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scape Quality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Tea Garden Based on AHP-TOPSIS-POE Combined Model

  • LUO Yidun , 1 ,
  • ZHOU Yicen , 2, ,
  • CHEN Zheng 3
Expand
  • 1. School of Desig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China
  • 2. Hunan Financial and Industrial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Hengyang 421002,Hunan,China
  • 3.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engyang 421002,Hunan,China

Received date: 2020-03-23

  Revised date: 2020-11-29

  Online published: 2025-04-11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TOPSI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ecological tea garden landscape quality from six aspects: square and garden road landscape, facility landscape, water landscape, plant landscape, sketches and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experience projects.Taking 5 ecological tea gardens in Hunan Province as research areas, it uses the status of use evaluation (POE)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AHP-TOPSIS combined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nyue Huagai tea farm has the higher landscape quality, and the Hengnan Baogailutong organic tea garden has poor landscape quality, it shows different in the scores of each sub-item. The AHP-TOPSIS-POE combination model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in index weights and decision-making influenced by human factors or single-factor, this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ecological tea garden landscap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al operation capabilities.

Cite this article

LUO Yidun , ZHOU Yicen , CHEN Zheng . Landscape Quality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Tea Garden Based on AHP-TOPSIS-POE Combined Model[J]. Economic geography, 2020 , 40(12) : 183 -190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0.12.021

作为茶叶种植大国,我国的茶文化底蕴和茶叶农耕文明浓厚,茶叶资源丰富,在生态茶园旅游上有着独特的人文优势及自然优势。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生态茶园开始迅猛发展。生态茶园是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经过景观设计、规划、管理,整合农耕畜牧等农业功能,开辟茶叶产业、农产品培育、观光体验式农业、休闲民宿、示范教育等集拉动经济发展作用于一身的新型茶园综合体。茶园景观是以茶文化为精髓,融入当地民俗文化、地域特色,创造出的独特景观类型,是结合茶叶生产、旅游观光、科技示范、科学教育、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方式。而茶园景观的质量是社会形态和文化内涵的载体,是茶园景观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景观是否能够满足人们主体需要的重要标准。
近年来相关学者对茶产业及生态茶园规划设计及景观设计的研究不断增多,研究热点聚焦茶叶生产布局[1]、茶园用地适宜性评价[2]、茶产业集群[3]、茶产业发展前景[4]、茶树生态区划[5]、茶叶出口[6]等方面。王慧从景观形象、环境生态及环境心理三大方面对生态茶园规划设计进行解析[7]。王彦伟、林久光对不同地域的生态茶园展开规划设计或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8-9]。贠旭彤从景观规划设计的各个要素出发,进行全面的挖掘,同时对茶园规划设计和茶文化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10]。覃思、肖茜文等以茶文化应用为研究主题,在此基础上探讨生态茶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11-12]。杨璐璐、韩婷婷、罗一墩等阐述了生态茶园以及茶文化等相关的概念,并针对设计生态茶园景观与茶文化之间的传承与渗透关系进行研究分析[13-15]。相关学者主要围绕生态茶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展开研究,缺乏茶园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的探索。部分学者运用SBE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熵权法针对不同地域的茶园景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性、功能性、观赏性、文化性、体验性等方面对茶园景观进行系统性评价[16-18]。与此相关的研究需基于评价模型,对有关指标进行筛选和运用,模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决定评价结果的合理与科学性,但由于所选模型本身对于指标间相关性强或弱的甄别功能欠缺,加之大多数学者所选择的评价指标过于简单,使得运用评价模型评估景观质量的实践有效性不明显[19]。湖南是产茶大省,茶叶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发展茶园观光旅游业,但同时又面临着景观单调、文化底蕴不足、体验项目缺乏创新、产业失调、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所以,本文基于问题导向,以湖南省5处茶园景观为研究主体,以AHP-TOPSIS-POE综合模型为支撑,构建生态茶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对湖南省5个生态茶园景观质量展开评价,并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景观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生态茶园景观的质量标准,以此指导湖南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实践活动,提升生态茶园的旅游服务质量,助推生态茶园景观质量的提高。

1 研究方法与茶园概况

1.1 研究方法

由于生态茶园景观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其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兼顾二者的双重特性,评价体系中的主观判断指标量化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评价体系涉及多个指标,综合性相对较强,在对评价指标进行设置并筛选时,应该以创新景观质量评价活动的现实特征为依据,避免评价结果受到不良影响。此外,受评人员的认知能力、习惯偏好和知识储备等,将对指标得分产生极大的影响,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当前阶段,指标占比差异在很多研究中都受到重视,然而指标占比的确定通常都是以专家的主观意愿为依据,客观性不强;AHP法对权重的获取,需要基于原始数据,才能确保最终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此同时,横向和纵向对比能够在TOPSIS模型中轻松实现,从计算方式上来看也相对简单,其有着较为广阔的运用范围。本文首先在基于AHP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利用TOPSIS方法完成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排序,然后采用POE法对使用状况进行评价,为生态茶园的景观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有效依据[18]

1.1.1 AHP分析法

AHP分析法从系统学的角度来考虑复杂事物的多目标决策,决策思维过程中构建层次结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量化评价标准,对各评价指标对决策目标的贡献度进行量化表达,经过数学运算确定各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的重要性权重值,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20]。评价景观质量的过程中,不同指标占比存在明显差异,在AHP法辅助下,即可确定出合理的指标权重。这种方法借助不同指标之间的偏差程度对信息熵进行计算,用来核算指标熵,在熵权支撑下,对不同指标占比进行明确。此种方式能够将隐性数据信息直观地展现出来,对指标的认知更明确,掌握更加全面的指标信息。熵权与指标熵之间呈反相关,即指标熵越小,熵权越大,该指标越重要,指标熵越大,熵权越小,该指标越不重要。

1.1.2 TOPSIS模型分析

TOPSIS法指的是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在这种方法中,首先需要结合理想目标和评价对象之间的接近程度对其进行顺序排列,从而分析评价对象的优势和劣势,是一种可以针对多目标决策进行评价分析的方法[21-22]。最优/最劣解的评判标准按照这些值的空间散布来评判最优和最差理想值,然后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值放在矩阵里完成归一化处理,把所有指标的量纲转化为统一标准,实现同质化对比分析从而对景观质量的优劣做出评价,通过把各个茶园的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对比,若某个茶园的综合得分既远离负理想解同时又最接近正理想解,则判定该茶园为最理想解,即景观质量最优。

1.1.3 POE模型分析

为了检验评价体系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准确性,降低干扰因素和计算误差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使用状况评价(POE)法对被评价的湖南生态茶园景观质量展开问卷调查,通过统计结果可获取景观质量满意度。

1.2 茶园概况

湖南省位于江南丘陵地带,向来以“湖广熟,天下足”出名。湖南省作为一个盛产茶叶的省份,茶叶不但是传统产业之一,也是符合绿色发展方向的朝阳产业,更是湖南省广大丘陵、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民生产业。湖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并支持茶叶产业发展。湖南省于2013年提出了“建设茶叶强省”的口号,为了实现该目标,湖南省政府相继出台了扶持茶叶产业发展的文件,并明确了“千亿茶产业”发展规划及与此相关的扶持措施。近年来,湖南省茶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茶叶出口、茶叶产量、茶园面积实现了全面增长,达到了713亿元的综合产值,并且近十年来的财政税收、企业效率以及茶农收入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本研究从湖南省生态茶园中选取衡南宝盖绿彤有机茶园、常宁塔山鳌头有机茶园、常宁兴华狮园有机茶园、南岳华盖茶场、江头贡茶生态休闲农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茶园为研究对象,进行景观质量评价分析。
衡南宝盖绿彤有机茶园位于衡阳市衡南县宝盖镇,其经营范围为茶苗培育、茶叶种植、茶叶加工及销售、茶园观光及休闲。宝盖镇是“湖南省环境优美乡镇”“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宝盖牌”商标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拥有国家专利11项,现持有商务部企业自营进出口权。茶园建有高标准现代化厂房、科研楼、茶艺馆等,是21世纪新建的高标准现代有机茶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市级龙头企业”。茶园种植面积1 000余亩,所产绿彤有机茶具有很好的纯天然优良品质,2007年在国际食用菌博会参评,获得优质农产品“金奖”。
常宁塔山鳌头有机茶园、常宁兴华狮园有机茶园是两家位于衡阳市常宁市(县级市)塔山瑶族乡的茶园(瑶族乡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其中前者位于鳌头村、后者位于狮园村。塔山是衡阳市茶叶主产区,名优有机茶生产基地,狮园村是湖南十大最美茶叶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两家茶园都是高山有机茶园的典型代表。其中,常宁塔山鳌头有机茶园平均海拔800 m,属风景名胜区、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景区,境内山灵水秀,常年云雾缭绕,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堪称高山有机茶“天然温床”,素有“茶海明珠”之称[23]。兴华狮园有机茶园现有高山有机茶叶示范园260 hm2,并完成低改老茶园40 hm2,建成了1 600 m2的标准厂房及全自动红绿茶生产线。公司投资兴建的塔山茶旅文化产业园项目还被列入衡阳市“塔山瑶族乡点对点精准帮扶计划”,被评为衡阳市“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示范基地”[24]
南岳华盖茶场地处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是南岳云雾茶最大的主产区,在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华盖峰和观音峰之间绵延数十余里,由南岳云雾茶业公司的知青茶场(又名华盖茶场)、杉湾茶叶基地、开山祭台、茶乡古道、望云台、方广寺等景点组成。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曾作《南岳采茶词》十首描写此地从种茶、采茶、制茶、卖茶的全过程和茶农辛勤的劳动生活。自唐以来,南岳云雾茶就被列为贡品。茶圣陆羽《茶经》四次提到南岳云雾茶,“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县山谷”,指的是就是湖南衡阳的南岳衡山。该茶场将茶叶、茶农、茶文化与游客、茶产业和市场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与经济的影响力,将云雾茶产业与南岳旅游相融合。
江头贡茶生态休闲农庄建于2008年,位于衡阳市耒阳市(县级市)城区以东15 km、S320省道以北5 km,属龙塘镇江头村,规划范围以龙下冲水库为中心的周边低山丘陵地,共计235 hm2。农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降水量超过1 400 mm,地形形态属丘陵低山,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以红土和黄褐色土为主,土质均匀,保水较好。江头贡茶生态休闲农庄以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主体,结合园区内的自然资源,围绕生态有机绿茶的发展方向,建设成为油茶、生猪、鸡禽、水产渔业和休闲旅游一体化的田园综合体,提供农事体验、观光度假、住宿餐饮等多项服务的产业型休闲园区,能实现日接待能力800人次[25]

2 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参考各专家学者对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开展的研究,结合湖南省4个生态茶园在茶园景观的特点,考虑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的准确性,以文化体验项目、广场及园路景观、设施景观、小品及建筑景观、水体景观、植物景观为准则层来构建景观质量评价体系。结合湖南省4个生态茶园的景观特色与景观实际发展要求,初步确定26项评价指标。为确保评价指标客观、实用和相对独立性,邀请地方高等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地方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等单位的12位专家对26项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和修正,最后确定23项评价指标构建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Tab.1 Ecological tea garden landscap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目标层 项目层 权重 指标层 指标解释 权重 对总目标
的权重










A
植物景观B1 0.2671 茶树品种多样性C11 茶园中茶树品种数量 0.0678 0.0181
茶田外观C12 茶田外观观赏价值 0.2645 0.0707
观赏植物品种多样性C13 茶园中观赏植物品种数量 0.1407 0.0376
观赏植物层次丰富度C14 茶园中观赏植物种株高度变化 0.0798 0.0213
观赏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C15 茶园中植物种株色彩变化 0.0976 0.0261
植物景观整体协调度C16 植物与茶园景观协调程度 0.3495 0.0934
水体景观B2 0.1660 水环境质量C21 茶园水体水质状况 0.5359 0.0890
水体面积C22 茶园水域总面积 0.3134 0.5198
水体优美度C23 茶园水体的可观赏性 0.1507 0.0250
建筑及小品景观B3 0.1057 景观吸引度C31 建筑小品体现的观赏价值 0.3157 0.0334
景观艺术性C32 建筑小品体现的艺术价值 0.1518 0.0160
科学文化内涵C33 建筑小品体现的文化价值 0.5325 0.0563
设施景观B4 0.0615 环卫设施C41 环卫设施与茶园景观的协调度 0.2600 0.0156
休憩游乐设施C42 休憩游乐设施与茶园景观的协调度 0.7900 0.0486
宣传导向设施C43 宣传导向设施与茶园景观的协调度 0.0500 0.0031
园路及广场景观B5 0.0387 景点通达性C51 茶园园路数量与便利性 0.8300 0.0321
铺装C52 道路铺装与景观的协调度 0.1700 0.0066
文化体验项目B6 0.3610 茶事体验活动(采茶、制茶、品茶、鉴茶)C61 茶事体验活动数量与规模大小 0.3604 0.1301
茶艺表演C62 茶艺表演频率与专业性 0.1936 0.0699
茶历史遗迹与文化展示C63 茶历史遗迹与文化展示活动丰富程度 0.1406 0.0508
茶饮食、特色饮食C64 茶饮食、特色饮食开发程度 0.1936 0.0699
特色民俗工艺、茶工艺品C65 特色民俗工艺、茶工艺品开发程度 0.0385 0.0139
特色节庆、歌舞表演C66 特色节庆、歌舞表演活动开展情况与
可参与性
0.0752 0.0272
相关定量数据如水体面积、茶树品种等来自于实地调研所获取的统计数据,定性数据则来自于专家根据实地调研所得出的分值评价结果。

2.2 AHP-TOPSIS组合模型构建的步骤

在本文中,借助于AHP法对影响因子所对应的权重进行确定,并且利用TOPSIS法确定排序。在对AHP-TOPSIS组合进行建模时,所需要遵循的步骤包括:
①构建加权的规范矩阵。挑选出n个符合条件的评价对象,评价指标P个,评分获得原始数据矩阵并对原始数据归一化及加权处理得出矩阵Z
Z = z 11 z 12 z 1 p z 21 z 22 z 2 p z n 1 z n 2 z n p n × p
式中: z i j = g i j × ω i j i = 1,2 , n j = 1,2 , p ω 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
②对各参评对象排序。通过正理想解来表示最优解,其与指标最小值所构成的集合相对应;负理想解代表的是最劣解,其与指标最大值所构成的集合相对应。所有指标的最劣值和最优值构成了劣值向量Z-与最优值向量Z+
Z + = z 1 + , z 2 + , , z p + ; Z - = z 1 - , z 2 - , , z p -
式中: z j + = z 1 j + , z 2 j + , , z p j + , j = 1,2 , , p ; Z j - = z 1 j - , z 2 j - , , z p j - , j = 1,2 , , p
③如果正理想解和各个参评对象间的距离等于 D i +,负理想解和各个参评对象间的距离等于 D i -,即可对最劣值和最优值与不同评价单元间的距离进行计算。
D i + = j = 1 p z i j - z j + 2 , D i - = j = 1 p z i j - z j - 2
④对最优值与各个评价单元之间的相对接近程度进行计算:
C i = D i - D i + + D i - i = 1,2 , , n
⑤根据相对接近度数进行排序, C i越大代表第i个评价单元与最优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小。
较大的贴近度意味着此参评对象和理想解拥有极高的贴近度,即非常贴近理想解,排序越高。

3 实证研究

3.1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基于评价指标体系,以问卷形式由湖南工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南华大学等12位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者按照相对重要性程度针对23项不同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后确定,将12份判断结果对应加权平均,据此构建7个判断矩阵B1~B6、C11~C16、C21~C23、C31~C33、C41~C43、C51~C52、C61~C66。在此基础上用和积法计算得到要素层B1~B6的权重分别为0.2671、0.1660、0.1057、0.0615、0.0387、0.3610,指标层在所属要素下的权重C11~C61的权重见表1
用一致性比率CR=CI/RI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CIRI分别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计算得到矩阵B1~B6、C11~C16、C21~C23、C31~C33、C41~C43、C51~C52、C61~C66CR值分别为0.012、0.020、0.025、0.000、0.029、0.004、0.010,均小于0.1,满足一致性检验。从整体上对所有评价指标权重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依据CR=CI/RI,计算得到CR=0.000<0.1,说明指标体系在评价总目标下的权重满足一致性检验,证明评价指标权重结果趋于合理。
通过表1可知,评价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是文化体验项目(0.3610)、植物景观(0.2671)、水体景观(0.1660)、建筑及小品景观(0.1057)、设施景观(0.0615)、园路及广场景观(0.0387)。说明在茶园中各类深度体验及茶树景观是影响景观质量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未来的茶园规划与设计中应首先考虑上述因素的提质与升级,开发各类茶园体验与茶文化特色项目,抓住关键部分以提升景观质量。

3.2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从生态茶园现实情况出发,由12名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后采用德尔菲法确定表1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各个指标量纲不同以及数量级的差异干扰了决策结果,因此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取小数点后两位。对5处生态茶园的不同指标初始值进行整理核算,得到湖南5处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指标数值(表2)。经验证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小,其数据概括性与合理性较优。
表2 湖南5处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指标数值

Tab.2 Index values of landscap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values in 5 ecological tea gardens of Hunan

指标 衡南宝盖绿
彤有机茶园
常宁塔山鳌
头有机茶园
常宁兴华狮
园有机茶园
南岳华
盖茶场
江头贡茶生
态休闲农庄
C11 0.15 0.70 0.70 0.70 0.65
C12 0.50 0.80 0.90 0.80 0.65
C13 0.30 0.75 0.55 0.75 0.60
C14 0.20 0.70 0.50 0.75 0.50
C15 0.20 0.65 0.50 0.70 0.45
C16 0.70 0.75 0.50 0.70 0.50
C21 0.85 0.70 0.45 0.65 0.45
C22 0.70 0.65 0.45 0.45 0.30
C23 0.45 0.70 0.35 0.40 0.35
C31 0.40 0.70 0.50 0.45 0.30
C32 0.30 0.70 0.45 0.45 0.25
C33 0.90 0.70 0.45 0.50 0.20
C41 0.35 0.70 0.50 0.50 0.25
C42 0.85 0.60 0.40 0.45 0.25
C43 0.45 0.60 0.40 0.55 0.25
C51 0.90 0.65 0.65 0.50 0.50
C52 0.45 0.65 0.50 0.45 0.25
C61 0.35 0.70 0.40 0.70 0.20
C62 0.10 0.75 0.40 0.75 0.20
C63 0.25 0.80 0.45 0.65 0.20
C64 0.10 0.75 0.45 0.50 0.25
C65 0.15 0.75 0.40 0.55 0.20
C66 0.15 0.60 0.45 0.75 0.20

3.3 TOPSIS加权排序

对上述数据进行整理建立初始矩阵,运用AHP法计算得出的权重构建加权矩阵,求出加权值C表3)。
表3 湖南省5处生态茶园景观评价指标加权值C

Tab.3 The weighted value C of the landscape evaluation index in 5 ecological tea gardens of Hunan Province

代号 衡南宝盖绿彤有机茶园 常宁塔山鳌头有机茶园 常宁兴华狮园有机茶园 南岳华盖茶场 江头贡茶生态休闲农庄
C11 0.0027 0.0127 0.0127 0.0127 0.0118
C12 0.0354 0.0566 0.0636 0.0566 0.0460
C13 0.0113 0.0282 0.0207 0.0282 0.0226
C14 0.0043 0.0149 0.0107 0.0160 0.0107
C15 0.0052 0.0170 0.0131 0.0183 0.0118
C16 0.0654 0.0701 0.0467 0.0654 0.0467
C21 0.0757 0.0623 0.0401 0.0579 0.0401
C22 0.3639 0.3379 0.2339 0.2339 0.1554
C23 0.0113 0.0175 0.0088 0.0100 0.0088
C31 0.0134 0.0234 0.0167 0.0150 0.0100
C32 0.0048 0.0112 0.0072 0.0072 0.0040
C33 0.0507 0.0394 0.0254 0.0282 0.0113
C41 0.0055 0.0109 0.0078 0.0078 0.0039
C42 0.0413 0.0292 0.0194 0.0219 0.0122
C43 0.0014 0.0019 0.0012 0.0017 0.0008
C51 0.0289 0.0209 0.0209 0.0161 0.0161
C52 0.0030 0.0043 0.0033 0.0030 0.0017
C61 0.0455 0.0911 0.0521 0.0911 0.0260
C62 0.0070 0.0524 0.0280 0.0524 0.0140
C63 0.0127 0.0407 0.0229 0.0330 0.0102
C64 0.0070 0.0524 0.0315 0.0350 0.0175
C65 0.0021 0.0104 0.0056 0.0077 0.0028
C66 0.0041 0.0163 0.0122 0.0204 0.0054
结合公式对负理想解、正理想解进行计算,计算5个生态茶园与正理想解的距离和负理想解的距离(表4)。 D i +值越小,表示生态茶园与正理想解的距离越近,即景观质量水平越高; D i -值越小,表明生态茶园离负理想解的距离越近,即景观质量水平越低。
表4 湖南省5处生态茶园景观质量和正/负理想解的差异

Tab.4 Differences in landscape quality and positive/negative ideal solutions in 5 ecological tea gardens of Hunan Province

衡南宝盖绿彤有机茶园 常宁塔山鳌头有机茶园 常宁兴华狮园有机茶园 南岳华盖茶场 江头贡茶生态休闲农庄
D i + 1.6165 1.4432 0.9998 0.9741 0.6631
D i - 0.3866 0.3790 0.2624 0.2830 0.1801
D i 0.1930 0.2080 0.2079 0.2251 0.2136
分别计算5处生态茶园景观质量与理想解的贴近度,得出5个生态茶园景观质量排序依次为南岳华盖茶场(0.2251)、江头贡茶生态休闲农庄(0.2136)、常宁塔山鳌头有机茶园(0.2080)、常宁兴华狮园有机茶园(0.2079)、衡南宝盖绿彤有机茶园(0.1930)。
在综合评价5处生态茶园后发现,南岳华盖茶场拥有最佳的景观质量评价品质,衡南宝盖绿彤有机茶园拥有较差的景观质量评价品质。对于拥有良好景观质量评价品质的茶园来说,未来的茶园景观规划中,应继续打造优势,深入挖掘特色,促进茶园景观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对于景观质量评价品质较差的茶园来说,应首先补齐短板,消除景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景观质量提质升级,从而实现各方面均衡发展。
通过分析各茶园项目层的评价情况可对茶园的优劣势进行更好地定位,以此提升茶园景观质量。从植物景观方面来看,南岳华盖茶场在茶种丰富度及层次性、观赏性中的评价较好,在未来的茶树种植计划中应积极延续茶种种植计划,开发茶树的观赏游憩价值。处在末位的衡南宝盖绿彤有机茶园应对茶树的选择与种植计划进行一定的修改,合理规划茶种搭配计划,挖掘茶树的景观价值。水体景观方面,常宁塔山鳌头有机茶园的水域面积与水环境质量较好,而江头贡茶生态休闲农庄的水体景观评价得分较低。建筑及小品景观方面,江头贡茶生态休闲农庄的建筑小品在茶园的设置具有较好的观赏性,且与茶园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在茶园的旅游活动过程中能够带给旅游者良好的旅游体验。设施景观方面,各茶园的得分差异较小,主要是因为其内部休憩游乐设施、宣传导向设施设置差异较小,一定程度上给人的对比性较小,良好的基础设施配套能够左右旅游者的心情及感受,因此设施景观配置的合理性也是景观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园路及广场景观方面,常宁塔山鳌头有机茶园的道路连接度与铺装极具特色,因此在园路与广场景观因子层中评价较高。文化体验项目方面,南岳华盖茶场近年来在茶园体验、表演、特色饮食等方面深入挖掘,开发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其旅游影响力及客源市场都大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园景观质量的提升。

3.4 POE法调查验证

为验证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降低干扰因素和计算误差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针对5个使用生态茶园的对象借助于状况评价(POE)法对其开展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从而获得景观质量满意度。
调查问卷依据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和生态茶园景观质量满意度评价体系(表5)两部分完成设计,利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对满意度调查中的具体选项进行设计,并将其分别设置为5个不同的类别:极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极不满意,结合不同评价要素的重要性为其赋值1~5。受访者需要针对不同指标,对其满意度进行打分,对各评价要素得分求和后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评价要素的满意度得分,上级指标满意度等于下级指标满意度的总和平均数。
表5 生态茶园景观质量满意度指标体系

Tab.5 Index system of landscape quality satisfaction of ecological tea garden

总体目标 评价层面 评价要素
生态茶园景观质量满意度 植物景观满意度 景观典型性;景观多样性;群落多样性
水体景观满意度 景观多样性;景观变化性;景观珍稀性
建筑及小品景观满意度 景观利用性;景观科学性;整体艺术性
设施景观满意度 环境卫生设施;休憩游乐设施;导向指示设施
园路及广场景观满意度 位置合理性;尺度合理性;空间安全感
文化体验项目满意度 功能多样性;文化丰富性;项目参与性
为避免评价中存在误差,对5个生态茶园在2019年8月14—21日、2020年3月1—7日开展问卷调查,每个茶园都发放问卷420份,从而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经统计,共发放2 200份问卷,收回1 9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89.95%。受访对象包括4个年龄段:少年(<18岁)、青年(18~40岁)、中年(40~65岁)、老年(>65岁),各占比25.23%、34.16%、32.14%、12.08%。在受访对象中,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人数共有121人,占比约为31.43%;文化程度在高中的人数共有156人,占比约为40.52%;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人数共有108人,占比约为25.71%。
调查对象满意度得分4~5时,表示使用者极满意;满意度得分3~4时,表示使用者满意;满意度得分X为3时,表示使用者感觉一般;满意度得分2~3时,表示使用者不满意;满意度得分1~2时,表示使用者极不满意。通过计算满意度即可对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表6)。
表6 湖南省生态茶园景观满意度调查结果

Tab.6 Survey results of ecological tea garden landscape satisfaction in Hunan Province

评价对象 问卷回收/份 极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极不满意 满意度/%
南岳华盖茶场 390 229 67 27 44 23 75.90
衡南宝盖绿彤有机茶园 385 204 56 46 37 42 67.53
常宁塔山鳌头有机茶园 387 218 61 46 37 25 72.09
常宁兴华狮园有机茶园 366 202 63 50 33 18 72.40
江头贡茶生态休闲农庄 388 227 59 29 42 31 73.71
分析结果表明,满意度排序从高到底依次是南岳华盖茶场、江头贡茶生态休闲农庄、常宁塔山鳌头有机茶园、常宁兴华狮园有机茶园、衡南宝盖绿彤有机茶园。通过计算得出的湖南省生态茶园景观满意度排序(表5)与AHP-TOPSIS组合评价模型得出的湖南省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排序相符,对评价模型及结果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4 结论与讨论

南岳华盖茶场拥有最佳的景观质量评价品质,衡南宝盖绿彤有机茶园拥有较差的景观质量评价品质。对于拥有良好景观质量评价品质的茶园来说,未来的茶园景观规划中应秉承着“优先开发”“重点开发”的原则,深入挖掘特色,促进茶园景观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对于景观质量评价品质较差的茶园来说,应首先补齐短板,消除景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景观质量提质升级,从而实现各方面均衡发展。使用状况评价法(POE)得出的湖南省生态茶园景观满意度排序与AHP-TOPSIS组合模型对湖南省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排序一致,验证了AHP-TOPSIS组合模型评价结果的准确度与科学性。
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是一个综合分析评判的过程,评价指标所具有的特征包括多属性、多目标,在评价时需综合考虑景观认知所具有的主观性以及景观客观性两方面的特征[21]。在本文中,基于AHP-TOPSIS-POE组合模型,选取湖南省具有代表性的5个生态茶园景观为研究对象,在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筛选方面的进行了探索:①建立切实可行的调查与评价体系是科学、准确的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的保障基础;②运用AHP-TOPSIS-POE组合模型的方法构建生态茶园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生态茶园景观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为后续的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③开展后续研究时,借助问卷调研方式,深刻探究指标信度和效度,帮助有机茶园对景观质量评价进行规范,让景观质量评价更具科学性。
[1]
肖智, 黄贤金. 长江经济带茶叶生产空间格局演变[J]. 经济地理, 2017, 37(5):110-115.

[2]
傅超, 刘彦随. 城市扩张对西湖龙井茶园用地及发展影响分析[J]. 经济地理, 2015, 35(6):138-142.

[3]
杜建刚, 孟朝月, 刘宇萌. 产业集群生态圈对集群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基于74个茶叶集群的经验数据[J/OL]. 软科学,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268.g3.20201215.1727.002.html, 2020-12-23.

[4]
姜含春, 赵红鹰, 葛伟. 中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30(3):23-28.

[5]
王银峰, 翟海国. 中国茶树生态区划的新方案[J]. 地理研究, 1993(4):39-45.

DOI

[6]
李玉梅. 土地生产率与中国茶叶出口关系的国际比较[J]. 农业技术经济, 2010(8):106-116.

[7]
王慧. 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8]
王彦伟. 浙江休闲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研究[D]. 杭州: 浙江农林大学, 2015.

[9]
林久光. 武夷山休闲旅游观光茶园的规划设计[J]. 福建茶叶, 2018(1):75-76.

[10]
贠旭彤. 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茶文化的应用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11]
覃思, 巫柳兰. 桂林七仙峰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禅茶文化的应用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1(12):45-46.

[12]
肖茜文. 地域文化在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 福建茶叶, 2016(4):151-152.

[13]
杨璐璐. 猫于茶文化的观光茶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 设计, 2017(5):152-153.

[14]
韩婷婷. 广西苍梧县观光茶园景观规划研究[D]. 南宁: 广西大学, 2019.

[15]
罗一墩, 肖洒, 胡最, 等. 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对耒阳“江头贡茶文化园”的规划探索[J]. 经济地理, 2016, 36(8):202-208.

[16]
董建文, 兰思仁, 林洁, 等. 观光茶园景观美景度评价及营建技术[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3):142-145.

[17]
李荣林, 李薇薇, 彭英, 等. 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评价体系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3):49-52.

[18]
盛千凌, 林夏珍, 马进, 等.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茶文化观光园景观评价[J]. 中国园艺文摘, 2015(7):108-111.

[19]
李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策略——兼论自然景观资源公益化[J]. 求索, 2020(4):14-21.

[20]
冯磊, 胡希军, 赵洁, 等. 居住区景观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23(1):190-194.

[21]
乔丽芳, 齐安国, 张毅川. 基于AHP-TOPSIS组合模型的植物园景观方案优选[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 27(4):238-241.

[22]
冯磊, 赵洁. 基于AHP-TOPSIS组合模型的城市公园景观质量评价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9(5):777-781.

[23]
新湖南. 2018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县”之常宁:茶乡常宁的绿色崛起[EB/OL]. http://zt.voc.com.cn/Topic/dsj/mobile/article/201808/201808270011268870C1.html, 2018-08-27.

[24]
十里茶乡[EB/OL]. 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81/houshuyuan.html, 2019-04-16.

[25]
陈国生, 萧烽, 喻琨, 等.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路径优化的实证研究[M]. 湘潭: 湘潭大学出版社, 2020.

Outl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