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微区位模型及杭州案例
马仁锋(1979—),男,湖北枣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意经济与城市演化、海洋经济与港城人居环境。E-mail:marfxf@126.com。 |
收稿日期: 2019-01-28
修回日期: 2019-09-29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4-17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7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10)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项目(XDA23100302)
Micro-Location Model of Urban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angzhou
Received date: 2019-01-28
Revised date: 2019-09-29
Online published: 2025-04-17
城市新兴产业区位识别与定量刻画一直是人文地理学微观区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基于区位论脉络与创意场域假说提出城市创意场及其量化模型,并从建成环境视域出发,刻画与可视化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微区位。以杭州为实证研究发现:①基于创意场域采用建成环境要素定量刻画与识别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微区位模型行之有效,但是受POI数据源和流动性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源制约度较高。②杭州创意场场强整体呈现由杭州主城向外逐渐递减的圈层结构,外围点缀有创意场次中心。杭州市最适宜发展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位于以文三区块为核心涵盖文三路、学院路、武林广场、杭州未来城—西溪湿地等区块;以省/市/县/区政府为核心的街区是创意场场强高值区,较适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距离核心高值区越远其创意场场强越小,具有明显的距离衰减性。
马仁锋 , 吴丹丹 , 张文忠 , 倪欣欣 , 朱保羽 .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微区位模型及杭州案例[J]. 经济地理, 2019 , 39(11) : 123 -133 . DOI: 10.15957/j.cnki.jjdl.2019.11.015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urban emerging industries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and hot topic in the study of micro-loc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Based on the location theory context and the creative field hypothesis, the urban creative field and its quantitative model are proposed, and the micro-location of the urban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s described and visual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Taking Hangzhou as an empirical study, it is found that: 1) Hangzhou's creative field strengths show a circle structure with the main city of Hangzhou as the core, and the creative center is dotted on the periphery. The most suitable loc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Hangzhou is located in the block of Wensan, including Wensan Road, Xueyuan Road, Wulin Square, Hangzhou Future City-Xixi Wetland, etc.; 2) The areas centered on the provincial / city / county / district government is the core area of the creative field,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farther away from the core high-value area, the smaller the creative field is, the more obvious the distance attenuation.
图1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微区位识别模型图Fig.1 Urb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micro-location identification model |
表1 城市创意场测度指标体系及权重Tab.1 Urban creative field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and weight |
宏观区位因子 | 区位因子 | 建成环境因子 | 建成环境视域文化创意产业区位测量指标 | 权重 |
---|---|---|---|---|
城市文化氛围(0.32) | 街区活跃度(0.20) | 土地利用环境(0.20) | 土地利用混合度 | 0.20 |
浓厚的艺术氛围(0.06) | 艺术建成环境(0.06) | 美术馆、艺术馆、剧院分布 | 0.06 | |
深厚的文化积淀(0.06) | 文化建成环境(0.06) | 文保单位分布 | 0.03 | |
博物馆分布 | 0.03 | |||
人才与科技创新资源(0.24) | 科学创新技术(0.12) | 科研创新环境(0.12) | 高校科研机构分布 | 0.12 |
创新人才(0.12) | 科研人才环境(0.12) | 本科及以上人才分布 | 0.12 | |
社会基础设施(0.36) | 休闲娱乐服务(0.08) | 娱乐设施环境(0.08) | 咖啡馆、酒吧、餐厅分布 | 0.08 |
优质教育服务(0.08) | 教育设施环境(0.08) | 中小学分布可达性 | 0.08 | |
优质医疗服务(0.08) | 医疗设施环境(0.08) | 医院可达性 | 0.08 | |
便利的交通(0.12) | 交通设施环境(0.12) | 高铁站点可达性 | 0.06 | |
地铁站点分布 | 0.06 | |||
政策要素(0.08) | 政府服务与支持(0.08) | 产业政策环境(0.08) | 产业园区分布 | 0.08 |
表2 文化创意产业区位测量指标的数据说明及来源Tab.2 Data description and source of location measurement indicators for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
建成环境因子 | 数据说明及来源 | 建成环境因子 | 数据说明及来源 |
---|---|---|---|
土地利用混合度 | 高德地图导出的杭州市域POI数据 | 酒吧 | 杭州市POI识别出的咖啡馆 |
文保单位 | 杭州市内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文保单位名单 | 餐厅 | 杭州市POI识别出的餐厅 |
博物馆 | 杭州市POI识别出的现存博物馆 | 中小学分布 | 杭州市官方公布的中小学校 |
美术馆 | 杭州市POI识别出的现存美术馆 | 医院分布 | 杭州市三甲及以上等级医院 |
艺术馆 | 杭州市POI识别出的现存艺术馆 | 高铁站点可达性 | 杭州市已运营的3个高铁站点 |
剧院 | 杭州市POI识别出的现存剧院 | 地铁站点可达性 | 2016年12月份已运营的地铁站点 |
高校科研机构分布 | 杭州市官方公布的大专及以上院校 | 机场可达性 | 杭州市萧山国际机场 |
本科及以上人才密度 | 杭州市第6次人口普查 | 产业园区分布 | 杭州市各类规划图集中的产业园 |
咖啡馆 | 杭州市POI识别出的咖啡馆 |
注:所有相关数据均以2016年为准。 |
表3 杭州市2016年土地利用混合度等级划分Tab.3 Classification of land use mixed degree in 2016 in Hangzhou |
土地混合度等级 | 综合评价值 | 像元个数 | 面积/km2 | 面积比/% |
---|---|---|---|---|
很高 | 9.1~13.0 | 693 | 173.25 | 1.03 |
高 | 6.1~9.0 | 939 | 234.75 | 1.39 |
一般 | 2.1~6.0 | 1 833 | 458.25 | 2.71 |
低 | 0.1~2.0 | 4 140 | 1 035.00 | 6.13 |
很低 | 0 | 59 936 | 14 984.00 | 88.74 |
表4 杭州市交通路网等级及时间成本划分Tab.4 The classification of traffic road network and time costs in Hangzhou |
道路等级 | 高速 公路 | 一级 道路 | 二级 道路 | 三级 道路 | 支路及其他 道路 |
---|---|---|---|---|---|
公路速度(km/h) | 100 | 80 | 70 | 40 | 20 |
时间成本(s/m) | 0.036 | 0.045 | 0.052 | 0.090 | 0.180 |
表5 杭州市各区县不同等级创意场场强所占面积(km2)Tab.5 The area of potential energy of different grade built environment in each district and county of Hangzhou (km2) |
区县 | 很低 | 低 | 中 | 高 | 很高 | 区县 | 很低 | 低 | 中 | 高 | 很高 |
---|---|---|---|---|---|---|---|---|---|---|---|
滨江 | 5.50 | 32.00 | 24.75 | 18.75 | 1.50 | 上城 | 1.50 | 9.00 | 8.50 | 7.50 | 9.25 |
富阳 | 1 844.25 | 50.00 | 9.75 | 0.00 | 0.00 | 桐庐 | 1 902.75 | 12.75 | 2.25 | 0.00 | 0.00 |
淳安 | 4465.50 | 6.00 | 0.75 | 0.00 | 0.00 | 西湖 | 45.25 | 177.75 | 66.50 | 38.25 | 22.75 |
拱墅 | 13.25 | 25.75 | 21.25 | 17.75 | 7.75 | 萧山 | 1 141.50 | 232.75 | 51.50 | 12.75 | 0.00 |
建德 | 2 368.50 | 7.75 | 1.50 | 0.00 | 0.00 | 下城 | 0.00 | 7.00 | 11.75 | 10.00 | 10.25 |
江干 | 21.00 | 83.00 | 74.00 | 36.75 | 15.50 | 余杭 | 915.50 | 274.75 | 73.75 | 10.75 | 0.00 |
临安 | 3 158.50 | 17.50 | 2.75 | 0.00 | 0.00 | 上城 | 1.50 | 9.00 | 8.50 | 7.50 | 9.25 |
[1] |
马仁锋. 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
[2] |
马仁锋, 王腾飞, 张文忠. 创意再生视域宁波老工业区绅士化动力机制[J]. 地理学报, 2019, 74(4):780-796.
|
[3] |
马仁锋, 吴杨, 沈玉芳. 产业区演化研究的主要领域与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10):1 276-1 288.
|
[4] |
马仁锋. 文化创意产业动态及其空间效应: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
|
[5] |
肖雁飞, 廖双红. 创意产业区新经济空间集群创新机理研究[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
|
[6] |
|
[7] |
|
[8] |
汤培源, 顾朝林. 创意城市综述[J]. 城市规划学刊, 2007(3):14-19.
|
[9] |
袁海红, 吴丹丹, 马仁锋, 等.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城市建成环境场耦合性[J]. 经济地理, 2018, 38(11):123-132.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李双成, 蔡运龙. 地理尺度转换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J]. 地理研究, 2005, 24(1):11-18.
|
[18] |
白光润. 应用区位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
[19] |
文嫮, 胡兵. 中国省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J]. 经济地理, 2014, 4(2):101-107.
|
[20] |
李双成, 蔡运龙. 地理尺度转换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J]. 地理研究, 2005, 24(1):11-18.
|
[21] |
王宇洁, 仲利强.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及空间影响[J]. 建筑与文化, 2015(1):141-143.
|
[22] |
马仁锋. 大都市创意空间识别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8):1 013-1 023.
|
[23] |
蒋海兵, 张文忠, 余建辉. 杭州生产性服务业的时空格局演变[J]. 经济地理, 2015, 35(9):103-111.
|
[24] |
马仁锋, 王腾飞, 张文忠, 等. 文化创意产业区位模型与浙江实证[J]. 地理研究, 2018, 37(2):379-390.
|
[25] |
周尚意, 杨鸿雁, 孔翔. 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析[J]. 地理研究, 2011, 30(9):1 566-1 576.
|
[26] |
|
[27] |
|
[28] |
江慧娟. 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城市社区宜居性动态评价方法研究[D]. 武汉: 武汉大学, 2017.
|
[29] |
王振波, 徐建刚, 朱传耿, 等. 中国县域可达性区域划分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10, 65(4):416-426.
|
[30] |
向云波, 张勇, 袁开国, 等. 湘江流域县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 2011, 31(7):1 088-1 093.
|
[31] |
李佳洺, 张文忠, 马仁锋, 等. 城市创新空间潜力分析框架及应用[J]. 经济地理, 2016, 36(12):224-232.
|
[32] |
陈蔚珊, 柳林, 梁育填. 基于POI数据的广州零售商业中心热点识别与业态集聚特征分析[J]. 地理研究, 2016, 35(4):703-716.
|
[33] |
吴丹丹, 马仁锋, 张悦, 等.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特征与时空格局演变[J]. 经济地理, 2018, 38(10):127-13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