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选
    |
    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地理学专栏
  • 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地理学专栏
    李小建, 朱瑞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解决这个难题,内生能力的发挥有关键作用。农户是农区经济的基本组织单元。文章首先评述了农户在农区发展中的作用、农户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农户地理研究,接着分析了农户与企业关系、农民发展意识与企业家精神等农区现代化进程中新经济主体发展状况及相关的发展思想,提出在农区现代化过程中农户地理的新研究框架。与已有农户地理研究相比,该框架增加了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区位及空间结构,农业龙头企业与包括农户在内的其他农业经营主体的空间关联研究等内容。相应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也进一步扩延,并引入企业家精神。文章强调,在农户走向市场经济及与其他农区新兴主体共存情况下,农区的企业家精神需要给予特殊关注。与一般企业家精神相比,它更突出特殊文化制度背景下创新、特殊阶段和特殊产业的创新、城乡要素联系和流动引发的创新等。此外,这些经济主体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农户地理研究的特殊关注点。
  • 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地理学专栏
    龙花楼, 徐雨利, 郑瑜晗, 陈坤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乡融合发展是国家重要发展取向,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区与突破口,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新的内涵与时代使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县域的过渡、衔接、交汇、转换与交融等节点功能,通过优化城镇空间体系与城乡地域功能空间肌理,畅通城乡要素流通机制、价值增值与显化机制,优化城乡地域整体功能的同时,促进城乡等值化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任务在于优化县域城乡地域系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梯度市民化、统筹乡村振兴与县域城镇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要重点关注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重构与县域实践逻辑、县域城乡要素流动机制与优化配置、县域城乡产业分工格局与功能提升、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系统方案、面向新需求的方法创新与技术集成等内容。
  • 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地理学专栏
    陈明星, 王成金, 程嘉梵, 马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人文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需要及时面向新时期国家战略需求,思考对区域发展领域的新要求、新内涵以及重要科学问题。文章简要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表述及与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关系;分析对区域发展的理念、阶段、重点、区域关系、城乡关系、空间治理、开放等多维度影响;剖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空间内涵,主要包括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空间治理和双循环新格局等4个方面,对标了世界主要国家区域协调水平;最后,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人文经济地理学的6个重要科学议题:区域重大战略、特殊类型区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权衡协同关系,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人口经济社会的合理布局,主体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与国土空间体系,“一带一路”、双循环与开放,以及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新因素与新机制。
  • 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地理学专栏
    胡志丁, 林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和平崛起使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巨变,崛起国和霸权国通过权力博弈争夺小国的支持与追随,小国则对大国双方有不同战略倾向,由此导致权力博弈与国家间关系极为复杂。文章在借鉴领土陷阱、战略三角与对冲战略等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地缘位势与双边关系互动规律探讨的分析框架,并以中美在东盟十国的地缘博弈为案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中美在文莱、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地缘位势博弈处于竞争激烈的权力博弈区,而在其他国家则处于博弈较缓和的权力介稳区。②结合中美与东盟十国双边关系定量计算结果,东盟十国对冲战略可以分为三类:菲律宾、缅甸、文莱、新加坡表现出明显的制衡;老挝、柬埔寨属于追随;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则属于对冲。③不同权力博弈烈度下小国不同的对冲战略选择导致中美在东盟的地缘位势与双边关系表现出5种互动类型,即老挝、柬埔寨为追随型,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为束缚型,新加坡和缅甸为防范型,印度尼西亚为牵制型,菲律宾和文莱为制衡型。最后,依据中美与东盟国家表现出的不同互动规律,提出了重点深耕、努力维持、尽力争取和适度防范4种分国别的经略手段。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张旭亮, 周思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人口红利期接近尾声,人口收缩现象在县域尺度上日趋明显。文章以“六普”“七普”数据为支撑,通过常住人口、劳动年龄人口等指标构建测度指数对我国县域的人口收缩状况进行考察,分析人口收缩的空间格局,并结合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影响收缩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①2010—2020年,常住人口收缩县域占比约53%,超70%的县域出现劳动年龄人口不同程度的减少,超96%的县域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少于常住人口增长率。②从空间视角来看,东北三省、山西等是我国常住人口收缩县域集中分布的地区,保持人口增长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浙江、西藏、新疆等地。天津、北京、上海、江苏等为代表的一些东部发达地区同样面临劳动年龄人口收缩问题。③影响我国县域人口收缩的因素非常复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出生率、地理位置、教育水平与行政等级都显著影响了县域人口收缩。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尹力, 魏伟, 薄立明, 夏俊楠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认知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与国土空间演化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是助力主体功能区战略传导、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支撑体系的关键。以主体功能区为空间参照,运用空间转换矩阵、Dagum空间基尼系数、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及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从“测度主体功能区内特征—对比主体功能区间差异—挖掘演化形成机制”3个方面,研究1990—2020年新疆地区“三区空间(即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近30年新疆地区城镇空间持续扩张,西北沿边地区“由牧转耕”“三山”及“两盆”边缘地区“由黄变绿”显著,主体功能区划具有显著区分效果,重点开发区内功能定位与空间演化最为吻合,但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有所错位。②全疆“三区空间”演化的主体功能区“内/间”差异显著,不同空间转换类型的差异来源分解各有区别,但主导变化方向仍以主体功能区内部差异为主。③国土开发政策、自然地理条件相较于新疆自身社会经济因素对整体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作用更显著,城镇扩张和道路交通建设对地区生态空间扩张具有正向作用,退耕还林、沙化土地治理、边境政策相较于主体功能区有更强的空间塑造动能。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黄志基, 宋名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优化区域制度环境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从而实现绿色转型是环境经济地理学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利用2010—2019年我国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得出城市尺度的工业碳排放效率,研究了工业用地出让结构倾向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①偏向低端技术行业的工业用地出让结构对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及中小城市更为显著;②绿色技术创新在工业用地出让结构倾向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③绿色技术创新传导机制具有非线性特征,即在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影响下,工业用地出让结构倾向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认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调整地方政府工业用地出让激励,不仅要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工业用地出让规模,更重要的是优化工业用地出让结构,从而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 区域经济与理论方法
    王泽宇, 丛琳惠, 王焱熙, 韩增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系统和协同视角出发,构建“海洋实体经济—海洋科技创新—现代涉海金融—海洋人力资源”四位协同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理论框架,通过PVAR模型识别其敏感因素指标,采用序排列多边形面积法测度中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运用马尔科夫链分析其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①经识别后确定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包括:海域集约利用指数、沿海地区货物进出口率、海洋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海洋科研经费总额、人均研究与试验(R&D)经费、每万人海洋科技活动人员数、沿海地区金融业布局密度、地区投资效率、保费收入占GDP比重、沿海地区人均教育经费额、地区涉海专业高校数量、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共12项;②2005—2019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各维度发展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时间演变各子系统整体差异逐渐增大,离散化程度增强;③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各省(区、市)间发展差距缩小,呈现“由点带面”演变态势,最终形成以上海和广东为增长极的“一带双核”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格局;④Markov链结果表明现阶段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状态较稳定,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保持现有发展水平概率逐渐下降,向更高发展水平演进概率增大,“跨越式”阶段演变成为可能,未来位于高水平的省(区、市)数量不断增加。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敖荣军, 伊尔凡江·艾合买提江, 周笑琦, 陈京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集提供的分地级城市分职业小类的从业人员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中国地级城市职业空间、可视化职业之间的技能关联性,并从职业进入、职业退出和就业增长三方面分析技能关联对职业空间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中国地级城市职业空间网络异质性明显,技能关联度高的工作群主要集中在网络中心,且有显著的跨技能关联特征,技能关联度低的工作群零散分布于外围。②2000—2015年,专业人员的技能关联率提高最多,在农业生产人员上有专业化优势的城市一直最多,机电装配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的遍在性提高最多,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等高技能水平职业类的遍在性明显降低。③技能关联对职业进入和就业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职业退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影响程度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可以认为,各地区可大力吸引与本地技能关联度高的劳动力,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匹配程度,稳定就业增长。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蔡永龙, 李文辉, 陈忠暖, 王芳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解决医疗卫生资源空间配置的区域不均衡,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及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可获取数据的中国320个城市为例,采用地理空间统计、泰尔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探究常住人口视角下中国医疗卫生资源均等化的空间配置。研究发现:①中国城市配置的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数量增加且城市间配置人均医疗卫生资源的区域差距缩小;②省内医疗卫生资源均等化配置的区域差距缩小,但是医疗卫生资源均等化配置的区域差距存在省际差异;③医疗卫生资源的均等化配置与常住人口分布的耦合协调水平下降,绝大部分城市处于失调状态,空间错配现象十分严重;④未根据常住人口变动趋势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是导致医疗卫生资源均等化配置与常住人口分布存在空间错配的原因。文章将研究医疗卫生资源空间配置的区域范围拓展至以城市为尺度的中国全域,在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中国国情下讨论常住人口视角下医疗卫生资源均等化的空间配置,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理论较少从动态视角研究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的不足。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魏宗财, 陈旭华, 刘雨飞, 黄绍琪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赋能传统零售业,推动了线上—线下零售空间的互动融合,采用预售制的社区团购新零售模式迅猛发展,并进一步改变了居民的购物方式。既有对社区团购的研究多聚焦于概念内涵、运营模式、配送模式及配送中心选址等,在自提点空间分布格局方面的探讨仍有待进一步深化。使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道路密度、位置兴趣点(POI)等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厘清了广州市社区团购自提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并辨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广州市社区团购自提点的空间分布呈现“中心—外围”模式,分布密度从城市中心区、近郊区到远郊区递降,突出表现为中心地区连绵集聚,外围远郊区组团状分布的格局,揭示出社区团购自提点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人口密度具有较高的匹配度。②便利店密度、人口密度、超市密度、综合市场密度和青中年居民占比对社区团购自提点的空间分布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快递网点密度呈显著负向影响。社区团购自提点的空间分布偏好在便利店等分布密集的地区,表明社区团购自提点对传统零售空间的分布具有路径依赖。
  • 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赵领娣, 孙兆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韧性协同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基于2003—2020年中国53个海岸带城市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同模型测算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韧性协同发展度,通过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分析其时空演化规律,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空间收敛模型考察区域差异和空间收敛特征。研究发现:①整体及三大区域(渤黄海岸、东海岸、南海岸)的协同发展度呈波动上升,且各区域存在不同程度极化现象;②协同发展格局呈东北—西南走向,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具有“勉强协调区逐渐消失、初级协调区成为主体、中级协调区团块状发展”的演化特点;③协同发展度总体及区域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且程度各异,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④整体及各区域协同发展具有σ收敛、绝对和条件β收敛特征,空间收敛性表现存在区域差异。基于此,在补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短板、坚持一体化发展、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盛科荣, 王传阳, 张杰, 刘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城市网络联系的日益紧密,城市网络权力与知识生产能力逐渐呈现相互依赖的特征。基于2001—2020年中国专利权转移数据和隶属联系模型构建城市网络,在解析网络权力与知识生产交互影响时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城市网络权力与知识生产的交互影响过程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①城市网络权力与知识生产水平存在交互的正向影响。城市网络权力的提升显著提高了城市的知识生产水平,反过来城市的知识生产规模又正向影响着城市在网络中的权力地位,两者表现出相互促进的关系。②城市网络权力与知识生产的交互影响具有多维度异质性特征。核心地位、东部地区城市网络权力对知识生产的正向效应分别明显小于边缘地位、中西部地区城市,而知识生产对网络权力的正向效应则明显大于边缘地位、中西部地区城市。③城市网络权力与知识生产水平存在交互的空间依赖效应。城市的网络权力不仅受到邻近城市网络权力的正向影响,还正向依赖于邻近城市的知识生产水平,并且这种空间依赖效应受到地理邻近效应和网络邻近效应的共同作用。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李艳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与模型,研究了省域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区域差距、动态演进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省域跨境人民币结算呈现出“东高西低”、由东部集聚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全国总体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波动,东部差异最大,西部居中,中部最小;总体差距主要源于区域间差距。②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跨境人民币结算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和波动型前进;不同发展水平省份的流动性较高且呈“低—中低—中高—高”跨越式发展,中高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则相对较难。③投资开放度、贸易开放度、金融发展对跨境人民币结算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投资开放度与金融发展对东部地区影响显著,贸易开放度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从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增长与平衡、发挥结算核心区集聚与扩散功能、夯实各省份跨境人民币结算“跨越式”发展基础、因地制宜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 产业经济与创新发展
    沈丽珍, 强靖淇, 汪侠, 席广亮, 陈培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技术应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其产业空间集聚成为“新经济地理学”关注的前沿命题。文章基于2016—2021年微观企业数据,通过Scholl集聚指数方法测度数字技术应用业及其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并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浙江省数字技术应用业空间集聚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为:①整体沿环杭州湾形成“核心区域+外围廊道”空间格局并呈“单核心”向“多核心”演化趋势,“杭—义—金—衢”“台—温”组团型产业发展轴初见雏形。②各城市及分行业新增企业数量未出现专业化趋势但马太效应显著,存在空间重组现象,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优势产业与软件开发业呈“橄榄型”分布。③细分行业集聚演化趋势与行业属性相关。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开发业、互联网相关服务业偏集聚并在空间演化上高度耦合;电信、广播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偏分散且需依托片区核心实现数字技术转型,其他数字技术应用业作为高精尖产业附属无明显集聚分散特征。最后基于“一湾引领,三轴带动”的多组团型产业空间结构提出“规划对接+专业化+制度保障”的发展建议。
  • 三农、土地与生态
  • 三农、土地与生态
    唐斌, 成婷, 彭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众环境满意度是公众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和回应能力的主观评价,也体现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信任和政府责任对公众环境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信任和政府责任两者都与公众环境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中央政府信任、区县政府信任以及乡镇政府信任对公众环境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呈现出区县<中央<乡镇的特征。在中央与乡镇政府层面,政府责任与政府信任存在交互作用,即政府越负责任,政府信任对公众环境满意度的正向影响越明显,而在区县政府层面则不存在政府责任与政府信任的交互作用,说明影响并不明显。要提升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应提高政府责任形象,强化政府与公众的环境利益共同体意识,提升基层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 三农、土地与生态
    石云, 朱晓雯, 李建华, 马小燕, 赵娜, 佘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黄土高原生境脆弱区农村居民点“精明收缩”,文章以生态宜居为导向,基于改进空间引力模型、网络节点中心性和多智能体模型等方法,以宁夏西吉县为例,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结果显示:①县域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呈现“北低南高、团状圈层”分布,位于较低、低安全水平地区的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总量的24.88%。②农村居民点中心度呈“西低东高”分布,三、四级节点对应的行政村数量和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比分别为59.80%和63.23%。③结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评价和农村居民点中心度,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整治改善类、城市兼并类和搬迁撤并类,搬迁撤并类村庄和部分整治改善类村庄位于较低生态安全水平区域,节点级别较低,村庄空间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④经多智能体系统优化布局后,综合效用值提高8.16%,紧凑度提高16.27%,农村居民点面积减少了11.50 km2,数量减少了308个。农村居民点优化后适宜性变化不大,紧凑度和综合效用较之前有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点破碎度降低,零星分布减少。
  • 三农、土地与生态
    张守忠, 吴相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保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对促进其生态保护与建设意义重大。文章测算了2010、2020年全国首批重点生态功能区3个空间尺度的居民收入水平,利用尺度方差、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以及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居民收入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全国,但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全国。以胡焕庸线为界东侧增速慢于西侧,但东高西低的收入绝对差距扩大。以秦淮线为界,南方增速快于北方引致收入北高南低转为南高北低。②居民收入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收敛,但差异依然较大。收入差异由主要体现在县区尺度转为县区和功能区尺度均比较明显。大区尺度差异主要表现为各大区的内部差异,大区间差异主要是西部与其他大区间的差异。③县区与功能区尺度收入的趋势面特征及变化趋势相似,中部和西部的趋势面变化不明显,东部和东北变化较大。④驱动因素趋向多元化,因素作用总体增强。城镇化、人口规模、农业发展、地方财政是重要驱动因素,经济发展主要通过传导机制起作用。应加快城镇化、推进绿色发展、促进就业、优化财政资金使用、实施差异化政策等以提高居民收入。
  • 三农、土地与生态
    雷绪斌, 李辉, 王本礼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充分尊重农民主体意愿是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基本原则。如何增强农民参与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意愿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浙江德清与湖南浏阳的调查数据,采用内生处理效应模型,基于预期收益、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公平偏好的视角,检验了部分配套措施对农民宅基地三权分置响应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宅基地使用权线上交易平台通过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极大提升了农民宅基地三权分置响应意愿。②宅基地有偿使用通过降低农民参与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机会成本,显著增强了其响应意愿。③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补偿没有达到农民预期,从而对其宅基地三权分置响应意愿影响效应不明显。④当前宅基地民主管理机制没有充分满足农民的公平偏好,对其宅基地三权分置响应意愿的影响较小。因此,增强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农民参与意愿,需要提高宅基地有偿退出标准和优化补偿方式,加强宅基地民主管理机制的公开、公正、公平,稳步推进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闲置收费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权等农村产权线上交易平台。
  • 旅游经济与管理
  • 旅游经济与管理
    凡来, 刘洋, 张大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第1~6批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趋势,探究其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并将其同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进行叠加分析,加强认识其旅游发展格局。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识别各影响因素与旅游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从而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格局由东南部集中分布逐渐向西北部扩散;②中国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程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③人口对其旅游发展的影响力最高,燃气覆盖率、道路网密度、整体风貌性、传统建筑规模、污水处理覆盖率、人均生产总值、住宿设施密度、餐饮设施密度均为强相关性;④过去“单村保护发展”的模式逐渐向“集群系统性保护发展”的方向发展,村村联动的规模效应有利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
  • 旅游经济与管理
    曹姗姗, 何昭丽, 徐力璇, 杨清可, 张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发展对水资源的利用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及高度弹性。基于经济绿色发展战略背景,论证中国旅游发展是否促进水资源绿色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SBM-DEA模型测算各地水资源绿色效率,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究旅游发展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①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区域差异性较大,内部不均衡显著,水资源绿色效率总体表现为东部>西部>中部。②旅游发展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呈“U”型曲线特征。在不同阶段,旅游发展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在旅游发展影响水资源绿色效率中,科技创新介入和产业结构优化发挥了较为重要的渠道效应。③从分区域回归结果看,旅游发展对水资源绿色效率影响的“U”型曲线特征,在东部、中部表现较为显著,在西部的显著性较弱。④在控制变量中,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人口规模都显著影响东部水资源绿色效率,但环境规制、人口规模对西部的影响不显著。
  • 旅游经济与管理
    宋娜, 原一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运用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视角的旅游碳减排潜力指数测度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旅游碳减排潜力,采用基尼系数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其区域差异与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采用PVAR模型探讨旅游碳减排潜力与旅游碳排放效率之间的交互效应。结果如下:①长江经济带旅游碳减排潜力整体呈波动式下降趋势,且形成“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分布特征。②长江经济带旅游碳减排潜力基尼系数总体水平呈现波动缩小的态势,超变密度和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③长江经济带旅游碳减排潜力标准差椭圆呈明显的“东北—西南”向分布格局,重心呈现向“西南—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④长江经济带地区旅游碳减排潜力与旅游碳排放效率之间呈相互影响的负向动态关系,且二者互为格兰杰原因。
  • 旅游经济与管理
    张建忠, 温娟娟, 刘家明, 郝金连, 孙根年, 高翔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存在形式,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文章选取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空间分析以及区位熵、资源优势度分析等方法,分析其类型结构、空间分布类型与聚集区域、市域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①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类型分布差异化特征非常明显。其中,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中传统技艺类数量最多。②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集聚型分布特征明显,资源优势度区别较大,以极核区、高度密集区、次密集区和稀疏区为主要分布现状。③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19个县域均有“非遗”项目,但其类型、数量呈现出空间不均衡的集聚特征格局。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资源旅游价值极高,以文化产业集群模式、文化旅游小镇模式、博物馆模式、节庆活动模式等合理利用“非遗”旅游资源,能够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