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与管理
马芳芳, 王世鹏, 王芳, 丁志伟, 罗婉琳
文章以黄河流域67个地级市(州、盟)为研究单元,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2022年黄河流域城市旅游的虚实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并对空间分异、集聚状态和关联特征进行分析,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①从空间分异特征看,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梯度空间分布特征,且以西安市为中心向西南—东北方向延伸形成“V”字形高值区集聚带。从核密度分析看,耦合协调水平在空间上形成一个“山”字形高密度集聚区和一个以兰州市为中心的较高密度区,显示出旅游空间结构的局部集聚特征。②从耦合协调等级看,大部分城市所处的等级不高,其中61%的城市处于轻度失调等级,37%处于中度失调等级,仅西安市达到了初级协调等级。③从空间关联特征看,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关联效应不明显,仅出现了1个显著H-H区(宝鸡市)、1个显著L-L区(甘南藏族自治州)和2个显著H-L区(兰州市和忻州市)。④从类型划分看,“高虚拟—高实体—高耦合”类型的城市仅有西安市,而“低虚拟—中实体—中耦合”类型的城市数量占比最大,“低虚拟—低实体—低耦合”类型次之,“中虚拟—中实体—中耦合”类型的城市有12个,反映出黄河流域城市旅游线上推广与线下资源整体实力不强且耦合性较弱。⑤从影响因素看,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中国区域创新创业指数以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对城市旅游虚实耦合协调水平有显著影响,政府支持力度与自然环境支撑、交通便利程度交互后对虚实耦合协调水平影响作用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