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李小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26—2021年中国出版有53种经济地理学大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949—1978年除了特殊背景下的波折外,教材建设总体稳步发展;1979年之后,教材数量和质量均出现良好成长势头;21世纪以来,其成就更加突出。近百年教材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从以介绍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为主到以经济地理学原理统领,从引入为主转为逐步增加中国特色研究成果,从不同知识汇集为主转向构建明晰的理论框架。当前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仍存在理论性较为薄弱、地理性不够突出、理论和应用结合不很密切等问题。未来教材建设应注重尽力突出中国特色、着力服务探究式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关联和增强经济格局理论的地理性。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杨阳, 曾刚, 葛世帅, 郝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如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绿色创新是绿色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1990—2019年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绿色创新研究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回顾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绿色创新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和热点主题,明晰了研究前沿及学术争议,旨在为国内绿色创新的理论体系建设寻求突破。研究发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绿色创新研究有如下特点:①研究脉络主要经历了从关注绿色创新本身的内涵和特征,发展到重视外部影响、驱动效应以及跨区域知识互动与绿色创新的关系研究,再到如今围绕绿色创新的企业间和城市间创新网络特征及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②研究视角主要关注微观企业层面和城市层面的知识联系和空间影响;③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绿色创新的双重溢出效应、三重底线、多重驱动效应及路径依赖等;④研究范式侧重于地理区位影响、流空间结网演化、创新系统协同。文章提出未来绿色创新研究方向:一是探究不同立场下对绿色创新投入的平衡点,使得绿色创新最大程度上同时符合政策逻辑和市场逻辑;二是探讨基于多维邻近性的政策推/拉效应下绿色创新的影响;三是立足于中国当下绿色发展战略背景和“双碳”目标,探索高效、相宜的中国特色绿色创新体系。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王静, 曹卫星, 刘晶晶, 翟天林, 李泽慧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识别泛“胡焕庸线”过渡带及建构本区域和面向全国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策略对全国国土生态安全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揭示我国国土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及自然社会经济因子在“胡焕庸线”两侧的梯度变化特征,采用梯度分析和突变检测分析等方法,分析诊断各因子突变线并识别突变区域,识别确定了泛“胡焕庸线”过渡带及其空间范围;通过泛“胡焕庸线”过渡带的地学认知,深度剖析其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潜力与挑战,提出建构泛“胡焕庸线”过渡带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战略,以重大工程为关键举措,发挥独特“自然—人文”区域优势,构筑泛“胡焕庸线”过渡带“一带”“二道”“三屏”“多极”的中部生态—经济—文化协同建设绿色发展空间格局,对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理论和战略意义。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孙中瑞, 樊杰, 孙勇, 刘汉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基于引力模型构建空间关联网络,进而对网络结构特征及网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东部地区效率增长相对平稳,中部地区增长较大,而西部地区下降较为明显。②中国已形成一个结构稳定的绿色科技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网络关系数、网络密度波动增长,网络效率不断下降,但仍具有较强的小世界性。③网络核心—边缘结构明显,上海、北京、浙江处于中心位置,中介作用显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偏远省份处于边缘位置。④四大板块内部联系稀疏,板块间联系紧密,溢出效应较强。⑤相邻矩阵、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矩阵、开放程度差异矩阵显著正向影响空间关联,而地理距离、知识基础差异矩阵显著负向影响空间关联关系的建立。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魏伟, 尹力, 谢波, 薄立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时空维度对2000、2010、2020年黄河流域438个县区的土地利用及“三区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面向国土空间规划选取演化方向、演化规模和演化位置三个维度研究“三区空间”演化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流域城镇空间不断侵占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空间破碎化明显;农业空间在城镇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双重侵占下规模锐减;生态空间在中游地区明显优化,但上游有所退化;黄河源区、“几字弯”地区、“潼关―入海口”沿线是“三区空间”交叉转换的密集区。“三区空间”演化结果由演化方向、演化规模和演化位置共同确定,三个维度同时受到文化、政策、经济、人口、地理区位和工程技术等多因子制约;不同类型空间的演化机制有所区别,各因子的作用强度在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
  • 城市地理与产业布局
  • 城市地理与产业布局
    席强敏, 张景乐, 张可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专利规模和知识宽度是衡量创新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文章基于带有精准地理位置的专利数据,综合运用重心分析、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刻画2006—2016年中国城市专利规模与知识宽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①专利规模和知识宽度的时序变化与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专利规模增速下降和2013年开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导向下专利知识宽度的提升。②城市创新的空间分布呈现进一步集聚态势,且城市间差距不断扩大。专利规模和知识宽度受经济空间布局的影响,重心轨迹整体上呈现向西和向南变动的趋势。③城市专利规模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的共同影响,而专利特征则是影响专利知识宽度的关键因素,专利知识宽度随着专利多样化水平的提高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④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创新投入和环境对专利规模影响显著,但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作用机制不明显。
  • 城市地理与产业布局
    唐永, 李小建, 娄帆, 滕琼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城镇是中国城镇等级体系中最基层的单元,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文章选择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2004—2017年时段,运用GIS将全国统计数据、空间数据和网络数据等相互融合,构建中国小城镇空间数据库,以探究其时空演变格局及机制。研究发现:①研究期内小城镇数量在短暂下降后呈持续上升趋势,小城镇人口总规模、平均规模不断上升。②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小城镇发展水平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总体格局,但在研究期内东南部优势略有减弱。③研究期内小城镇规模类型以向上转移和不变两种类型为主,其中超大型小城镇在长三角、珠三角的集聚空间不断扩大,中型以上小城镇由沿海和大城市周边分布为主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中小型以下小城镇由京广—京哈铁路以西密集分布,收缩到“胡焕庸线”两侧和东北部分地区。④自然地理条件中的海拔高程、河网密度等内生性变量,区位与可达性中的对外交通网密度、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外生性变量,对小城镇发展呈现为显著或较显著的影响,初始发展基础对小城镇发展有重要影响。
  • 城市地理与产业布局
    文嫮, 蓝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2012—2018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影院空间扩张特征,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影院空间扩张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影院由集中分布于四大中心城市扩张到四大城市群,再向周边四、五线城市扩张,总体上呈现为“等级式”扩张模式。②国有院线影院数量远超民营,表现为“等级式”结合“邻近式”扩张模式,民营院线影院则表现为单一的“等级式”扩张。③票房前四的院线都采取了“等级式”扩张模式。除实力最强的万达院线采取单一“等级式”扩张之外,大地院线通过吸引加盟的方式跑马圈地,实现“邻近式”扩张;而上海联合和中影南方,则主攻一线城市,并扎根于总部所在城市群,采取“区域深耕式”扩张。④影院扩张受到收入水平、人口密度、互联网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的正向影响;而空间溢出效应多为负,极化效应明显。
  • 城市地理与产业布局
    陈雨生, 江一帆, 张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豆是中国重要的植物蛋白和饲料来源,研究大豆生产格局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运用2000—2018年我国29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尼系数、产业集中度、ESDA法、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大豆生产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近20年以来,中国大豆生产总量波动上升,呈现出“东北集中、西南扩散”的空间变动趋势,大豆生产的地理聚集水平有所上升。②中国大豆生产存在较强的正向空间关联关系,关联性呈“U”型变动趋势。③要素投入、农业比较收益、城镇化对大豆生产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受灾面积对大豆生产存在负向抑制作用,邻近地区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大豆产业从业人员、农业比较收益、交通通达性、城镇化会影响到本地区大豆生产,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为提高中国大豆自给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 城市地理与产业布局
    于正松, 唐倩玉, 薛冬萍, 李华勇, 王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集成多期遥感影像、企业经纬度坐标、深度访谈和统计年鉴等多维数据,综合运用遥感解译、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研究了河南省曲沟镇1990年以来铁合金企业集聚与土地利用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企业布局经历了“点状分散—带状集聚—网络布局”的演变过程;②镇域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及住宅用地为主,用地类型转换以工矿仓储用地显著增加和农用地大幅下降为主要特征;③镇域工矿仓储用地分布与企业集聚态势密切相关,空间扩展具有“接触式”、近农村居民点、高度集中于南部及大分散、小聚集等特征;④企业布局先后经历了“散点多核—‘丁'字形—‘不'字形—单核多圈”的演变过程,推动镇域空间结构实现发生期、成长期、稳固期和转型期的更替。
  • 三农、土地与生态
  • 三农、土地与生态
    杨浩, 卢新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县域地均粮食产量和植被初级生产力等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曲线、重心迁移模型和双变量Moran's I指数等方法,探讨2000—2018年长江中游地区粮食生产力(GPC)与植被初级生产力(VPP)的动态演进过程和时空交互特征,并进一步解析两者之间存在的权衡与协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①长江中游地区GPC值不断提升且县域内部差距不断缩小,VPP值虽然略有波动但增减幅度总体较小。②从全域视角看县域GPC重心不断向东迁移,平均迁移速率约为1.20 km/a;VPP的重心落在江西修水县西北部,其重心位置呈现上下微幅波动和基本原地打转的特征。③GPC与VPP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特征,其中“低—高”区域在研究区中部偏西的位置呈南北走向集中连片分布,“高—低”区域主要坐落在外围山地丘陵多的欠发达县区,“低—低”区域则集中分布在武汉市周边县市区,“高—高”区域较少且分布较为零散。④研究期间GPC与VPP的权衡/协同态势表明,正向协同类型占据区域主体地位,但仍有少数单元区面临粮食增产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叠加压力。未来可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等举措来促进两者最终实现协同增长。
  • 三农、土地与生态
    李礼连, 程名望, 夏经霖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环境方向距离函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2011—2016年江西省54个贫困县域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特征及其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但贫困人口和发生率加速下降,且在片区和非片区、国家贫困县和非国家贫困县、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之间形成明显的区域差异。②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减贫效应显著正向,且非片区、非国家贫困县或农产品主产区的脱贫效应明显高于片区、国家贫困县或生态功能区。③农民人均收入在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减贫效应中发挥直接和间接作用,以保障粮食安全的直接脱贫为主,通过提高农民收入的间接脱贫发挥重要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背景下,提高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对破解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及巩固脱贫成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三农、土地与生态
    张娟, 赵阳, 何艳冰, 王茂军, 蔡蓓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振兴需遵循乡村发展演变规律,科学把握乡村地域功能的差异性、动态性特征,深度挖掘乡村功能价值。文章基于多功能性理论,分析2000和2017年河南省县域尺度上乡村功能性结构与等级体系的时空差异性,解读乡村多功能性演化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演化进程中各功能的空间交互关系。结果表明:①河南省乡村功能结构与等级体系不断变迁,市辖区乡村成为乡村功能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的主要聚集区,多功能性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地区逐渐减弱。②多功能性正在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乡村多元化价值和功能日益突出,非农生产功能渐趋增强;农业生产内容不断由传统作物生产向现代休闲农业转变,多功能农业成为新的发展趋向;乡村生态保育功能强度增加,休闲价值日益凸显,并逐渐向城市中心靠拢;乡村经济的多样性与非农生产功能的增强强化了乡村居住生活功能,凸显了林果生产功能。③河南省乡村越发嵌入地域多功能发展理念,各种功能在相吸相斥中表现出较大的分离特征。
  • 三农、土地与生态
    宋珂, 刘卫柏, 魏逊, 钟士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流转租金的市场化是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发育的重要特征,当前农村土地市场中流转租金的形成机制并不健全。土地流转租金居高不下甚至快速上涨对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给出了阐释,但鲜有从农业经营外包影响农村土地流转视角的阐释。使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基于湖南、吉林和重庆3省(市)2014—2020年实地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农业经营外包对农村土地流转租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经营外包明显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租金的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营外包显著提升了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增大了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土地流转需求,打破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求平衡关系,出现流转市场中农村土地供不应求的情形。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农业经营外包会对小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农业经营外包在丘陵地区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租金快速上升的作用不明显。文章提出转变小农户的传统观念,引导小农户参与农业经营外包,全面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政策建议。
  • 三农、土地与生态
    许波, 卢召艳, 杨胜苏, 尹鹏, 杨丽琳, 莫京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前“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以2010—2020年为研究时段,通过构建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分析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近10年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整体呈中等水平,效率值呈缓慢上升态势,具有较大的上升潜力,综合效率未达优秀主要是由于生产规模未达到最优。研究期内,湖南省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一直较高的是常德、衡阳、长沙,一直较低的是郴州、怀化、邵阳、湘西州、张家界。②湖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增长态势,主要驱动力是技术进步,洞庭湖区域是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地区,湘潭、衡阳、常德、长沙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下降。③人力资源投入是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交通发展水平是次要的影响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产业结构和政府投入水平影响较小;受教育水平为限制因素。
  • 旅游经济与管理
  • 旅游经济与管理
    陆利军, 李浪, 李成家, 黄翅勤, 苏圆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通过构建网络关注度和旅游吸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DEA耦合协调效率模型,探究了2011—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域国家森林公园网络关注度和旅游吸引力两个系统之间的动态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①绝大部分省域的国家森林公园网络关注度与旅游吸引力尚未实现优质协调发展,耦合协调效率偏低。其中,甘肃等7个省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处于严重失调状态,天津和青海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处于极度失调状态。但在研究期内,各省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和协调效率均呈现小幅提升态势,位于优良、较好协调区的省域数量在增加,位于失调区的省域数量在减少。②各省域国家森林公园网络关注度与旅游吸引力的耦合协调度和协调效率空间差异较大。其中,安徽等14个省域旅游吸引力的利用率相对较高,其省域内的旅游吸引力提高了国家森林公园的网络关注度水平。③各省域耦合协调度和协调效率的排位呈现出上下两端较为稳定、居中省域变动较大的状态,其中,安徽、浙江和山东等省域的耦合协调效率稳居前列,辽宁、甘肃和海南等省域则一直靠后,而西藏、河南和江西等省域的耦合协调效率的位序变化较大。研究建议,一方面,各省域需要认真审视自身的旅游吸引力,采用差异化网络推广组合策略,提高各省域国家森林公园网络关注度;另一方面,各省域需要强化与其他省域间国家森林公园的融合发展,形成高效运行的省域间信息关联网络,进而提高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
  • 旅游经济与管理
    侯兵, 金阳, 胡美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遗产重生是强化遗产价值认知、促进遗产保护与传承、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课题,空间生产理论在审视社会空间形态与文化生产演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分析遗产重生的过程与机制提供了解读视角。大运河作为一类巨型的线性文化遗产,难以全景分析遗产格局状态和演化机制,针对其中节点开展空间生产演化研究,是揭示遗产重生过程与机制的基础性工作。以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为例,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和GIS技术,从空间形态层面刻画遗产重生的物理形变过程与特点,进一步通过查阅志书和访谈分析探究遗产文化生产变迁历程,从空间生产视角揭示遗产重生机制。结果表明:①遗产重生过程分为农居空间、工业空间以及生态文化空间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功能区布局和空间形态规律不一。②遗产空间形态的变化,反映了遗产地不同阶段文化脉络及空间生产方式与内容的差异化特征,空间嬗变具有不同属性的特征。③遗产空间在工业化阶段出现断层,而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引下,空间生产的三元主体共同作用,推动了运河遗产重生。
  • 旅游经济与管理
    王兆峰, 谢佳亮, 吴卫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构建涵盖产业转型、产业运行与产业共享3个维度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借助泰尔指数、重心模型与变系数固定效应回归等方法,探析环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以长沙和湘潭为核心和次核心的“双核”结构,长沙始终保持领先,娄底与益阳等则相对滞后。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区域差异趋于敛缩,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差异是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南北差异有所减缓,东西差距有待优化。③旅游专业化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广泛的正向显著影响,旅游劳动力在发达(欠发达)城市负向(正向)显著,而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和产业结构尚未产生广泛影响。
  • 旅游经济与管理
    印朗川, 李伯华, 刘沛林, 宁东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景观基因胞”概念原指传统城镇景观的基本单元,是对有机体细胞的类比,所有聚落建筑、构筑物其实都可以看成形态、功能不一的细胞单元,它们共同协作构成聚落文化景观有机整体。文章延续这一概念,并继续与生物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类比。研究认为,景观基因胞具有如下生物学特征:代谢活动;增殖与凋亡;遗传与变异。其中,代谢活动包括空间代谢、物质代谢与功能代谢,遗传方式包括胞扩散、胞变异与胞恒定三种方式。最后,文章选取湘东北及湘东南三个传统聚落——张谷英村、中田村以及上甘棠村,对景观基因胞生物学特征的表达方式进行案例诠释。
  • 青年论坛
  • 青年论坛
    杨忍, 陆进锋, 李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城市化和乡村空间消费化转型,大都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经历了多维度的空间重构。文章聚焦于都市边缘区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多维演变过程与机理,从乡村地域系统的认知视角出发,尝试构建乡村的“物质—社会—文化”多维空间系统解释框架,以珠三角都市边缘区典型传统村落瓜岭村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剖析传统村落多维空间的演化过程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从物质、社会和文化三个维度来综合理解乡村的空间系统,能更为立体和全面地认知乡村空间演化的过程与机理。②改革开放以来,瓜岭村的物质空间向旅游服务功能转变,社会空间呈现出开放化和复杂化的特征,文化空间历经了多样化和现代化的过程。③瓜岭村的多维空间演变受外部因素诱导和内部多维空间相互作用驱动,社会环境、市场需求与国家政策是主要的外部因素,而内部多维空间系统的相互驱动则以社会关系为核心。
  • 青年论坛
    朱纪广, 侯智星, 李小建, 许家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城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其次是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②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乡村发展要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推动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③城镇化对乡村宜居水平、文明程度、治理成效和生活富裕具有重要影响。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具有经济促进效应、文化传承效应、组织治理效应、宜居水平和生活改善效应。④城镇化对不同类型的乡村影响不同。山地和丘陵地区的城镇化对乡村的促进效应主要由经济城镇化即产业的非农化实现,而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不显著。平原地区的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于乡村振兴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青年论坛
    马振邦, 贾卓, 常跟应, 苏晓阳, 陈兴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角,基于等级理论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通过解析贫困空间依赖和分异格局成因的尺度机制(重点关注差异与关联),来理解宏观与微观因素的相互关系。对甘肃省六盘山片区村级和乡镇贫困进行了计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行政村尺度对案例区贫困格局及成因的解释度更好,但乡镇尺度上过程不容忽视。② 宏观经济社会情境因素对微观上村级和乡镇贫困具有显著影响,作用方式具有多元化特点,作用强度在乡镇尺度上大于村级尺度。③宏观情境因素与本地因素对贫困格局的形成存在交互增强且因尺度而异的协同关系。另外,还比较了不同等级系统(行政区划系统和重新构建的贫困分区系统、地理分区系统)下的结果差异,发现行政区划系统不是解析贫困格局成因的最佳选择,它会掩盖和扭曲部分因素的影响,而贫困分区系统能更好地描述“真实的”的贫困形成过程。以上表明,中国精准扶贫战略将重心下沉到村和户是现实合理选择,但以“适度漫灌”来夯实宏观上经济基础和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在甘肃六盘山片区仍有重要意义,而各级各地政府或组织形成共同但有侧重的协作理念和方式是重要保障。同时,高效可持续的贫困治理在行政机制外尚需强化市场和社会机制。
  • 青年论坛
    钟莉娜, 李正欢, 王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典型的旅游驱动型城市武夷山市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破碎指数、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景观连通度等方法,分析了旅游发展与景观格局演变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武夷山市人工表面大面积扩张,城市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加而自然景观破碎度指数降低。②核心区、边缘区和空隙面积显著减少,桥接区面积增加,重要程度较高的核心区集中在武夷山市的西北部。③景观格局演变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时空联动关系。④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之间,以城市发展为中介,存在着显著的双向作用过程。旅游发展通过强化城市定位、引导产业用地等方式影响景观格局,同时景观格局变化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二者之间形成联动关系。
  • 青年论坛
    王越, 李炆颖, 曾先, 李佩泽, 薛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利用冲突是揭示新时期区域人地关系演化机理的重要突破口。既有研究侧重于从结构性和功能性视角分析土地利用冲突,而对土地利用冲突的要素性冲突多尺度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薄弱。文章以沈阳经济区为研究区,引入小波相干分析法和交叉小波模型,揭示土地利用冲突与其关键影响要素的空间多尺度交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8个关键影响要素的交互作用关系显著;②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人文要素的驱动作用关系比自然要素更加明显,而土地利用冲突对自然要素的响应程度比人文要素更加显著;③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其关键影响要素具有明显的空间多尺度关联关系;④研究区人口密度、GDP与土地利用冲突交互作用的空间位置主要作用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主城区,NDVI主要作用于林区,能源消耗量主要作用于工业企业较为密集的区域,其他关键影响要素零散分布在研究区采样空间上。
  • 书评
  • 书评
    霍虹, 李全喜
    2022, 42(3): 240-2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