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周力, 邹璠, 沈坤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保障欠发达县域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精准帮扶政策的应有之义。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中国县域数据,采用经济增长收敛方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我国县域经济存在收敛性,精准帮扶政策可以提升欠发达县域的经济增长速度(β收敛)。从作用机制看,产业结构升级与财政效率提升是精准帮扶助推经济收敛的关键,这与新古典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或内生增长理论的假说机理都不相符。②精准帮扶期间中国县域经济收敛源于贫困县、非贫困县内部的差距缩小(俱乐部组内收敛),而以东西部协作为代表的结对精准帮扶不能显著缩小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的差距(俱乐部组间收敛)。据此,提出我国应该依据欠发达县域的比较优势顺势而为,兼顾效率与公平,调整优化结对关系和帮扶方式,加强政府综合治理能力,借助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振兴欠发达县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何昀, 王帅尧, 谢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度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与障碍因素,能够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量化支撑。文章从富裕程度、共享程度、可持续性3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4个指标的中国共同富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2013—2021年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同时,基于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以及莫兰指数对中国共同富裕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提高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①样本期内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稳步提高,总体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及“南强北弱”的空间发展格局;以各维度中位数为划分标准,可将各省份划分为“全面领先型”“持续发展型”“可持续引领型”“富裕引领型”“共享引领型”及“相对滞后型”6种发展模式。②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差异不断缩小,不同地理分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动态演进特征差异较大。③全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存在“高—高”“低—低”的聚集式发展格局,且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具有较高的空间稳定性。④影响共同富裕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因子涉及创新产出、法治环境、收入水平、分配结构、创新环境、生态保护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任卓然, 贺灿飞, 张培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构建了外资企业与本地多渠道互动框架,定量测算了多维关联指标,展示了外资企业与中国区域产业演化路径,探讨了外资企业与多维关联互动关系如何共同影响区域产业路径升级。研究发现:①中国区域产业演化经历了路径升级过程,且东部地区路径升级趋势更强。②外资企业可以通过打破技术和资本关联,推动中国区域产业路径升级。③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强化外资企业技术和资本渠道对于推动区域产业路径升级的积极作用。④外资企业的技术和资本关联渠道的作用存在互补和强化关系,多种渠道互动共同推动了中国区域产业路径升级。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外资企业与本地互动的复杂动态关系以及开展演化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多维关联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定量指标构建有助于打开产业关联的“黑箱”,使相关研究的政策含义更明朗。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季鹏, 袁莉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利用2000—2021年京津冀地区工商企业注册大数据,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探索了京津冀地区数字产品制造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趋势;同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空间计量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产品制造业发展对区县经济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①京津冀三地数字产品制造业的数量规模趋于均衡,津、冀两地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注册数量逐渐赶超北京,特别是河北沧州、邢台、保定3个城市初具规模;但津、冀两地数字产品制造业的比重远低于北京,三地间仍存在严重失衡。②实证结果表明数字产品制造业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还对周边区县的经济发展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仅限于累计规模指标。短期内,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当年的进入率对于周边区县的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长期中,进入率指标的抑制作用消失,即随着规模的积累,数字产品制造业发展对周边区县的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李建豹, 陈红梅, 孟浩, 黄贤金, 揣小伟, 李颖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多维度视角,研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区域一体化与碳排放协调发展,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文章采用熵值法和双变量Local Moran's Ii,分析2006—2020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碳排放时空特征,并考虑空间因素,构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区域一体化和碳排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空间格局相对稳定,总体上呈从省会城市向四周递减的空间格局。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南通、无锡和宁波的区域一体化水平和碳排放相对较高。②区域一体化与碳排放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且波动减弱,区域一体化与相邻市碳排放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且波动上升。长三角地区各市区域一体化和相邻市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关系较为稳定。③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发展一体化结构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方式。同时,空间一体化、要素一体化、人均GDP和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例对碳排放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单位GDP能耗对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刘修岩, 王雨昕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技术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而数字经济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文章从宏观视角出发,基于中国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2—2020年的样本数据,从中心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梯度和多中心指数维度探讨了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对城市空间结构动态变化、不同行业企业选址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数字基础设施的改善推动了中心城区人口密集程度的上升。这表现为CBD附近人口的密集化,同时人口密度随距离递减的速度加快,表明数字基础设施的扩展为城市中心带来更强的内聚动力,使得该区域更加紧凑。②尽管核心区域更为紧凑,但城市也在向多中心化方向发展,呈现出新兴次级中心的形成与扩散。③地铁作为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分散,但这并未根本改变人口向城市中心的整体聚集倾向。城市应当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政策,缓解中心区域压力,带动城市各区域共同发展。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黄幸, 刘圳, 吴婷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跨国绅士化是由高端跨国移民所引起的社会空间重构现象,强调跨国高端移民与原住低收入居民之间的互动、演替和博弈,具有较强的阶层性、社会性和政治性。文章选取广州远景路韩国人聚居区作为研究案例,对跨国绅士化的发展特征、形成机制和社会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①跨国绅士化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育、发展和延续4个阶段,每个阶段在人口构成、空间形态、资本来源上都有显著变化;②跨国绅士化是由地方政府、开发商、跨国绅士化群体以及当地居民形成的复杂协同机制共同推动发生的,但地方政府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③跨国绅士化带来了诸如阶层与族裔的演替、生活方式改变、文化割裂与社会区隔等显著社会空间效应,但其结果的积极性和消极性显示出多元性和复杂性特征。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王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推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是健全区域协调发展,补齐转型短板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111个资源型城市样本,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分位数回归模型,揭示了2004—2019年中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动力源泉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整个样本时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累积增长0.33%。从分布区位看,南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高于北方;从发展类型看,衰退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依次高于再生型、成熟型和成长型。②从内源视角看,技术进步成为推动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增长的动力源泉,并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改进的贡献最大。③从外源视角看,环境规制、产业结构等对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的影响大小和方向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就业结构优化、金融发展对各分位数水平下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王波, 谢金燕, 王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深圳市2005、2010、2015和2020年专利申请和兴趣点数据,从微观尺度上(1 km×1 km单元格)展示深圳市4个年份的创新空间演化特征,并通过对各年份的空间自回归泊松模型进一步考察了创新环境各要素对城市创新空间的影响及其变化。研究发现:①2005—2020年深圳市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创新产出呈现出空间不均衡现象,创新空间结构经历了从“龙岗—南山双核心”向“南山—福田双核心、轴带状”的演化过程。②在创新生产要素方面,产业园区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信息科技企业替代制造业企业成为创新驱动的核心力量;同时,高校/科研机构也正向显著影响着创新产出。③在创新生产要素空间位置选择的相关因素方面,区域交通枢纽、区位与交通可达性均显著影响创新空间;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时间阶段差异。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刘宝涛, 蒋双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功能—效益”要素嵌套人地耦合“生产—生活—生态”属性构建了建设用地转型理论框架和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组合赋权模型、TOPSIS模型及空间差异测度方法对2004—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转型进行了综合测度,探究了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①研究期内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转型呈现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增减交替、趋于平稳的两阶段波动演化趋势,空间差异化程度呈缩小态势。②建设用地结构转型呈现以“广深莞”三市为轴心向周边地区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差异化程度扩大,空间极化效应明显且具有较强的突变性和波动性。③建设用地功能转型呈现中间高外围低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差异化程度有所缩小但扩散效应并不明显,空间均衡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升。④建设用地效益转型呈现以深广为双核心的梯度递减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差异化程度扩大,空间均衡协调发展水平严重失衡。同时,建设用地转型框架体系强调土地利用系统与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生产、生活、生态属性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土地利用系统视角实现了显性形态转型和隐性形态转型的系统集成。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滕堂伟, 史磊, 鲍涵, 曹贤忠, 王胜鹏, 吕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数字技术专利数据,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比较分析了三大城市群数字技术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化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三大城市群数字技术创新网络在主体和城市层面上均呈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结构趋于松散的共性特征,而在主体关联方面则呈现内向化特征,依赖组织间的“隶属关系”。②三大城市群数字技术创新网络具有区域分异性,主要体现在城市网络的合作尺度和主体合作模式等方面。其中,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以全国范围的合作为主,珠三角城市群以本地合作为主;主体合作模式方面,京津冀城市群的国有企业在塑造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三角城市群中民营企业的创新关联作用更强,而珠三角城市群则以本地民营企业合作为主,同时外部高校与本地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在早期阶段也发挥了关键作用。③数字技术可以有效突破地理距离的限制,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是数字技术合作网络的重要推手。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曾鹏, 尚玲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熵值法测算了2006—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并对城市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及来源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全国及四大区域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稳步提升。②全国及四大区域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空间极化趋势明显,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③区域间差异是中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总体差异变化不大,东部地区区域内差异最大,东部—西部区域间差异最大。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曹兴, 刘新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9—2021年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熵权法,测算了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耦合发展水平以及先进制造业升级水平;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耦合发展水平的产业升级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中国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总体上对先进制造业产生正向的产业升级效应。从区域层面来看,北部沿海地区升级效应相对更强,除南部沿海地区外的其他区域升级效应均显著;②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动态演进的过程,耦合协调度逐步提高,且沿海区域的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普遍优于内陆地区的发展水平;③中国先进制造业升级水平从2016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整体上由2009年的0.249提高到了2021年的0.503。为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升级,政府应鼓励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深度互动融合,建立融合型产业新体系,完善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的研究,增强产业融合技术发展新动能。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陈子归, 苏乐言, 吴客形, 王振军, 戴向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珠三角地区全产业链家具企业POI数据,采用DBSCAN空间聚类算法识别并提取家具产业空间聚类集群,运用核密度估计、轮廓系数等方法剖析了家具产业空间聚类的总体特征、产业链结构特征和等级结构特征,并通过空间熵指数分解辨析了珠三角地区家具产业空间聚类的驱动力。结果表明:①珠三角地区家具产业主要聚类集群有7个,呈“多核心扇状”空间分布以及“一主三副”中心分布的等级结构特征,主中心位于顺德,副中心位于厚街、沙溪和香洲。②家具产业链上游企业空间聚类呈“二主一副”中心分布的等级结构,主中心为顺德和香洲,次中心为斗门;中游和下游企业空间聚类呈“一主一副”中心分布的等级结构,主中心均为顺德,次中心分别为禅城、厚街。③非空间因素更能解释珠三角地区总体家具产业的空间聚类,解释程度达80%,且随着空间距离的上升而逐渐增加。而空间因素主导家具产业链上、中、下游空间聚类,解释程度为60%~70%。④珠三角各地区家具产业空间聚类的形成与演进受空间与非空间因素的影响程度各不一样,广州、中山、江门等地家具产业空间聚类集群受空间因素的影响相比其他地区更突出。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姚芳虹, 曾元正, 彭春, 张弛, 张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体育用品制造业集聚和区域生态效率的时空特征,并采用空间自相关、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体育用品制造业集聚对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①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总体呈现明显的集聚和辐射现象,主要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这种集聚性具有空间上的“高—高”关联性,且高集聚区有稳固和加强趋势;②中国生态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具有空间上的“低—低”关联性,其中高集聚区上的生态效率较高,低集聚区上的生态效率较低且在动态减少;③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集聚对区域生态效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促进本省、周围省及全国的生态效率提升,但仍需警惕后期扩张带来的负生态外部性。据此,提出三点建议:①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强化生态友好型的体育用品制造业集聚效应;②承担体育生态责任,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产业生态经济系统;③驱动发展要素流动,促成生态共建共治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 三农、土地与生态
  • 三农、土地与生态
    方方, 王婧, 李裕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入探讨乡村活力的基础理论与测度方法,对于提升乡村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系统论视角构建了乡村活力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科学识别乡村活力空间类型的方法体系,应用乡村活力指数测算方法与回归模型,结合江苏丰县案例开展了村域尺度的乡村活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乡村活力是乡村地域系统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化的外在表现,体现于乡村地域系统的自组织演化与外部环境之间互动过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是否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否有效地影响外部环境及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是研判乡村活力水平的重要标准。②乡村振兴是乡村地域系统到达成熟阶段,具有高活力水平、强再生能力的一种发展状态;不同演化阶段的乡村地域系统依赖于差异化的外部干预,乡村振兴战略可为提升乡村活力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撑。③以乡村五大振兴作为参照,从经济、人口、文化、生态与组织5个维度构建乡村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模型评价+系统筛选+专家修正”的乡村活力空间类型识别技术流程与方法体系。④案例区村域尺度乡村活力评价与空间识别研究表明,乡村活力空间格局呈现出局部集聚的态势;村庄空心化制约乡村总体活力,而就业非农化率、耕地流入率、乡镇政府驻地及与政府驻地的连接、公交通达性等因素促进了乡村活力提升;将案例区划分为7类乡村活力空间类型,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三农、土地与生态
    石玉堂, 王晓丹, 刘达, 陈凯旋, 王淑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依据乡村振兴战略内涵构建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十大城市群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及各维度发展指数,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及SDM模型考察了各城市群乡村振兴水平的差异来源与贡献、分布动态与演进趋势及空间β收敛性。研究发现:①各城市群整体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不高,地区间呈现非均衡性特征。②各维度中生活富裕指数发展较好,治理有效指数发展缓慢。③区域间差异是城市群区域差异主要来源;各城市群区域间差异呈现逐步缩小态势,空间上极化现象较为严重,除珠三角城市群外,其余各城市群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向上转移概率均小于向下转移概率。④全国乡村振兴存在绝对β收敛趋势,与绝对β收敛相比,研究期内条件β收敛速度有所放缓。据此,提出在提升城市群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同时,应注重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 三农、土地与生态
    韩述, 郭贯成, 孙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2018—2022年江苏省6754户的农户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空间特征,采用Logistic和门槛模型剖析风险承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在划定宅基地退出分区的同时提出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案。结果表明:①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意愿有正向作用。②风险承载力对农户意愿存在双门槛效应。③结合农户意愿空间相关性与风险承载力门槛效应,确定核心优选区、重点改革区、重点调节区、适度改革区和综合改革区。其中,淮安、宿迁为核心优选区,农户意愿空间集聚,风险承载力适中,应为改革示范区;连云港、扬州与泰州为重点改革区,应强化地区联动,促进农户意愿的空间扩散;南通作为重点调节区,应防范农户意愿的回流效应;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与苏州为适度改革区,应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农户意愿;徐州、盐城为综合改革区,需完善农村保障机制,加强风险承载力。
  • 三农、土地与生态
    张利国, 冷浪平, 杨胜苏, 林曦, 陈苏, 李国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究了规模经营视角下土地流转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交互效应。研究发现:①2010—2021年,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增长态势。②土地流转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均能显著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两者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在效率提升过程中是“相得益彰”的共赢关系。③土地流转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均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够促进邻近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据此,提出要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土地流转体系协同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好农业规模经营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共同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 三农、土地与生态
    杜蓉, 柳思维, 冯佑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2009—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中介和空间溢出视角探究了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农村居民消费和数字乡村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数字乡村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且对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②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从消费层次看,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影响明显,对享受型消费的提升作用微弱;从分区域看,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③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而间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据此,提出应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健全数字技术与农村产业融合机制、加强地区间协同发展和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消费的外部性效应的对策建议。
  • 旅游经济与管理
  • 旅游经济与管理
    王镜, 邱爽, 张又萍, 王丽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河南省18个地区的截面数据,运用3E体系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相对发展度以及障碍度模型,实证分析了河南省2010—2021年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演变类型以及障碍因素。研究发现:①2010—2021年河南省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由严重失调向中度失调转变,整体处于萌芽阶段,各地区融合等级在逐年提升,且整体呈现南高北低、中高东西低的聚集趋势;②根据融合发展类型归纳出3种融合类型、6种文旅融合演变类型,融合发展类型逐渐向优先文化发展演进的地区增多;③发展环境作为文化与旅游子系统中最显著的障碍因素,是河南省实现高质量文旅融合发展需要重点攻克的因素,在文旅融合实践过程中以旅彰文显著,但以文促旅不足,旅游需积极向文化借力,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 旅游经济与管理
    马丽君, 刘聪, 唐盈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构建了共同富裕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收集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及效应。结果表明:①各省份共同富裕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和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且存在较显著的空间自相关。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能够促进共同富裕并存在空间效应,当忽略地理邻近因素的空间效应时会高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效应,而当忽略区域经济因素的空间效应时会低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效应。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空间效应中,空间溢出效应大于本地效应。③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西部地区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东部地区的本地效应为正、空间溢出效应为负,中部地区主要表现为本地效应。研究结果为借助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支撑,推动并深化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关系的研究。
  • 旅游经济与管理
    孙小龙, 宋育典, 朱林彤, 唐晓飞, 陈少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贵州省88个县域红色旅游资源数据,运用Voronoi空间统计、核密度、不均衡统计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贵州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开发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贵州红色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广、开发水平低,资源等级与开发水平成正比。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呈现集聚分布特征,其中已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差异更显著。②贵州红色旅游资源核心区空间形态整体呈“X”状分布,其中已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呈现“Y”形状的“多核心、小斑块、离散点”的特征和“核心—边缘”空间形态。③已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密度不均衡,空间分异明显并呈现“北多南少、北密南疏”的特征。④已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异格局受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旅游发展水平5个维度综合影响,各因子交互作用呈现增强效应,单因子解释力有所差异。
  • 旅游经济与管理
    肖博鸿, 马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使用空间句法和大数据空间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广州历史城区内历史街区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要素的分布特征,并对二者进行了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同时利用网格法统计了历史街区的可达性、旅游要素核密度和混合度情况,通过交叉分析揭示了历史街区内旅游要素分布与交通可达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①广州历史街区内部道路的全局整合度整体较高,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道路局部可达性呈现“多核心”分布特征;②历史街区内的旅游要素呈现“多核心网状”分布,且不同的旅游要素具有各自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③历史街区内各尺度道路整合度与旅游要素数量分布均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其中餐饮饮食类和酒店住宿类与交通可达性的相关性最高,商业购物类和文体休闲类次之,风景园区类最低;④历史街区内旅游要素混合度整体较高,呈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中部混合度高值区域呈现多核心分布特征,历史街区内旅游要素混合度与核密度呈现一定的正相关;⑤历史街区的游要素混合度与交通可达性匹配度较高,其他街道存在不匹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