的。新的地缘经济手段包括:设施联通、市场对接、利益嵌入和跨文化交流。这是用和平的方式来塑造地缘空间秩序的情形,但从冷战后经济区域主义的发展态势来看,地缘经济手段塑造地缘空间秩序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此,文章建议应该大力推进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内容的地缘经济手段,和平塑造中国周边地区空间秩序,共同打造以经济发展为内容的新地区主义。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廖小菲, 申雨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新时代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深刻影响并推动中国城市低碳转型,已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议题。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SBM-GML估计法测算了中国各城市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同时,通过构建市级数字经济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研究发现:①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对中东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和城市规模较大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②数字经济对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和机制进行传导。③政府干预和金融发展均对数字经济促进中国城市低碳转型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我国应大力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指标体系,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实施“分类分区”政府干预,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战略,不断促进数字化与低碳化融合发展,以助力“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现。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兰泽英, 陈晓晖, 刘洋, 吴辉, 何文标, 李玮麒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引入韧性发展理念,从经济、社会与生态3个维度的脱钩性能开展2011—2020年中国省域低碳经济绩效评估,并结合绩效网络模型探讨区域能级匹配与治理影响差异,为韧性网络优化治理与绩效提升提供适宜性路径选择。研究发现:①在中国经济低碳转型过程中各维度上呈现不均衡发展状态,大部分省域过于追求经济维度的低碳韧性发展,而忽略了社会与生态发展层面。②大多数省域在低碳经济绩效网络中的空间关联紧密度仍远远不够,尤其是社会与生态维度,并且区域网络具有较明显的地理邻近性特征。③到研究期末,结合省域分类发展规划,发现64%以上省域所处辐射能级能够表现出与之较高的匹配度。其中,提升型省域普遍具有集群优势,东部沿海区域的省域需加强社会维度的协同发展;壮大型中的华中地区省域有望成为区域内的新增长极;培育型中的西南地区省域可考虑作为区域优先发展省域。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陶伟, 李晶晶, 卢俊, 杨春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种全球现象,绅士化已成为探讨城乡发展与社会空间重构的前沿话题。租差理论是解释绅士化现象的经典理论之一,其整合了不平衡发展与资本循环等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理论,重新探讨了中产阶层、开发商、政府等多元行动者的行为逻辑与主体能动性。近半个世纪以来,绅士化与租差理论的研究重点密切交织,文章根据两者的关系将研究进展划分为:消费/生产二元争辩、理论和解与实证测度、融合发展和多元发展4个阶段,并基于绅士化类型衍生下的租差、租差变化的影响因素、绅士化与租差测度、领域污名化与领域美化4个主要议题的梳理,深入解读资本循环与利益驱动下的绅士化进程。文章认为绅士化是多元主体围绕租差不断进行博弈的动态过程,租差变化既是绅士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又是绅士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中国绅士化与租差的结合研究是发展中国式绅士化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中国绅士化与租差的结合研究需更多关注中国语境下土地制度、多元主体与地方发展的历史和情境性,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与交流,以此为中国土地开发和城乡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为绅士化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中国经验。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王鹏, 罗小龙, 顾宗倪, 陈艳如, 钱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的效率和公平直接关系着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质量,成为影响城乡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成效的关键。文章以苏州市为例,测度了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有效配给与老年人口分布之间的供需空间关联,进行了城乡间、地区间的均等性分析并探究不均等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①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空间配给与“一城多核”的城镇空间结构高度相关,高配区域集中于中心城区和下属各区市的城区,有效配给量从城区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②设施空间配给存在相对不均等,城区中心和乡村地区的中心村高配,城区外围和乡村地区的非中心村低配。③城乡不均等主要来源于乡村地区内部设施空间配给的不均衡,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失配使得乡村地区人均有效设施配给量低于城市。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赵学伟, 张志斌, 陈龙, 冯斌, 马晓敏, 吴志祥, 柴姣, 董建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老工业城市污染企业空间格局优化与多元有效管治是促进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以兰州市为例,基于1990—2020年微观企业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老工业城市污染企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从整体来看,兰州市污染企业呈现出“中心—近郊—远郊—开发区/新区”的郊区化过程;热点区域以河谷内部为主、河谷外部为辅,表现为“分散式外围郊区迁移、远离核心敏感区迁移、集中式功能区迁移”的演变特征。②从类型异质性看,废气污染型企业逐步向城市下风向迁移且呈现河谷内外分异的特征;废水污染型企业远离边界地区的集聚趋势更加明显且具有靠近河流分布的特征;固废污染型企业围绕人口集中地、独立工矿区等聚集。③从规模异质性看,较大规模污染企业始终以中心城区为主核心并在兰州新区孕育了次核心;中等规模污染企业由以城关组团和红古组团为主体逐渐向各区县中心城区迁移;较小规模污染企业在以城关组团、安宁组团和永登组团为中心的基础上,陆续向交通干道、产业园区以及各区县中心城区集聚。④从影响机制看,整体、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污染企业在区位选择过程中,对传统区位、地域特征、环境外部性、设施多样性等维度的变量存在空间异质性和尺度差异性特征,多元因素交织形成了老工业城市污染企业区位选择的复杂性机制。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张明斗, 周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2012—2021年其生态财富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空间关联特征及互动效应。结果表明:①10年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财富波动增长,年均增长率为2.12%,且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均表现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分布特征。②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财富与产业结构变迁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与关联特征,且上游地区空间集聚特征在减弱,中下游地区持续增强。③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财富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城市生态财富的单向Granger原因;城市生态财富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及生态财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脉冲响应曲线均呈现倒“U”形特征,且长期而言表现为正向波动响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城市生态财富主要受自身影响,但产业结构变迁对其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能力。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彭文斌, 谢晓琪, 宁译萱, 苏欣怡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湖南建设是培育湖南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11—2021年湖南省14个市(州)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创新能力、数字政府水平、数字普惠金融6个维度构建数字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箱型图分析法、基尼系数、空间计量模型、空间相关性分析考察了数字湖南建设的非均衡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数字湖南建设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非均衡特征,形成“以首位核心为中心,外围廊道为支撑”的不平衡发展格局。②数字湖南建设的非均衡主要来自四大区域间差异,区域间差异主要来源于长株潭城市群—大湘西地区、长株潭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地区的差异。③影响因素上,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状况对数字湖南建设的正向作用显著,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对数字湖南建设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从加大数字短板建设力度、统筹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左万水, 古恒宇, 周麟, 沈体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2006—2020年的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数据,以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单元,对比全部创新活动,探讨了中国的数字经济创新活动时空格局特征,并从知识生产函数视角构建空间面板数据引入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①中国数字经济创新日益成为创新活动中的重要领域,并呈现显著的空间不平衡特征,空间集中度相对全部创新活动更高;②数字经济创新水平与城市创新能力存在正向耦合关系,中东部地区中心城市是引领数字经济创新的主要力量;③中国数字经济创新水平受到创新要素投入和创新活动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共同作用。其中,大学、数字基础设施等非流动性要素仅对本地数字经济创新具有促进效应,而知识、人力资本等流动性要素的促进作用还会溢出到邻近城市。据此,提出了优化中国数字经济区域创新格局、完善创新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和促进创新成果转变为发展效能的政策建议。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卢福财, 钟诗韵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数字产业集群演化视角出发,结合区位商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从中国302个城市中识别出36个数字产业集群;同时综合运用动态改进理想解法首次测算了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并通过整体与维度分析探究其区域差异及来源和分布动态。结果表明:①中国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呈逐年增长趋势。②支持度及其增长率最高,是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的“压舱石”;关联度增长率最低,是最具潜力的发展点。③区域差异呈微弱缩小趋势,主要源自区域间差异和超变密度。④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具有稳定性和俱乐部趋同特征。从趋势预测来看,中国数字产业集群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提升,但近邻水平越高越影响本地发展水平向高值集中的趋势。因此,要创新数字产业集群合作模式,探究兼顾异质性与长效性的协调发展路径和完善区域间关联互动机制,以保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目标的实现。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任世鑫, 李二玲, 邓晴晴, 赵金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中国4119家粮食作物种业企业数据,采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空间热点分析及Tobit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中国粮食作物种业企业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粮食作物种业企业总体呈现出“东多西少—低密高疏—区域差异显著—集聚特征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②总体样本企业及分类作物种业企业密度空间表现出“异质性—多核心”特征,冷热点区集中连片且分层明显。③中国粮食作物种业企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受产业基础、城市综合实力和技术因素的影响,且深度依赖于地形、气温和降水等自然条件。④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粮食作物种业企业主要分布于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产业优势明显、自然条件适宜的粮食主产地,综合实力强、规模等级高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以及创新要素集聚效应突出、创新产出规模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的地区。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王淑婧, 李俊峰, 韩会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产业创新多重网络的理论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GIS空间分析以及实地调研方法,探讨了烟台市海洋牧场产业创新多重网络的演进特征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单网存在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特点,多网逐步交织互嵌,形成一体化且立体化的多重网络,并以开放的状态不断拓展多维产业边界,形成多产融合、边界模糊的复杂创新网络系统;②多重网络主体数量与类型不断增多,联结通道更加密集,联结方式灵活多样,创新源网络最易突破本地空间,资本传导网络以经济发达城市为首展开异地拓展,而生产网络则较难突破本地空间;③烟台海洋牧场产业发展初期更加依赖政策与资本,资本网络是海洋牧场嵌入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进入现代化转型阶段后,创新源网络作用增强,成为多重网络的主导网络,生产网络在承接创新力的同时倒逼创新源网络不断产生新的创新力,并由政策再次推动资本流动产生传导作用,形成更高层级的产业创新循环。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毛海欧, 杨楠楠, 祁春节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2006—2021年市域尺度柑橘生产数据,采用生产集中度指数、核密度分析法研究了中国柑橘产业空间演化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深入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中国柑橘产业空间整体呈现“Z”字集聚特征。主要包括湖北宜昌和广西桂林2个较高的密度核心区,川渝、赣南和漳州等中低密度核心区及其密度核心区向周围辐射扩散形成的片区。②研究期内中国柑橘产业空间分布存在失衡问题,即华东地区柑橘产业收缩过快,西南地区未能形成较好的产业发展条件,使得柑橘产业在中南地区高度集聚。③单因素因子探测结果表明,自然因素是中国柑橘产业空间分布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双因素交互探测结果显示,自然因素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呈现趋弱态势,而其他3种因素的两两交互作用呈现增强特征,说明在自然资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提高生产要素供给、产业支撑条件和市场需求有利于柑橘产业空间集聚。
  • 三农、土地与生态
  • 三农、土地与生态
    张改素, 于佳甜, 马芳芳, 丁志伟, 李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农村抖音网红数量、销售额、粉丝量构建发育水平综合指标,运用类型划分、核密度和位序—规模法则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抖音网红发育水平的空间格局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从整体空间差异看,农村抖音网红呈现“一主两次两节点”的空间集聚特征,主核心区位于鲁豫皖交汇及其邻近区域,两个次核心区分别位于郑许地区以及连云港、宿迁和徐州的交界处,另外在重庆和四川南部形成两处中等密度核心节点。②从类型划分与空间差异看,短视频类和非带货类的高密度集聚区均位于重庆和以商丘为中心的鲁豫地区,视频带货类集中在宜宾、丽水及河南东部,直播类、带货类和直播带货类与整体基本一致但等级层次有所提升。③从位序—规模特征看,整体拟合曲线偏离理想状态,“头部”城市数量少且离散分布,“中部”城市数量多但层级不分明,“尾部”城市差距较大,出现断层现象。从各类型看,直播类、带货类和直播带货类的分布与整体相近,视频带货类较符合理想形态,而短视频类和非带货类则呈现明显的极化和断层现象。④从影响因素分析看,农村人口规模支撑下“草根达人”崛起和宽松的电商政策环境是影响农村抖音网红整体发育水平的主导因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次之,农业科技支撑作用一般,但对于各类型农村抖音网红发育水平具有不同的解释强度。
  • 三农、土地与生态
    朱纪广, 胡长春, 李小建, 秦赛, 张改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村并居能否兼顾农户的基本利益,直接决定着合村并居的成败。文章结合杨春社区案例,测度了合村并居前后农户福利变化情况,并对农户各功能性活动指标和福利组成要素贡献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①整体上在合村并居后农户总体福利水平明显提升。其中,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社会保障和社会机会隶属度显著提升,但是居住条件和社会交往隶属度有所下降。②在各功能性活动指标的贡献中,经济状况和社会保障的隶属度权重具有重要作用。在未来合村并居中,应重点提高农户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以及居住条件,同时还应关注农户的社会机会、生活环境以及社会交往。③合村并居要顺势而为,硬性推行合村并居,可能会适得其反。
  • 三农、土地与生态
    丁波, 方叶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嵌入乡村空间治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空间治理过程,优化乡村空间治理模式。乡村空间具有乡村社会的结构特征,乡村空间变迁反映了乡村社会的结构变迁。文章以空间变迁为视角,构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意义空间”的三重分析维度,分析乡村空间形态、社会关联和集体认同转变的数字化治理情境。研究表明:①数字化治理能有效应对乡村空间变迁的治理情境,即通过物理空间治理、社会空间治理和意义空间治理的数字化运作逻辑,推进乡村空间变迁的数字化治理转型。②乡村空间变迁的数字化治理路径主要是通过提升空间适应能力、空间治理能力和空间发展能力,推动村民生活的数字化增权、村庄治理的数字化赋能和村庄共同体的数字化再造,共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共治。
  • 三农、土地与生态
    陈坤秋, 周婧婧, 陈韵雅, 陈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厘清城乡土地要素流动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解构城乡土地要素流动的具体形式,利用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城乡土地要素流动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①城乡土地要素流动是指在城乡地域系统内土地要素通过权属变更与功能转变实现价值转型的过程,土地征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占补平衡目的下的土地整治等是其主要形式。②2004—2019年中国城乡土地要素流动呈“先波动增长,后持续下降”与“东高西低,中高南北低”的时空格局。③中国城乡土地要素流动是市场驱动和政府干预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率、农民非农收入和土地财政依赖促进城乡土地要素流动,而土地利用比较效益对城乡土地要素流动有负向影响。④重新审视土地要素的多元价值,健全城乡统一土地市场与偏向乡村的土地要素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是关键。同时,城乡土地要素流动的时空异质性启示我们优化其格局与类型是未来科学决策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 三农、土地与生态
    连宏萍, 马梓洲, 冯学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城乡关系的重点,农地流转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2012—2020年新疆58个县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在构建农地流转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对新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趋势、中介效应和异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农地流转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正向影响效应。②农地流转通过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业资本深化3个作用渠道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其中,农业资本深化起完全中介效应,而劳动力转移的部分中介效应大于经营规模。③农地流转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效应,北疆区域大于南疆区域。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应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加快农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转移就业,引导工商资本,发展农业金融,因地制宜推进农地流转,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 旅游经济与管理
  • 旅游经济与管理
    郑鹏, 莫媚, 孙怡欣, 赵月光, 席建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品牌基因理论为研究区域旅游品牌内部差异提供了全新视角。文章构建了旅游品牌基因识别的二元建构框架,运用大数据分析、内容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混合研究方法,对青藏高原20个地级市的文本和图片资料进行品牌基因的识别和提取,以探讨青藏高原旅游品牌基因的内部差异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①青藏高原的旅游品牌基因识别框架由5个基因维度和14个基因子维度组成。不同地级市的品牌主体基因相似,但品牌附着、混合、变异和价值观念基因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整体品牌形象趋同、不同地级市品牌基因特性趋异的特点。②品牌主体、附着、混合、变异和价值观念基因在青藏高原呈现出阶梯形广域分布、沿边缘地带分布、两点式分布、东西分异与南北分化、东北部高度聚集的不同空间分布特征。③根据旅游品牌基因的影响程度,将青藏高原整体划分为旅游品牌核心区和扩展区2大品牌区以及5类品牌子区,每类品牌区的主导基因和功能各不相同。通过识别和提取旅游品牌基因特质内涵,不仅可以为品牌个性化建设提供更有价值的策略参考,同时也能够更加完善目的地旅游品牌营销理论体系。
  • 旅游经济与管理
    黄泰, 卫嫚, 席建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共生理论,以长三角地区60个乡村旅游典型县为例,利用Lotka-Volterra物种竞争、共生协调度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多元集成模型,解析2000—2021年县域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共同富裕共生演进的时空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①长三角乡村旅游典型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共同富裕持续良性共生演进,“以城带乡”特征明显,乡村正逐步追赶城镇。②中心城市更能引领乡村旅游典型县城镇与乡村共生发展,长三角形成了以上海、杭州、宁波和南京为核心向周围辐射的县域城乡共生发展空间格局。③乡村旅游典型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共同富裕的共生演进受多要素影响,其中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和旅游资源禀赋不是绝对的促进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市场规模、旅游人才建设和适度的政府调控水平能够起到显著促进作用。
  • 旅游经济与管理
    张圆刚, 田文娟, 郭英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面对新阶段目标,乡村旅游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研究的紧迫性尤为凸显。文章立足和美乡村目标背景,探索了乡村旅游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实现逻辑与研究框架:①乡村旅游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在于以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多元发展,推进乡村多元“和”之灵魂,实现乡村“美”之形态;以生存之和美实现乡村之宜居,以发展之和美实现乡村之宜业,赋能“和美”乡村之实现。②乡村旅游发展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统筹宜居宜业和统筹“和”与“美”。③通过探索乡村旅游发展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实现逻辑,指出以乡村旅游赋能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建设,其核心在于“人”,通过人、要素、治理方式的系统架构,推动“和美”乡村之实现。④通过建构乡村旅游发展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研究框架,提出要进行多层级理论创新,包括基础理论、影响要素、指标测度和路径机制研究。⑤在路径机制层面,提出应综合统筹产业经济基础、政治治理水平、生活设施升级、生态环境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以及人之和美建设,有针对性提出具体议题,推动建构系统化的路径策略。
  • 旅游经济与管理
    郭舒, 李修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名作为特定空间实体的文化记忆和符号表达,承载着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对推动城市休闲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文章以沈阳市街巷地名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分析法,从符号学视角探讨了沈阳市街巷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化利用方式。结果表明:①沈阳市街巷地名总体上表现为生活化、商品化和规模化的分异性,地域空间上呈现差异化特征。②沈阳市街巷地名空间集聚性分布,呈现出“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空间特征,由核心区向外部边缘区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③街巷地名作为旅游化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以点线面形式的元素融入生活空间、消费空间及产业空间等城市功能空间,形成情感符号、商业符号及文化符号。街巷地名旅游化利用借助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及旅游介体,共同推动旅游线路规划、主题场景定位以及旅游地品牌形象的动态建设和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