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the Local Embeddedness of Japanese Transmigrants’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A Case of Guangzhou City
Received date: 2020-02-08
Revised date: 2020-07-06
Online published: 2025-04-23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system for foreigners,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mode of transmigrants in China have also changed. Taking Japanese as an example,previously most of the Japanese in China are dispatched employees from Japanese enterprises. In recent years,there has been a phenomenon of Japanese local entrepreneurship embedded in the ethnic enclave,which becomes a new tre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eddedness theory in economic geography,ethnic entrepreneurship can be regarded as an economic activity embedded in local social network.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0 Japanese entrepreneurs in Guangzhou,this paper use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and embedding path of Japanese transmigrants in Guangzhou. It is found that the entrepreneurship of Japanese transmigrants in Guangzhou has gone through five stages,namely,de-embedding,supplementary embedding,extended embedding,core embedding and transformation,which completes the local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network of ethnic entrepreneurs. In this process,the local embeddedness of entrepreneurs' social network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er relationship,tighter structure and deeper local embeddednes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dynamic process of ethnic entrepreneurship of foreigners in China,which to some extent makes up for the lack of existing relevant research,and also provides beneficial policy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Chinese big cities.
WANG Boya , LIU Yungang . Study on the Local Embeddedness of Japanese Transmigrants’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A Case of Guangzhou City[J]. Economic geography, 2020 , 40(9) : 114 -124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0.09.012
表1 访谈对象基本属性Tab.1 Attributes of the interviewees |
No. | 性别 | 创立企业/店铺 | 所属行业 | 身份 | 在穗创业年份 | 访谈时长 |
---|---|---|---|---|---|---|
1 | 女 | T商务咨询公司 | 商务服务 | 总经理 | 2012 | 25m07s |
2 | 男 | Z物业管理公司 | 房地产 | 总经理 | 1997 | 115m24s |
3 | 男 | N料理店 | 餐饮 | 老板 | 2014 | 31m26s |
4 | 男 | J料理店 | 餐饮 | 老板 | 2009 | 30m02s |
5 | 男 | S面包店 | 餐饮 | 老板 | 2013 | 35m43s |
6 | 男 | N甜品店 | 餐饮 | 老板 | 2009 | 35m22s |
7 | 男 | C茶文化教室 | 批发零售 | 老板 | 2004 | 62m30s |
8 | 男 | C语言文化教室 | 教育 | 校长 | 2004 | 32m47s |
9 | 男 | E私塾 | 教育 | 校长 | 2006 | 24m31s |
10 | 男 | Y房地产公司/B料理店 | 房地产/餐饮 | 董事长 | 2005 | 36m16s |
表2 质性研究的原始资料佐证Tab.2 Primary material evid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
嵌入阶段 | 各嵌入阶段特征的原始资料语句 (篇幅有限,每一阶段至多选择3个被访者的原始语句佐证) | 关系网络的 结构特征 |
---|---|---|
补充嵌入 | No.3:现在店铺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体育东路附近聚集了很多家日料餐厅,竞争比较激烈,比起周边的料理店生意不是太好。99%的客人都是日本人,中国的客人不过来消费是比较烦恼的事情……店面104 m2,只有大概30个座位,一个月租金是8 000元,现在的租金比较便宜,还负担得起,未来是否搬迁会根据店铺的经营情况决定。 No.5:我就职于一家经营汽车配件的日资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日本人,除汽车配件部门外,还下设有日本食品超市、饮食店、面包店和日本食品供应商,其中S面包店由我负责经营。店面位于珠江新城,当时的两位日本老板想退出转让,于是我就利用公司资金买下了这家店,同时找到日本有名西点品牌S帮忙,开始加盟合作。当时广州几乎没有日系面包店,经营主要靠周边居住的日本人支持,目前仍有一半以上顾客是日本人。 No.9:我们的本社在上海,广州分校共有4名员工,其中3名是日本人,1名是会日语、管理日常事务的中国人。日式私塾的办学目的是为了让海外派遣人员的子女在回国后能尽快适应本国教育,所以经营与本地的日本人数量有很大关系,现在共有30多名学生,由于广州只有两家同类型学校,竞争不是很激烈。 | 低密度 低中心性 低开放性 地理根植性弱 |
延展嵌入 | No.1:我在媒体界工作了十几年,累积了许多从事媒体、创作、宣传等的人脉资源,日本企业客户主要是日本朋友介绍的,招聘员工和找办公场地则是通过中国朋友介绍,他们对我起到很大帮助。在业务拓展上,虽然也想继续举办活动,但是没有以前那样(事务所时期)的条件,公司规模小,人手也不足,现在编辑和设计的业务繁忙,抽不出身。 No.2:派遣的日本人家庭很看重公寓的服务质量和细节,所以我们的服务项目很多,努力为客人的居住生活提供便利……为了构筑与日本客人的信赖关系,我每周四在自家用自己煮的料理和日本酒招待客人,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因为在日本客人不信赖房地产中介,信用是很难构筑的东西,必须要花很多时间苦心经营关系,与客人成为朋友。今后我并不想扩大经营规模,只要持续地帮助投资者管理好Z公寓的房产。 No.4:刚开始在这里经营的时候,周边只有两家日料店,这几年店铺渐渐多起来,这一带聚集了不少人气。我们的宣传是靠客人的口碑,八成以上客人是日本人,也有不少常客……日本食材大部分是从日本贸易公司进货,也有自己专门的渠道获得一些很难入手的食材。由于经营得比较好,也想在广州开其他分店,正在找地方,不会考虑去深圳、东莞这些城市开分店,因为当地的日本人正在减少。 | 低密度 高中心性 低开放性 地理根植性强 |
核心嵌入 | No.7:2004年在广州白手起家,经过十年的时间已经在中国开了五家分店,工作人员大约40人左右,自己也作为顶梁柱支持着员工们的生活。我觉得自己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似乎与一般的社长和社员的关系不太一样,更像是家人一样相处。我希望员工能用自己的心泡茶,通过员工将这份心意传递给客人。日本的茶艺老师也曾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她们中有的有自己的工作,或者是主妇,业余时间过来授课……我们正处于上升期和转折期,老师和代理商数量在增多,经营的业务也更广了,现在更多是与合作伙伴的新项目,包括与美容院合作药膳茶,但内在配方和准备都是我们在做……不太担心本地竞争问题,更多是希望与同行业的共同进步。我们有自己的品牌和理念,希望中国茶文化可以长远、广泛地传播出去。 No.10:我早在2005年就来到广州,主要经营两项业务。一是房地产中介,我还在日本的时候就认识了日本最大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之一A公司的老板,我们两个都是福冈人,便一起谋划在中国开展业务,合作成立了Y公司。我们跟No.2的Z物业管理公司也是合作关系,由于客户定位不同,他们是服务式公寓,我们的房源以小区为主,因此会互相介绍客户给对方。另一个业务是餐饮,我创建了在广州非常有名的日料连锁品牌,目前有4家分店,定位是面向本地食客,与面向日本人的料理店不同,在店铺选址、宣传渠道方面更加适应本地市场。 | 高密度 高中心性 高开放性 地理根植性强 |
图5 补充嵌入阶段在穗日本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Fig.5 The social network of Guangzhou Japanese entrepreneur in supplementary embedding stage |
图6 延展嵌入阶段在穗日本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Fig.6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social network of Guangzhou Japanese entrepreneur in extended embedding stage |
[1] |
张轶君, 蔡琳. 数说在华外国人增长情况,去年在华工作留学人数超百万[EB/O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343134, 2020-03-22.
|
[2] |
逾95万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 -04-15(2).
|
[3] |
刘云刚, 陈跃. 广州日本移民族裔经济的形成及其社会空间特征[J]. 地理学报, 2014, 69(10):1 533-1 546.
|
[4] |
周雯婷, 刘云刚. 上海古北地区日本人聚居区族裔经济的形成特征[J]. 地理研究, 2015, 34(11):2 179-2 194.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赵蓓. 嵌入性与产业群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分析框架[J]. 东南学术, 2004(6):138-145.
|
[14] |
柏玲, 张宪平. 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嵌入性的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08(7):123-125.
|
[15] |
徐海英, 朱国传. 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嵌入”的研究及其启示[J]. 人文地理, 2012(3):18-22.
|
[16] |
|
[17] |
|
[18] |
李志远, 王雪方. 组织学习与客户知识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关系嵌入的调节[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3):152-162.
|
[19] |
单标安, 蔡莉, 陈彪, 等. 中国情境下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的影响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6):899-914.
|
[20] |
尹俣潇, 梅强, 徐占东. 创业网络关系嵌入与新创企业成长——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J]. 科技管理研究, 39(5):199-206.
|
[21] |
|
[22] |
|
[23] |
|
[24] |
董保宝. 创业网络演进阶段整合模型构建与研究启示探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 35(9):15-24.
|
[25] |
周冬梅, 陈雪琳, 杨俊, 等. 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 管理世界, 2020(2):206-225.
|
[26] |
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
[27] |
张一力, 张敏, 李梅. 对海外移民创业网络嵌入路径的重新审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J]. 科学学研究, 2016, 34(12):1 838-1 846.
|
[28] |
|
[29] |
李邦海. 国际移民创业理论和模式综述[J]. 荆楚学刊, 2016(3):77-85.
|
[30] |
马晓燕. 移民适应的行为策略研究[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3.
|
[31] |
|
[32] |
徐德斌, 赫曦滢. 西方劳动力地理学的微观化转向与当代价值[J]. 学术交流, 2018(6):106-112.
|
[33] |
周雯婷, 刘云刚, 全志英. 全球化背景下在华韩国人族裔聚居区的形成与发展演变——以北京望京为例[J]. 地理学报, 2016, 71(4):649-66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