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与新型城镇化

北京市上市公司的功能环节的空间分布特征

  • 卢明华 ,
  • 尚子君 ,
  • 贺静怡
展开
  • 首都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国 北京 100048

卢明华(1978—),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地理、产业地理。E-mail:

收稿日期: 2023-09-13

  修回日期: 2024-06-18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9-23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148)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Function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Beijing

  • LU Minghua ,
  • SHANG Zijun ,
  • HE Jingyi
Expand
  • College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Tourism,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Received date: 2023-09-13

  Revised date: 2024-06-18

  Online published: 2024-09-23

摘要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功能环节出现分化,不同功能环节有不同的区位偏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同特征。文章基于2021年北京市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数据,利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6个功能环节空间分布特征及相互空间关系。研究发现:①高级功能(总部、商务服务、研究开发功能)在北京的分布数量较多,低级功能(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功能)在北京分布数量较少。②功能环节主要集中在清河街道、西北旺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街道、花乡街道以及北太平庄街道,且高级功能环节分布较为相似,低级功能环节分布地区差别较大。③功能环节呈现“同功能集聚”现象:各个功能均为集聚分布,其中研发功能集聚程度最明显;高级功能主要呈带状分布,低级功能则呈团块状分布。④功能环节间呈现“异功能共聚”现象:两两功能均共聚,其中总部与研究开发功能共聚最明显;而低级功能对于高级功能具有空间相随性。

本文引用格式

卢明华 , 尚子君 , 贺静怡 . 北京市上市公司的功能环节的空间分布特征[J]. 经济地理, 2024 , 44(8) : 77 -86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4.08.010

Abstract

With the expansion of enterprises and the occurrence of functional segmentation,different functions have different location preferences and exhibit distinct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ir subsidiaries in Beijing in 2021,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dual variabl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geographic detector to analyz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ix functional parts and their spatial relationships. It's found that: 1) The number of high-level functions (headquarters,business services,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as relatively large in Beijing,and the number of low-level functions (manufacturing,logistics and warehousing) was relatively small in Beijing. 2) Six functional parts were mainly agglomerated in Qinghe Street,Xibeiwang,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ongguancun Street, Huaxiang Street, and north Taipingzhuang Street.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level functional parts was relatively similar,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ow-level functional parts was quite different. 3) Six functional parts exhibited a "same function agglomeration" phenomenon: all functions were agglomerated distribution,with the most obvious degree of agglomeration in R&D function. High-level functions exhibited a belt-like distribution,while low-level functions exhibited a block-like distribution. 4) Six functional parts exhibited an "hetero-function co-agglomeration" phenomenon: each pair of functions co-agglomerated,the degree of co-agglomeration between high-level functions was higher than that between low-level functions,therein the most obvious co-agglomeration between headquarters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ctions,while low-level functions exhibited spatial following to high-level functions.

北京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中国的首都,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首要窗口。北京拥有便利的外部连接性和高等级的服务供给,更多地承载着对外链接和帮助其他城市联系互通的中介枢纽职能,对于推动国内价值链环节更主动、更稳健地嵌入全球化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十四五”规划指出,北京要大力发展高能级创新型总部经济,增强全球营运网络地位和话语权,打造全球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关键核心节点。企业是城市重要的行为主体,公司作为重要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功能环节出现分化,企业不同功能环节在空间上选择合适的区位进行布局,又逐步融入全球价值链。功能环节是指企业价值链上的环节,主要包括服务功能和生产功能[1]。其中,服务功能主要为企业提供发展决策及商务服务、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资金流动等服务,生产功能主要负责企业产品生产加工,更强调生产成本、生产配套设施等。加强企业功能环节分工对于推动地区专业化、促进地区联系、构建地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北京市上市公司功能环节空间分布特征,将丰富和完善城市内部企业空间分布理论,为北京市不同功能环节的空间优化配置提供借鉴,对于优化北京企业分布、产业布局以及城市功能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通过其自身的空间联系等形成了企业空间组织,它是人力、资本、技术等因素重新分配的过程,企业总部、分支机构的功能分工以及空间分离,是企业内部不同功能综合成本、区位要素禀赋差异重新权衡与选择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功能片段化将企业布局在最有盈利潜力的地区,使得不同功能有不同的区位偏好和区位选择。已有企业功能环节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基于全国或城市群范围城市之间的尺度,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①企业不同功能环节的区位及其演化。国内外学者发现总部、研发和商务服务功能主要集中在高等级城市[2-14],生产和销售功能分散在较低等级城市[3-6,9-10,13]。赵渺希发现珠三角一些企业的总部并没有全部集中于广州、深圳主城区,企业分支机构也并不趋于都市区的外围地域[15]。同时,有些学者进一步探讨了功能间的空间关系特征,其中国外学者发现跨国公司往往将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2,16],而研发功能和生产功能具有空间邻近性的特征[3,17-20],国内学者则发现总部与研发[8-9]、研发与生产[7]、生产与物流[7]、销售与生产[7,19]之间均存在着共聚现象。②企业功能环节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学者们主要采用条件逻辑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从企业类型及规模、生产力大小、国际经验等企业自身属性[2,16-17,20],以及法律[3]、文化[21]、城市等级、市场规模、金融能力、科技水平等[7,9,13]城市属性角度探讨功能环节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已有文献对于企业功能空间组织的研究侧重于较大的空间尺度,城市内部尺度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城市内部不同功能空间关系的研究更少。实际上大城市规模大,内部不同地区的资源要素技术条件差异也大,企业不同功能环节也能在大城市内部形成分工。Scott很早就把劳动分工理论同城市发展联系起来,认为经济生产系统和大都市区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22]。随着企业的成长,生产和管理层级的分解,会在一个城市内部出现管理和控制职能集中于中心地区,而生产功能趋于分散的过程[22-23];李健将全球生产网络框架与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的理论进行对接,认为国际劳动分工生产组织新变化不仅在全球层面上引致了经济结构的空间调整,在城市自身层面也引发了相互关联活动地域集聚和分散的重组趋势[24]。实证研究方面,一些学者研究了城市内部企业不同功能环节的区位及其演化。国外学者Iseki等发现华盛顿都市区企业总部呈现郊区化的趋势[25];Sigler等分行业研究澳大利亚5个大都市,发现不同行业总部与分支机构在地理上的空间分布集中分散程度不同[26]。国内学者研究北京[27-28]、上海[29-30]等大城市总部或研发功能的空间分布,发现总部和研发多数集中于城市的中心地区;樊杰[31]、李国平[32]、卢明华[33]、曹田敏达[34]等学者研究了完整功能环节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总部、研发和销售功能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区,生产功能郊区化明显。此外,还有极少数学者尝试探讨了城市内部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的空间关系,但对分支机构没有细分功能,而且对其空间关系研究比较简单[35-36]。不仅企业总部与分公司的空间关系需要研究,不同功能环节之间的共聚关系更为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在企业区位影响因素的探讨方面,主要集中于研究区位因素、集聚因素、创新资源要素、交通通达性、劳动力规模、地价成本、政策等因素对某个功能的影响[28-30,34]
综上可见,学者们大多针对城市之间企业功能环节空间分布及空间关系进行研究,对城市内部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总部和研发等高级功能,对于完整功能环节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少,各功能环节间空间关系的研究就更少。实际上企业互补性功能需要共聚在同一地区,尤其是上游活动,如总部、研发,因为知识往往是隐性的,需要频繁的互动来交流知识与信息[7]。北京不仅是我国最具有典型代表的特大城市,也是重要的世界城市。北京市上市公司的功能片段化布局既依托北京的城市空间结构,又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各区域按价值链等级进行专业化分工并推动区域协作。北京市根据内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将各功能环节配置在拥有其所需生产要素的区域,从而形成合理的分工型经济体系[32],各区域在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又推动了区域协作。因此,本文在城市内部尺度上市公司功能环节空间分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公司各功能环节空间关系进行研究,旨在合理配置高端功能在北京的布局,强化首都对于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北京各区功能环节布局,增强北京各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上市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名录来自于中国证监会网站(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2000年,北京市有上市公司54个,占全国上市公司数量(1086个)的4.97%。经过20年的发展,2021年北京市有上市公司424个 ,占全国上市公司数量(4682个)的9.06%,总体上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2021年北京市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8.87万亿元,占全国的19.55%。北京市上市公司总市值占比明显大于数量占比,说明北京市上市公司平均规模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图1)。
图1 北京市上市公司数量及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Fig.1 Changes of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in Beijing and its' proportion of China

本文利用的北京市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名称及其业务性质来源于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search/search.jsp)公布的2021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详细注册地址和经营范围等信息通过企查查(https://www.qcc.com/)进行查询,在信息收集基础上构建北京市上市公司—子公司信息数据库。借鉴李国平[32]、贺灿飞[8]、盛科荣[13]等学者的定义,将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按照其主营业务划分为总部、商务服务、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和销售售后6种功能环节(表1)。截至2021年3月,北京市上市公司388个 ,子公司2258个。从行业结构来看,北京市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超过5%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36.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23.45%),建筑业(5.67%),金融业(5.67%)。功能划分时一些难以分类的子公司被剔除,最终剩余2205个子公司,与上市公司合计共2593个。北京市上市公司不同功能环节所包含的企业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研究开发功能企业数量占所有功能环节比重最高,为38.91%,而物流仓储功能只占1.93%。总部、商务服务、生产制造和销售售后功能环节企业数量占所有功能环节比重差异较小,都在14%左右。高级功能(总部、商务服务、研究开发和销售售后)占比85.50%,低级功能(生产制造和物流仓储)占比为14.50%,说明北京的高级功能布局较多。
表1 北京市上市公司的功能环节划分

Tab.1 Division of functional part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Beijing

功能环节 主营业务范围 数量(个) 占比(%)
总部 包括决策、行政、财务、人事、法务等企业管理功能 388 14.96
商务服务 包括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资产管理、信息咨询、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 371 14.31
研究开发 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开发、设计、测试等 1009 38.91
生产制造 与产品实际生产有关的所有活动,包括生产、制造、建设、循环利用等 326 12.57
物流仓储 与货物运输有关的所有活动,包括运输、仓储、配送等 50 1.93
销售售后 包括销售、市场营销、贸易、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维护、保养等 449 17.32
总计 2593 100.00

1.2 研究方法

1.2.1 平均最近邻指数

平均最近邻指数测量某功能环节点要素与其最邻近点要素的平均值,如果该平均值小于假设随机分布情境下的平均距离值则为空间集聚分布;大于随机分布的平均距离值则为空间分散分布;等于随机分布的平均距离值则为均匀分布。该指数越小,说明空间集聚度越高,反之则反。

1.2.2 核密度分析法

核密度分析是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预先指定某个特定分布形态而造成的误差,可用于计算散布在空间上的要素在周围邻域中的密度。核密度值越高,说明空间要素的集聚程度越高,反之则反。本文设置核密度带宽为100 m,用核密度对上市公司功能环节的空间分布做可视化处理,直观反映空间分布特征,能显示出北京市各个功能环节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

1.2.3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测度空间上某区域属性值是否与其邻域存在相关性,为揭示多变量间的空间相关特征,Anselin等提出了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37]。本文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判断企业功能环节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双变量全局莫兰指数的取值范围介于-1~1,绝对值越大,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全局空间相关性越强。

1.2.4 地理探测器法

地理探测器是探测空间分异性,并揭示其背后驱动因子的一种统计学方法,其基本思想为,若两变量的空间分布趋于一致,则两者存在统计关联性[38]。因子探测器是地理探测器中的一种,本文将运用此方法,探测不同功能环节相互之间的空间分异。q值的大小反映出因子对该功能空间分布影响的程度,值越大则表明某功能( X)对另一功能( Y)分布的空间分异解释力越强, X Y的空间集聚的影响越大,取值范围为[0,1]。

2 北京市上市公司功能环节的空间分布特征

2.1 功能环节的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

从四大主体功能区 来看,功能环节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功能拓展区,而在首都功能核心区的数量较少(表2)。除生产制造功能环节主要集中在城市发展新区外,其他5个功能环节都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尤其物流仓储、研究开发、总部占到60%以上。
表2 北京市分区域不同功能环节数量及占比(单位:个、%)

Tab.2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part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Beijing (unit: number,%)

区域 全部 总部 商务服务 研究开发 生产制造 物流仓储 销售售后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首都功能核心区 342 13.2 64 16.0 71 19.0 66 6.5 33 10.0 4 8.0 104 23.0
东城区 153 5.9 26 6.7 29 7.8 33 3.3 13 4.0 0 0.0 52 12.0
西城区 189 7.3 38 9.8 42 11.0 33 3.3 20 6.1 4 8.0 52 12.0
城市功能拓展区 1425 55.0 233 60.0 204 55.0 618 61.0 115 35.0 33 66.0 222 49.0
朝阳区 373 14.4 41 11.0 62 17.0 126 12.0 53 16.0 4 8.0 87 19.0
海淀区 831 32.0 158 41.0 108 29.0 417 41.0 42 13.0 19 38.0 87 19.0
丰台区 157 6.1 28 7.2 23 6.2 48 4.8 16 4.9 7 14.0 35 7.8
石景山区 64 2.5 6 1.6 11 3.0 27 2.7 4 1.2 3 6.0 13 2.9
城市发展新区 636 24.5 77 20.0 75 20.0 256 25.0 127 39.0 11 22.0 90 20.0
通州区 56 2.2 10 2.6 9 2.4 12 1.2 16 4.9 0 0.0 9 2.0
顺义区 136 5.2 15 3.9 14 3.8 37 3.7 38 12.0 4 8.0 28 6.2
大兴区 258 9.9 26 6.7 26 7.0 136 13.0 39 12.0 3 6.0 28 6.2
昌平区 131 5.1 20 5.2 13 3.5 55 5.5 24 7.4 3 6.0 16 3.6
房山区 55 2.1 6 1.6 13 3.5 16 1.6 10 3.1 1 2.0 9 2.0
生态涵养区 190 7.3 14 3.6 21 5.7 69 6.8 51 16.0 2 4.0 33 7.4
门头沟区 45 1.7 5 1.3 6 1.6 13 1.3 15 4.6 0 0.0 6 1.3
平谷区 14 0.5 0 0.0 1 0.3 4 0.4 6 1.8 1 2.0 2 0.5
怀柔区 69 2.7 5 1.3 7 1.9 25 2.5 16 4.9 1 2.0 15 3.3
密云区 49 1.9 3 0.8 5 1.4 21 2.1 11 3.4 0 0.0 9 2.0
延庆区 13 0.5 1 0.3 2 0.5 6 0.6 3 0.9 0 0 1 0.2
从区县来看,总体功能环节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大兴区等地区,不同功能环节集中分布地区又有所差异(表2)。总部和商务服务功能主要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和西城区;研究开发功能主要分布在海淀区、大兴区和朝阳区;生产制造功能主要分布在朝阳区、海淀区和大兴区;物流仓储功能主要分布在海淀区、丰台区和朝阳区;销售售后功能主要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和东城区。可见,除生产制造功能在朝阳区比重最高外,其他功能环节在海淀区占比最高。
从乡镇街道来看,通过对上市公司所有功能环节数量排序发现,清河、西北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花乡和北太平庄的所有功能环节都占到总量的2%以上。中关村海淀园涉及清河街道、中关村街道和北太平庄街道,中关村西北旺科技园位于西北旺地区,中关村丰台园涉及花乡和新村街道,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新城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区,可见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具体到不同功能环节数量分布会有所差别,总部主要分布在西北旺、新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清河,分布数量差别较小,均占4%左右;商务服务功能主要分布在西北旺,占该功能环节的7.82%,比排名第二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3.24%,分布数量较为集中;研究开发功能主要分布在清河、西北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均占5%以上;生产制造功能主要分布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定和仁和,不过整体分布数量较少;物流仓储功能在八里庄(朝阳区)、花乡和新村街道数量占比较高,但整体分布数量少;销售售后功能主要分布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长安街和清河街道,分布数量差别最小。可见,高级功能环节(总部、商务服务、研究开发和销售售后)分布较为相似,主要分布在西北旺、清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关村;低级功能环节(生产制造和物流仓储)分布差别较大。

2.2 功能环节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

通过平均最近邻指数计算北京市上市公司不同功能环节的空间集聚指数,平均最近邻指数中R值均小于1,Z值均小于-2.58,P值为0,表示在0.0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各个功能均为集聚分布(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研究开发平均最近邻指数值最小为0.26,说明该功能集聚特征最明显,而物流仓储的集聚特征相较于其他功能最不明显;商务服务和销售售后的平均最近邻指数均为0.36,说明这2个功能环节集聚程度相同且较明显;生产制造和总部的平均最近邻指数分别为0.49和0.56,相较于其他功能分布相对均衡。
表3 北京市上市公司不同功能环节的平均最近邻指数值

Tab.3 Average nearest neighbor index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part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Beijing

功能 样本平均
距离(m)
随机模式下的期望距离(m) 平均邻近
指数R
Z P
总部 6365.25 11275.50 0.56 -16.41 0.00
商务服务 1049.35 2954.99 0.36 -23.76 0.00
生产制造 1415.23 2913.66 0.49 -17.76 0.00
物流仓储 4562.28 6428.61 0.71 -3.93 0.00
销售售后 881.64 2442.56 0.36 -25.91 0.00
研究开发 464.05 1804.25 0.26 -45.14 0.00
利用ArcGIS对6个功能环节进行核密度分析(图2),发现北京市各功能环节整体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中心高、边缘低”的集聚特征,主要集聚在海淀区东南部和西城区的西北部,并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
图2 北京市上市公司不同功能环节的核密度分布图

Fig.2 Kernel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part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Beijing

①总部呈现多核心的空间结构,4个核心形成半环形串珠状的密度带(图2a)。该功能环节高密度区主要出现在海淀区的花园路、学院路和中关村街道,以及西城区新街口、什刹海、金融街和西长安街街道的交界处,以2个核心为中心向周围两侧扩散。此外,高密度区还出现在海淀区上地街道、西北旺地区和清河街道交界处以及丰台区的新村街道,无次高密度区。
②商务服务功能呈现单核心的空间结构(图2b)。该功能环节的高密度区出现在以西城区的新街口街道为核心向周围的什刹海、金融街和西长安街街道扩散的地方,次高密度区出现在海淀区上地街道、西北旺地区和清河街道的北部交界处。
③研究开发功能呈现单核心的空间结构(图2c)。该功能环节的高密度区出现在海淀东北部的上地、清河街道、西北旺地区和昌平的回龙观街道交界处,并以此为核心向周围小范围扩散,无次高密度区。可见,该功能布局相较于其他功能最为集中,地区间分布差异较大。
④生产制造功能形成明显的团状分布形态(图2d)。生产制造功能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西城区的新街口和什刹海街道,并向周围的展览路、金融街、西长安、东华门、德胜街道,相邻东城区的安定门、交道口、景山街道以及海淀南部的北下关、北太平庄街道扩散。该功能环节空间分布范围广,布局相较于其他功能更为分散,以核心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北至昌平区的沙河,南至大兴区的观音寺、西红门地区,西至门头沟区的永定地区,东至顺义区的南彩镇。此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远离市中心且对周边街区溢出作用不强,因此形成一个孤岛。
⑤物流仓储功能呈现单核心的空间结构(图2e)。该功能环节的高密度区出现在海淀区东部和与西城区西北部交界的地区,主要包括西城的展览路和新街口以及海淀的甘家口、紫竹院、北下关和北太平庄街道等地区,无次高密度区。
⑥销售售后功能呈现环状分布形态(图2f)。该功能环节的高密度区出现在朝阳区的朝外街道,并且向周围东城区的北新桥、东四和朝阳门街道以及朝阳区西部的呼家楼和建外街道扩散。2个次高密度区分别出现在西城中部的金融街与东北部的新街口、什刹海、西长安和德胜街道,朝阳安贞街道和东城和平里街道的交界处。1个高密度核心区和2个次高密度区围绕安定门街道形成环状的空间布局形态。
整体上看,各功能呈现出“大分散和小集聚”的空间格局,“核心—边缘”结构明显,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较大。除销售售后外的高级功能空间布局形态相似度较高,主要呈现带状分布,低级功能则主要呈团块状分布。

3 北京市上市公司不同功能环节间的空间关系

3.1 两两功能环节的共聚特征

利用GeoDa计算得出各个功能的双变量全局空间自相关莫兰指数,发现两两功能的莫兰指数都通过了99%的显著性检,且均为正值,说明两两功能间都具有空间相关性。选择指数较大的前5名,从大到小依次为:总部与研究开发(0.262)>总部与销售售后(0.258)>总部与商务服务(0.245)>商务服务与销售售后(0.216)>总部与物流仓储(0.213)。进一步使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绘制共聚特征明显的5对双变量局部自相关集聚图(图3),呈现2个功能在乡镇街道的空间分布(表4)。
图3 北京市上市公司功能环节间的双变量LISA图

Fig.3 LISA map of dual variabl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part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Beijing

表4 北京市上市公司功能环节间的双变量空间自相关莫兰指数

Tab.4 Moran's index of dual variabl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part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Beijing

总部 商务服务 研究开发 生产制造 物流仓储 销售售后
商务服务 0.245***(0.001)
研究开发 0.262***(0.001) 0.177***(0.001)
生产制造 0.130***(0.001) 0.093***(0.004) 0.100***(0.006)
物流仓储 0.213***(0.001) 0.163***(0.001) 0.110***(0.001) 0.076***(0.005)
销售售后 0.258***(0.001) 0.216***(0.001) 0.141***(0.001) 0.129***(0.001) 0.176***(0.001)

注:*** 表示在置信度为99%时显著相关。表5同。

①总部与研究开发功能:在高—高集聚区(HH)总部、研发功能分布密集,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是总部和研发最为聚集的“中心”区域(图3a)。该对功能共聚的乡镇街道主要在以清河街道、西北旺地区、中关村街道为代表的海淀东北部,以及与此相邻的以奥运村街道、亚运村街道为代表的朝阳西北部成片集中分布。以上乡镇街道成片相连,海淀区部分在范围上大体与中关村科学城一致,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核心,园区内集聚了以IT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
②总部与销售售后功能:高—高集聚区(HH)主要集中分布在以清河、中关村、北太平庄街道为代表的海淀东部,以德胜、展览路街道为代表的西城北部相邻区域,以望京街道为代表的朝阳西北部地区,并在花乡地区独立分布(图3b)。其中,望京拥有中关村朝阳园,是国际电子通信总部的聚集地;花乡是丰台科技园和丰台总部基地所在地,是北京城区西南方向重要的增长极。
③总部与商务服务功能:该功能对空间分布和总部与研究开发功能对在海淀区分布相似性明显(图3c)。高—高集聚区(HH)分布在以西北旺地区、清河街道为代表的海淀北部以及以金融街和新街口街道为代表的西城中部地区,以三里屯街道为代表的朝阳区西部地区。其中,金融街集聚了大量金融机构的总部,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三里屯街道多元化消费服务业态全域分布,逐步形成集时尚、文化、体育、休闲等多种形态为一体的多元化商业综合街区,有很多世界知名企业在此分布。
④商务服务与销售售后功能:高—高集聚区(HH)主要集中分布在以学院路、中关村、北太平庄街道为代表的海淀东部,以金融街、新街口等为代表的西城中部以及以奥运村街道为代表的朝阳西北部地区(图3d)。该功能对空间分布和总部与销售售后功能对的相似性较明显。
⑤总部与物流仓储功能:由于物流仓储企业较少,总部与物流仓储功能的高—高集聚区(HH)较少,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中关村、北太平庄、甘家口、北下关街道为代表的海淀东部,以及以展览路街道为代表的西城西部地区(图3e)。其中展览路街道是重要的航空运输业企业分布地,该街道有一家大型航空快递公司(中国外运)。
整体上看,5对功能共聚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淀区北部以及周围相邻区域,企业之间由于共享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等的需要,总部、商务服务、研究开发和销售售后等功能布局在一起,以便提高效率,促进创新。

3.2 高级低级功能间的空间关系分析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功能间具有空间相似性,本文进一步运用地理探测器计算一个功能的布局受到另一个功能布局的影响程度(表5)。从表5可以看出,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上,北京市上市公司各个功能间空间布局都互相产生影响。具体从高级和低级功能相互之间的影响来看:①高级功能与高级功能:总部与研究开发功能间相互影响(0.767,0.790),其中总部对研究开发功能的影响为0.767,研究开发对总部的影响为0.790,二者相互间的q值都最大,因此与其他功能相比共聚程度更明显。此外,总部与商务服务(0.710,0.623)、商务服务与研究开发(0.758,0.679),q值都大于0.6,空间布局相互影响大,共聚也较为明显。②低级功能与低级功能:生产制造与物流仓储(0.182,0.134),q值小于0.2,表明低级功能之间空间布局相互影响较小,低级功能间比高级功能间的共聚程度低。③高级功能与低级功能:销售售后与生产制造(0.422,0.269)、总部与物流仓储(0.382,0.282)、商务服务与物流仓储(0.340,0.126)、研究开发与物流仓储(0.389,0.105)、销售售后与物流仓储(0.270,0.222),q值都小于0.6,高级功能对低级功能的q值大于低级功能对高级功能的q值,表明高级功能对于低级功能有一定影响,低级功能对高级功能则影响较小,低级功能对于高级功能具有空间相随性。
表5 北京市上市公司不同功能环节的地理探测器结果

Tab.5 Geo-detector results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part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Beijing

功能 总部 商务服务 研究开发 生产制造 物流仓储 销售售后
总部 - 0.623***(0.000) 0.790***(0.000) 0.305**(0.000) 0.282***(0.000) 0.559***(0.000)
商务服务 0.710***(0.000) - 0.679***(0.000) 0.286***(0.000) 0.126***(0.000) 0.517***(0.000)
研究开发 0.767***(0.000) 0.758***(0.000) - 0.360***(0.000) 0.105***(0.000) 0.452***(0.000)
生产制造 0.322***(0.000) 0.473***(0.000) 0.567***(0.000) - 0.134***(0.000) 0.422***(0.000)
物流仓储 0.382***(0.000) 0.340***(0.000) 0.389***(0.000) 0.182***(0.000) - 0.270***(0.000)
销售售后 0.548***(0.000) 0.563***(0.000) 0.441***(0.000) 0.269***(0.000) 0.222***(0.000) -

4 结论、建议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本文研究了2021年北京上市公司6个功能环节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主要结论如下:①北京更加偏重总部、商务服务、研究开发等高级功能布局。②功能环节呈现“同功能集聚”现象。各个功能均为集聚分布,研究开发功能集聚程度最明显。不同功能环节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较大,高级功能主要呈带状分布,低级功能则呈团块状分布。③功能环节间呈现“异功能共聚”现象。两两功能均共聚,总部与其他功能共聚明显,尤其是总部与研究开发功能共聚最明显;高级功能间比低级功能间的共聚程度高,低级功能对于高级功能具有空间相随性。

4.2 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①根据功能环节不同的偏好,形成功能专业化的优势区域。北京市要立足“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发挥总部管理、研究开发功能的专业化优势,以高精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更加集约与高效利用现有资源,使首都功能不断优化提升。北京应将总部、商务功能重点布局在CBD、金融街、总部基地,成为国际一流的商务中心区;研发功能重点布局在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部门的合作,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部分生产和物流功能重点布局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空港工业区、空港物流基地等地区,增强北京科技成果就近转化能力。②加快各区资源整合,促进高级功能空间邻近布局。各功能环节空间分布共聚现象较为显著,尤其是总部和研发等高级功能,应引导企业选择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区附近的核心区域布局,加强环节间的互动联系促进创新,更好地将北京的信息、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转换为企业功能环节不断攀升的优势。③加强京津冀的分工与联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明确北京城市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将部分生产制造和物流仓储等非首都功能布局到京津冀城市群的其他城市,布局时要考虑当地的要素禀赋和产业基础。同时,可以通过规划和政策等手段,提升天津和河北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配套的能力,推进北京和天津河北功能互补、融合互动。

4.3 讨论

本研究印证了总部、研发在城市内部集聚,生产功能较为分散的规律[27-34]。通过开展企业功能环节在城市内部空间分布的实证分析,完善了城市内部多功能企业区位研究,丰富了Scott等人关于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发展[22]的理论实践。但受制于数据可获取性,未能从时间序列上研究不同功能环节的变化特征,且限于篇幅也未能对功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未来可进一步结合实地调研、访谈等深入探讨关键因素对不同功能环节空间分布及共聚的影响机制。
[1]
Duranton G, Puga D. 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lisation[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5, 57(2):343-370.

[2]
Henderson J V, Ono Y. Where do manufacturing firms locate their headquarter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8, 63(2):431-450.

[3]
Defever F. Functional fragmenta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multinational firms in the enlarged Europe[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6, 36(5):657-677.

[4]
Brunelle C, PolseM. 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across space:A case study of the Canadian electricity industry,1971-2001[J]. The Canadian Geographer, 2008, 52(4):486-504.

[5]
Acosta C, Lyngemark D H. The internal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firms:Evidence from Denmark[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21(6):1-27.

[6]
Schiller D, Burger M J, Karreman B. The functional and sectoral division of labour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From complementarities in production to competition in producer services[J]. Statistical Science, 2015, 47(1):71-103.

[7]
朱彦刚, 贺灿飞, 刘作丽. 跨国公司的功能区位选择与城市功能专业化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0, 239(11):98-109.

[8]
贺灿飞, 肖晓俊. 跨国公司功能区位实证研究[J]. 地理学报, 2011, 66(12):1669-1681.

[9]
武前波, 宁越敏. 中国城市空间网络分析——基于电子信息企业生产网络视角[J]. 地理研究, 2012, 31(2):207-219.

[10]
李国平, 方晓晖. 基于价值链分工的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华布局模式[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5(4):6-11.

[11]
王俊松, 颜燕. 在华跨国公司功能区位的时空演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3):352-358.

DOI

[12]
卢明华. 区域新型产业分工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13]
盛科荣, 王丽萍, 孙威. 中国城市价值链功能分工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12):2763-2778.

DOI

[14]
杨亮洁, 杨永春, 潘竟虎. 中国西部城市参与全球和全国竞争的时空格局及网络结构演化[J]. 经济地理, 2019, 39(10):43-53.

DOI

[15]
赵渺希, 师浩辰, 王慧芹. 大都市区功能性多中心的产业集聚检验——以珠三角企业网络为例[J]. 地理研究, 2021, 40(12):3437-3454.

DOI

[16]
Okubo T, Tomiura E. Multi-plant operation and headquarters separation:Evidence from Japanese plant-level panel data[J].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2016,39:12-22.

[17]
Castellani D, Lavoratori K. The lab and the plant:Offshore R&D and co-location with production activiti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20, 51(1):121-137.

[18]
Alcácer J, Delgado M.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firms and location choices through the value chain[J]. Management Science, 2016, 62(11):3213-3234.

[19]
林柄全, 谷人旭, 王俊松. 集聚经济与基于价值链的企业区位选择——重新发现内部集聚经济[J]. 经济地理, 2020, 40(4):56-64,74.

DOI

[20]
Odagiri H, Yasuda H. The determinants of overseas R&D by Japanese firms:An empirical study at the industry and company levels[J]. Research Policy, 1996, 25(9):67-106.

[21]
Duboz M, Kroichvili N, Gallo J, et al. Do foreign investors' location determinants in service functions differ according to sector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U for 1997 to 2011[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16, 39(4):417-456.

[22]
Scott A J.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metropolitan labour markets and the intra-urban plant location[J]. Urban Geography, 1981, 2(1):1-30.

[23]
宁越敏. 从劳动分工到城市形态(一)──评艾伦·斯科特的区位论[J]. 城市问题, 1995(2):18-21.

[24]
李健. 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5]
Iseki H, Jones R P. Analysis of firm location and relocation in relation to Maryland and Washington,DC metro rail stations[J].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2018, 67:29-43.

[26]
Sigler T, Searle G, Martinus K, et al. Metropolitan land-use patterns by economic function:A spatial analysis of firm headquarters and branch office locations in Australian cities[J]. Urban Geography, 2016, 37(3):416-435.

[27]
Wang M, Ma X, Krstikj A. The spatial pattern of MNCs headquarters in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al state:The case of Beijing[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21, 112(2):1-10.

[28]
赵静平, 卢明华, 刘汉初. 北京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20, 40(1):12-20.

DOI

[29]
王俊松, 潘峰华, 郭洁. 上海市上市企业总部的区位分布与影响机制[J]. 地理研究, 2015, 34(10):1920-1932.

DOI

[30]
何舜辉, 杜德斌, 王俊松. 上海市外资研发机构的空间演化及区位因素[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1):1555-1566.

DOI

[31]
樊杰, 王宏远, 陶岸君, 等. 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分析——洛阳市大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案例剖析[J]. 地理学报, 2009, 64(2):131-141.

[32]
李国平, 卢明华. 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研究[J]. 地理研究, 2002, 21(2):228-238.

[33]
卢明华, 李丽. 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价值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地理研究, 2012, 31(10):1861-1871.

[34]
曹田敏达. 北京市日资企业区位选择研究——基于价值链环节视角[D].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2019.

[35]
赵静平. 北京上市公司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D].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2019.

[36]
张可云, 裴相烨. 大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扩张模式及其对企业效率的影响——以北京市上市企业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10):1613-1625.

DOI

[37]
Anselin L, Syabri I, Smirnov O. Visualizing multivariate spatial correlation with dynamically linked windows[C]// Proceedings,CSISS Workshop on New Tools for Spatial Data Analysi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Cd Rom,CA, 2002.

[38]
王劲峰, 徐成东. 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 地理学报, 2017, 72(1):116-134.

DOI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