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笔谈
  • 笔谈
    孙佼佼, 吕兴洋, 黎耀奇, 文彤, 徐菲菲, 蒋依依, 高洁, 王金伟, 雷婷, 孙洁, 尹铎, 崔庆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宠物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现象级的经济形式,不仅反映着社会经济和地理文化的变迁,也折射着现代社会人的情感和生活需求。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编织起“生命情感—经济地理”的新经济网络与空间,赋予了宠物作为“商品”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不仅催生了以宠物繁育、饮食、医疗、娱乐、携宠出游等为核心的庞大产业链,也通过“宠物+”模式将新的生命关系注入传统的经济形式,推动着交通、商贸、住宿、旅游、医疗等行业的包容与更新。宠物经济以生命为基础,以情感为线索,激发了庞大的理论需求。经济层面的多网络宠物产业与消费行为,地理层面的新型情感空间、现实与虚拟结合空间以及现实中紧张的人地关系、人宠空间冲突等,社会层面的人际交往、人宠交流等关系变迁,产业层面的动物繁育、交易、各类面向宠物的产品与服务,管理制度层面的动物伦理规范、动物权益保护、生命道德培育及相关法律法规等,以上诸多议题都需要创新探索,也是学术界急迫的责任。本次笔谈从经济地理视角出发,融合文化地理、消费心理学、情感经济、旅游管理、动物伦理、网络与媒体经济,以及宠物产业的管理制度等多维视角,探讨宠物经济发展中蕴含的多元议题与创新方向,为新兴宠物经济提供学术思考与借鉴。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王亚飞, 陈佩佩, 陈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是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人类社会空间组织结构有机耦合的复杂结构。文章通过对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与作用机理的理论探索,从人口经济集疏的视角,对维持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有序化演变的主体功能区划一张图进行了系统解析,从国家、大区域和省级等不同层级分别测度了地域功能空间梯度结构、地域功能点—轴结构、地域功能核心—边缘结构的演变特征,并从人口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均衡过程、功能区近远程耦合和相互作用、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响应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解析。研究发现:中西部与东部之间、靠近轴线与远离轴线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不同功能区之间较大的经济差距和社会福利差距总体呈缩小态势,促使人口进一步从中西部向东部、远离轴线向靠近轴线区域、边缘区域向核心区域、农业和生态地区向城市化区域进一步集聚,人口的集聚程度要高于经济集聚程度,人口与经济呈现均衡的趋势;区域经济以及社会福利的差距导致的人口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均衡过程,是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在流域、湾区等生态系统整体性大背景下,不同区域之间生态功能服务过程以及人类需求多样化下社会系统中商品、贸易、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促使区域间产生更加复杂多元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近远程耦合效应,是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由以往促进产业分工合作与经济系统空间组织向兼顾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地域功能完整性拓展的区域一体化区域政策,以及注重政策分类落地与精准化的差异化区域政策与政府调控是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有序演变的重要保障。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张帅, 吴珍玮, 陆朝阳, 张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国31个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熵值法、协调度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探究了2013—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呈现逐年持续上升的增长趋势,但其整体水平依然相对较低,且在区域间存在日益扩大的差异性,具体体现为以高、低融合地区为外围的半包围空间分异格局。②当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等级以勉强融合和初级融合为主,且表现出由东向西的“高—低”两梯度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东部高融合转型、中西部失调脱离”的空间等级演变规律。③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和以低低聚集为主的聚集效应。④驱动因素分析显示,内在核心机制(市场需求、科技创新、数字产业发展)和外在保障机制(数字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市场环境、政府行为)均能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产生有益作用。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王胜鹏, 滕堂伟, 夏启繁, 鲍涵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2011—2018年中国大陆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熵值法、GIS空间分析法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化特征,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探究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①中国数字经济稳步发展,区域差距有所缩小,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于内陆”的分布态势,城市群及中心城市占据主导地位,城市群与东南沿海地区也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热点区与次热点区;②中国数字经济重心向西南方移动,总体呈现出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的分布态势;③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U型模式,总体上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④科技创新水平对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陈文婕, 吴小刚, 肖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双碳”目标的实现与低碳经济发展都要求重点关注道路交通碳减排问题。文章首先以私家车轨迹数据为切入口,通过逆地理编码、BP神经网络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仿真对比,对四大经济区域私家车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发现各区域按照道路交通碳排放量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区域;其次,模拟不同碳税情景,基于效率、效果和公平三重视角构建指标体系评估四大经济区域道路交通领域减排潜力,发现不同碳税情景下,东部道路交通领域减排潜力最优,各区域道路交通领域减排潜力差距较大,并且随着税率的增加,东部、中部和西部呈上升趋势,东北部呈下降趋势;最后,针对各区域道路交通领域减排潜力差异,提出政策建议。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罗世华, 王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选取中国2001—2019年30个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SE-SBM方法测算其全要素能源效率,利用回归控制法和中介效应模型量化碳交易政策对试点省域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①全国平均全要素能源效率约为0.50,有14个省域的效率处于波动上升趋势,有16个省域的效率处于波动下降趋势,试点省域的效率均值由2001年的0.75提升至2019年的1.05。②碳交易政策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北京、重庆和上海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但是碳交易政策对天津和广东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不显著,对湖北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负向作用。③碳交易政策主要作用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及能源结构等方面,进而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其中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对北京、重庆、上海具有正向中介效应,能源结构调整对北京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负向效应。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张宸铭, 范钦栋, 李延锋, 彭茜, 赵清贺, 张雯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评城市交通运转效率、识别关键枢纽路段,对于提升城市韧性、增强城市应对极端天气或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空间句法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城市路网运转效率评价方法,从“全局—局域”“穿行性—集成性”综合集成的视角评价了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前后的路网效率变化情况,开展关键节点识别和故障路段修复次序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文章所提出的路网效率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刻画城市道路网综合运转状态,定量评估网络节点失效对路网运转性能的影响程度。②交通网的受损将影响到交通流的重新分配,导致交通流分布与沿线设施的关联度下降。灾后交通运转效率的降低是绕行行为增加、路网集成能力减弱、局部出行行为减少以及交通流与沿线设施分布不匹配综合作用的结果。③根据路网效率恢复弹性可对比择优不同的修复策略,确定关键节点的修复次序,位于主干道上的半阻断点较之位于次干道上的全阻断点宜被赋予更高的优先级。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熊鹰, 李亮, 孙维筠, 王卯蓉, 尹建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究城市群空间联系格局演变不仅有助于揭示城市空间发展特征,也可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评估城市发展质量,采用修正距离要素的引力和潜力模型量化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以及空间联系作用,综合运用ArcGIS的反距离插值法和重心转移曲线分析2005—2019年环长株潭城市群的8个城市空间联系的时空分异及演化趋势。结果表明:①2005—2019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联系作用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存在“中部高、西部低”的强度差异;②2005—2019年环长株潭潜力重心总体上的移动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移动,但潜力重心偏移角度小,且相对接近几何中心,表明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保持均衡稳定性发展;③环长株潭城市群总体已形成长沙—株洲—湘潭三角结构的强联系区域,与外围城市的空间联系偏弱。应统筹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形成较完备的城市群体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城市群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创新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城市全面提质发展,提升城市群整体实力。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陈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因素通常被认为是影响城镇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产业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何种方式、何种程度影响城镇体系是比较模糊的。文章选择苏州市吴江区为例,聚焦一般工商业和蚕桑丝织业这两种产业类型在明清至今这一长时间段内与市镇体系的互动演变过程,从等级规模、职能类型和空间分布三个层面考察产业对市镇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因素与市镇体系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一方面,产业的盛衰直接影响着市镇体系的发达程度;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产业形成不同的市镇体系,其中,一般工商业对应网状市镇组织模式,蚕桑丝织业对应枝状市镇组织模式。无论是传统产业的保护与传承,还是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都应该重视产业与市镇体系的关联。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李经成, 黄春晓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型企业是创新型经济的核心主体和创新要素的集聚载体。文章以南京市为例,获取14 521条创新型企业POI,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Moran's I指数(双变量)、DBSCAN聚类等多种空间研究方法分析了创新型企业在城市内部的空间特征,并与普通企业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创新型企业在圈层分异、多心集聚、轴向延展等方面呈现出与普通企业不同的特征;在规模上发生“大中企业在产业载体高度集聚,小微企业在中心城区广泛分布”的错位格局;不同创新产业类型企业形成“专业化产业”全域园区集聚、“多样化产业”城区扩散集聚、“知识密集专业化产业”城区园区集聚三种组织模式;创新型企业在城市内部空间分布的本质是企业外部空间组织、企业内部需求决策、制度力量介入影响的复杂叠合过程。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丁小义, 李佳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产品空间视角,结合2001—2019年中国与130多个国家(地区)HS(1996)六分位双边贸易数据,创新引入区分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密度指标,考察中国与伙伴国(地区)双边产品内分工格局及产品空间结构关系,并采用两步系统GMM法实证检验出口关联、进口关联对双边产品内分工深化和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①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趋缓,但中国与各伙伴国间的产品内分工程度、产品空间关系仍呈上升趋势,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表现突出;②无论是对总产品内分工还是高端型产品内分工水平,出口关联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但进口关联不利于双边产品内分工深化与升级,稳健性检验也得到一致结论;③出口关联、进口关联的作用机制迥然不同,作用效应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以及伴随伙伴国收入水平、贸易关系的不同存在差异性,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关联与进口关联更为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产品内分工深化与升级。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王泽宇, 唐云清, 韩增林, 王焱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韧性理论,结合海洋船舶产业链韧性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文章运用基于虚拟最劣解TOPSIS和灰色关联度的动态评价模型测度其韧性,依托核密度估计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海洋船舶产业链韧性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使用地理探测器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海洋船舶产业链韧性的因素。结果表明:①2006—2017年中国沿海省份海洋船舶产业链韧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分维度来看,抵御能力、恢复能力和更新能力波动上升,再组织能力则有所下降。②海洋船舶产业链韧性呈现低值区持续降低、中高值区先提高后降低的态势;两极分化程度先加深后趋于改善。③海洋船舶产业链韧性的空间格局较稳定;相比于环渤海和珠三角,长三角海洋船舶产业链韧性水平更高,且长三角以北总体略强于以南。④投资基础、融资环境、交通设施对海洋船舶产业链韧性具有正向影响,对外开放则对其有负向影响。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吴爱萍, 张晓平, 宋现锋, 李润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结构、社团演化等方面探讨了2000—2019年全球核电设备贸易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并采用QAP回归方法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从贸易网络结构来看,全球核电设备贸易网络的网络密度、贸易规模、集聚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美国和俄罗斯在网络中居于重要地位,控制能力较强;中国的中介中心度呈现上升趋势。②从贸易集团演化角度分析,全球核电设备贸易网络逐渐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核贸易圈,以俄罗斯、中国为中心的双核贸易圈,以法国、瑞典、德国等为中心的多核贸易圈。③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能源供应结构差异、地缘政治关系是影响全球核电设备贸易网络结构体系的主要因素。国家间核电设备贸易网络格局的变化,反映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各国的贸易“竞合”关系和国际地位变化,对未来中国的核电设备贸易具有一定的启示。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于璠, 于涛, 葛纯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首先立足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有限理性”假设,建立“问题提出—演化特征—演化机制”研究框架,然后利用1978—2019年泰州市214家微观生物医药企业数据,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外部制度环境和企业异质性两个层面分析地方化生物医药产业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考察期间,泰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经历了“基本要素集聚—地方专业化产业集聚—关系网络集聚”三个阶段,其动态空间演化过程受异质性行动主体动态知识塑造和制度环境“粘合”的双重作用。②泰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空间选择行为的核心驱动力源自政府作用。③泰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受“历史积累”影响且存在一定程度“路径依赖”。文章旨在破除产业集群演化“路径依赖”的“低端锁定”,提出需要从外部制度环境与内生微观机制这两个层面在“旧路径”上进行资源与能力重新整合。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万媛媛, 王秋玉, 曾刚, 曹贤忠, 郭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与企业创新结网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作为创新网络中的“创新源”和“桥接者”,高校如何作用于创新结网尚待深入研究。文章以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借助2000―2018年合作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负二项回归分析方法,探索高校在生物医药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长三角内部合作以省会(直辖市)等发达城市为中心形成等级扩散,而外部与北京、深圳等城市形成重点合作;“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据创新网络中心地位,高校等级是与生物技术企业合作的关键,学科优势、地理邻近性则利于高校与制药企业结网;高校基于不同知识基础与产业内各行业企业合作是创新的关键。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陈竞飞, 田刚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家具产业运营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耦合机制,分别构建家具产业运营效率与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BM模型和熵值法分别对2008、2013和2018年全国30个省域家具产业运营效率和产业结构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相对发展度模型,探究家具产业运营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家具产业运营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总体上处于磨合阶段,家具产业运营效率超前于产业结构。家具产业运营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呈“两头窄、中间宽”的梭形态势;家具产业运营效率与产业结构的相对发展状态呈“两头宽、中间窄”态势。家具产业运营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过程具有波动性,应注重提升家具产业与产业结构发展质量,促进家具产业与产业结构协调共进。
  • 三农、土地与生态
  • 三农、土地与生态
    苏康传, 杨庆媛, 吴江, 周璐璐, 陈鸿基, 刘燕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空间商品化是乡村空间转型与重构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POI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法、Moran's I指数分析重庆市乡村空间商品化格局及空间集聚特征。研究表明:①重庆市乡村空间商品化主要包括地理标志农产品、乡村民宿、农家乐、乡村电商及地票等5种类型,在主城都市区外围形成1个高密度半环、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形成1个以云阳、巫溪、巫山及奉节为主的次高密度环状区域,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以武隆和石柱为中心形成2个高密度区域。②从全局空间关联上看,重庆市乡村空间商品化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从局部空间关联上看,重庆市乡村空间商品化正相关集聚效应显著,高—高集聚区县分布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低—低集聚分布于主城都市区北部,高—低集聚位于铜梁。③重庆市乡村空间商品化的发展在乡村内生发展需求及外部环境刺激下,进行乡村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的生产,在“消费乡村”的推动和不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乡村空间商品化集聚形态。文章提出未来重庆市乡村空间商品化发展模式主要有“互联网+农产品”“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土地要素市场化+乡村产业”田园综合体模式及其空间指引方案。
  • 三农、土地与生态
    彭建仿, 贾艳辉, 谭秋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地确权的实施能否发挥产权稳定预期优化家庭农场的内外部治理机制从而降低其生存风险?根据农地产权权能结构—治理机制的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后形成的家庭农场的联合主义权能结构和半市场化治理降低了其生存风险,但需要完善的法治保障和体制机制。基于2013—2018年全国开展的农地登记确权工作,利用家庭农场微观样本数据,采用离散时间Cloglog生存模型,实证考察了农地确权对家庭农场生存风险的影响及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①农地确权的实施可以降低家庭农场生存风险。②农地确权对东部地区、个人独资型、资产规模大、资产负债率高、融资约束较高等类型的家庭农场生存风险降低作用更好。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地确权政策来盘活经营权和激活生产要素流动,并完善法治保障和体制机制,从而降低家庭农场生存风险。
  • 三农、土地与生态
    鲍丙飞, 张利国, 雷绪斌, 杨胜苏, 赵丹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鄱阳湖流域各县(市、区)粮食生产数据,采用MinDS模型对鄱阳湖流域粮食绿色技术效率进行度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对其粮食绿色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2000—2017年鄱阳湖流域粮食绿色技术效率年均值为0.8172,且年际间呈波动较为频繁态势,其变动趋势主要由依托纯技术效率驱动转变为主要靠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轨驱动”而引起的。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除城镇化率、年平均降水量、产业集聚以及财政支农政策对鄱阳湖流域粮食绿色技术效率起到负向作用外,其他解释变量均对鄱阳湖流域粮食绿色技术效率起到正向作用。其中,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产业集聚、劳均经营规模、种粮人口占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粮食绿色技术效率;复种指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影响粮食绿色技术效率。
  • 三农、土地与生态
    蒋甲樱, 李中, 李祎萌, 丁燕, 唐小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权清晰、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一直被视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农村承包地确权是保障土地承包稳定的重要抓手。承包地确权政策、实施及对承包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承包农户土地利用细分为农村土地流转、契约安排和土地投资三类行为,纳入地权安全、土地权益、地权明晰和土地面积分析框架,阐释新一轮承包地确权影响承包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内在机制,利用吉林、河北、湖南、重庆4省(市)承包农户跟踪调查形成的2017和2020年2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一轮承包地确权影响承包农户土地流转、契约安排和土地投资的理论机制不强,而基于实地调查的多视角经验分析也未证实承包地确权对农村土地租金、转让农村土地面积、新增农业机械投资、土地整治有十分显著影响。研究认为,要准确把握确权政策实施的基本原则、加强对承包地确权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强化承包地确权的经费支持、做好技术支持和土地流转服务、消除扩大农业生产投资束缚、有效治理土地确权流转后可能发生的产权“垄断”问题,提升土地流转规模经济效率。
  • 旅游经济与管理
  • 旅游经济与管理
    刘逸, 李源, 梁育填, 程敏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业是风险敏感度高的行业,然而较少研究将东道国风险纳入旅游业OFDI区位选择的分析框架中,学界对东道国风险与OFDI的关系亦未达成定论。基于此,文章使用2004—2015年我国旅游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各类东道国风险对旅游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探析东道国风险在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地理距离与文化距离下的作用差异。研究发现:①我国旅游业跨国投资整体上呈现出显著地域性的风险规避倾向。其中政治风险的负面影响程度最大,社会文化风险的负面影响次之,经济金融风险的影响不显著。②较高的国家发展水平、较近的地理距离与文化距离能够有效缓解东道国风险对旅游OFDI的阻碍作用。研究完善了旅游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证实了东道国风险对OFDI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差异,有助于进一步澄清我国OFDI的风险偏好悖论现象,推动了OFDI风险研究的深化。在实践方面,研究有助于为行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海外投资建议和风险管控策略。
  • 旅游经济与管理
    窦银娣, 叶玮怡, 李伯华, 刘沛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三生”空间视角构建了传统村落旅游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张谷英村为研究对象,测算了其旅游适应性水平,为传统村落旅游适应性研究提供了一个量化视角。结果显示:①“三生”空间旅游适应性反映土地利用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面对旅游开发的适应特征和适应程度,具体表现在空间功能旅游化、空间营建有序化和空间属性提质化三个方面。②3个子系统中,适应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除生产空间为一般适应,其余均为比较适应;子系统间得分差异较小,表明3类空间的旅游适应能力较均衡。③各空间类型对3类要素的适应程度上表现出内部差异,空间功能层面,生态空间景观功能发挥不足,生产空间旅游经济结构单一;在空间营建层面上,生活空间住宅建设无序、公共空间不足,生产空间耕地利用率低;空间属性层面总体适应良好,但生产空间在景点开发、环境承载方面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旅游经济与管理
    刘庆芳, 吴卫, 高卿, 宋金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星级宾馆是住宿服务供给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的重要支撑。以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所涉及的52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估计勾勒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县域星级宾馆空间格局;基于上述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星级宾馆的可达性与游客满意度来综合评价其服务支撑能力。结果显示:①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县域星级宾馆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较强且呈现出较为显著的非均衡性,星级宾馆数量较多的县域单元主要位于云南省和四川省。②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县域星级宾馆呈现出“双核中心、双次级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四川和云南交界地带形成了以香格里拉市为中心并向东西外围梯度递减的“核心—边缘”结构。③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国家公园群县域星级宾馆的可达性更强且整体服务质量更优,因而其服务支撑能力更强,也更有利于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的充分发挥。
  • 旅游经济与管理
    蒋莉, 贺小荣, 邓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虽已脱贫,但还面临着相对贫困和返贫风险等问题,应更多地关注脱贫地区的文化和社会贫困,以及旅游减贫脱贫的稳定性。立足于多维减贫、稳定脱贫的目标,从经济、人力、文化、医疗多维视角,构建旅游减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罗霄山片区21个脱贫县域2014—2020年旅游减贫效率值,并采用 ESDA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该片区旅游减贫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研究表明:罗霄山片区旅游减贫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呈上升趋势;空间具有集聚性,呈“中高西低”分布,形成了以江西省章贡区、于都县等为代表的高值簇和以湖南省炎陵县、桂东县为代表的低值簇;随时间演变,旅游减贫效率的空间差异性有所增大。旅游减贫产出值高并不意味着旅游减贫效率值高,应着力提高旅游业投入要素的利用水平,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