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iguration and Path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17 Rural Cases
Received date: 2021-04-27
Revised date: 2021-08-19
Online published: 2025-04-01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re the focus of academics and industry. This study uses the clear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ultivariable interaction to establish the antecedent variables of rural tourism attraction which includes rural tourism attraction,tourism location,foreign investment,regional economy and network platform. It aims to explore the combination of antecedent variables that conform to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and establish their caus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plain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 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tourism location and network platform can be regarded a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but all single variable factors can not constitute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2) There are 32 combinations of five variables,and there are 4 combination paths to meet the conditions. 3) The consistency index of antecedent condition configuration are all higher than the theoretical threshold value (0.8)。 The total coverage rate of the 4 combination path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s 0.909091,which can well explain the influence combination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4) In the path combinations,network platform and tourism location are the single factors 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in the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elements. The combination path of the network platform,tourism location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shows the highest original coverage.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s。
YU Runzhe , ZHANG Yuangang , YU Xiangyang . Configuration and Path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17 Rural Cases[J]. Economic geography, 2021 , 41(9) : 225 -231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1.09.023
表1 乡村旅游地概况Tab.1 The survey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
案例地 | 景区概况 | |
---|---|---|
安徽省 | 西递 | 位于黄山黟县,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1年入选国家5A级景区 |
宏村 | 位于黄山黟县,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1年入选国家5A级景区 | |
潜口 | 位于黄山徽州区,2014年入选国家5A级景区 | |
龙川 | 位于宣城绩溪县,2012年入选国家5A级景区 | |
唐模 | 位于黄山徽州区,2014年入选国家5A级景区 | |
浙江省 | 下姜村 | 位于杭州淳安县,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
乌镇 | 位于嘉兴桐乡市,2010年入选国家5A级景区 | |
西塘 | 位于嘉兴嘉善县,2017年入选国家5A级景区 | |
溪口 | 位于宁波奉化区,2010年入选国家5A级景区,全国首批旅游景观名镇(村) | |
南浔 | 位于湖州南浔区,2015年入选国家5A级景区 | |
江苏省 | 周庄 | 位于苏州昆山市,2007年入选国家5A级景区 |
同里 | 位于苏州吴江区,2010年入选国家5A级景区 | |
桠溪 | 位于南京高淳区,2014年入选国家4A级景区 | |
蒋巷村 | 位于苏州常熟市,2011年入选国家4A级景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 |
不老村 | 位于南京浦口区,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 |
上海市 | 金山嘴渔村 | 位于上海金山区,2018年入选国家4A级景区 |
前卫村 | 位于上海崇明区,2010年入选国家4A级景区 |
表2 变量的赋值标准Tab.2 Variable assignment criteria and assignment results |
变量名称 | 赋值标准 | 赋值 |
---|---|---|
旅游吸引物 | 5A级旅游景区 | 1 |
5A级以下旅游景区 | 0 | |
旅游区位 | 距离市区车程小于1小时 | 1 |
距离市区车程大于1小时 | 0 | |
外资注入 | 景区由外地企业主导进行管理 | 1 |
景区由当地政府、集体主导进行管理 | 0 | |
区域经济 | 区域经济发达,所属地级市人均可支配 收入高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 | 1 |
区域经济欠发达,所属地级市人均可支 配收入低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 | 0 | |
网络平台 | 有完善内容的景区宣传网站 | 1 |
无完善内容的景区宣传网站 | 0 | |
乡村旅游发展 | 年接待游客量100万人次以上 | 1 |
年接待游客量100万人次以下 | 0 |
表3 解释和被解释变量清晰集真值表Tab.3 Clear set truth table of explaining and explained variables |
序号 | 旅游吸引物 | 外资注入 | 区域经济 | 旅游区位 | 网络平台 | 旅游发展 |
---|---|---|---|---|---|---|
1 | 1 | 0 | 0 | 1 | 1 | 1 |
2 | 1 | 1 | 0 | 1 | 1 | 1 |
3 | 1 | 0 | 0 | 1 | 1 | 0 |
4 | 1 | 0 | 0 | 1 | 0 | 1 |
5 | 1 | 0 | 0 | 1 | 1 | 0 |
6 | 0 | 1 | 1 | 1 | 1 | 1 |
7 | 1 | 0 | 1 | 1 | 1 | 1 |
8 | 1 | 0 | 1 | 1 | 1 | 1 |
9 | 0 | 0 | 1 | 1 | 1 | 1 |
10 | 0 | 0 | 1 | 1 | 0 | 0 |
11 | 0 | 0 | 1 | 1 | 0 | 0 |
12 | 0 | 0 | 1 | 1 | 0 | 0 |
13 | 1 | 1 | 1 | 1 | 1 | 1 |
14 | 1 | 0 | 1 | 1 | 1 | 1 |
15 | 1 | 0 | 1 | 1 | 1 | 1 |
16 | 1 | 0 | 1 | 1 | 1 | 0 |
17 | 0 | 0 | 1 | 0 | 1 | 1 |
表4 单因素必要性分析Tab.4 Single factor necessity analysis |
条件变量 | 一致性 | 覆盖率 |
---|---|---|
旅游吸引物 | 0.727273 | 0.727273 |
外资注入 | 0.272727 | 1.000000 |
区域经济 | 0.727273 | 0.666667 |
旅游区位 | 0.909091 | 0.625000 |
网络平台 | 0.909091 | 0.769231 |
表5 多因素的组合结果Tab.5 Combination results of multiple factors |
序号 | 组合 | 原始覆盖率 | 净覆盖率 | 一致性 |
---|---|---|---|---|
1 | 区域经济*旅游区位*网络平台 | 0.6363640 | 0.4545450 | 0.875 |
2 | ~旅游吸引物*~外资注入*区域经济*网络平台 | 0.1818180 | 0.0909091 | 1.000 |
3 | 旅游吸引物*外资注入*旅游区位*网络平台 | 0.1818180 | 0.0909091 | 1.000 |
4 | 旅游吸引物*~外资注入*~区域经济*旅游区位*~网络平台 | 0.0909091 | 0.0909091 | 1.000 |
整体覆盖率:0.909091 | ||||
整体一致性:0.909091 |
[1] |
黄震方, 陆林, 苏勤, 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J]. 地理研究, 2015, 34(8):1409-1421.
|
[2] |
陈志军, 徐飞雄. 乡村旅游地发展驱动因素及机制研究——基于长沙市的实证分析[J]. 经济地理, 2019, 39(10):231-239.
|
[3] |
杨美霞. 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以全域旅游为视角[J]. 社会科学家, 2018(5):93-97.
|
[4] |
卢松, 张小军. 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19, 39(12):204-211.
|
[5] |
韦俊峰, 何瀚林, 明庆忠. 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政策的演进特征(2001-2018)——基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J]. 社会科学家, 2019(3):84-90.
|
[6] |
侯天琛. 微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 中州学刊, 2019(12):42-47.
|
[7] |
司晓悦, 马一铭. 区域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政策工具研究——基于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0, 21(3):85-95.
|
[8] |
安传艳, 李同昇, 翟洲燕, 等. 1992—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特征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9):1186-1200.
|
[9] |
何景明.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 旅游学刊, 2003(1):76-80
|
[10] |
林巧, 戴维奇. 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J]. 经济地理, 2006, 26(S2):31-34.
|
[11] |
马勇, 赵蕾, 宋鸿, 等.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 经济地理, 2007, 27(2):336-339.
|
[12] |
杨美霞. 新旅游时代乡村旅游目的地构建中应关注的若干问题——以泰州为例[J]. 社会科学家, 2020(4):75-79.
|
[13] |
张丹, 曾维静, 杨惠玲.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综述[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 26(10):80-82.
|
[14] |
王莹, 许晓晓. 社区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基于杭州的调研[J]. 经济地理, 2015, 35(3):203-208.
|
[15] |
卢小丽, 赵越, 王立伟. 基于DEMATEL方法的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 33(2):209-213,243.
|
[16] |
安传艳, 翟洲燕, 李同昇. 近10年来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基于Elsevier ScienceDirect 收录文献的分析[J]. 资源科学, 2020, 42(5):956-968.
|
[17] |
钱惠新. 江苏乡村旅游产业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41(4):209-215.
|
[18] |
|
[19] |
张敦富. 区域经济学原理[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
[20] |
马斌斌, 陈兴鹏, 马凯凯, 等.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类型结构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20, 40(7):190-199.
|
[21] |
王松茂, 何昭丽, 郭英之.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19, 39(4):199-206.
|
[22] |
|
[23] |
张毓峰, 乐雅. 旅游目的地治理理论构建:一个整合分析框架[J]. 财经科学, 2019(8):123-132.
|
[24] |
王婉飞, 吴建兴, 吴茂英. 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生态管理的驱动因素研究[J]. 旅游学刊, 2018, 33(8):37-47.
|
[25] |
|
[26] |
何景明. 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农家乐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6):71-75.
|
[27] |
|
[28] |
马静, 舒伯阳. 中国乡村旅游30年:政策取向、反思及优化[J]. 现代经济探讨, 2020(4):116-122.
|
[29] |
舒伯阳, 马静. 中国乡村旅游政策体系的演进历程及趋势研究——基于3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19(11):94-107.
|
[30] |
冀瑞鹏. 古村落旅游利益主体诉求及表达途径研究[D].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2013.
|
[31] |
赵兴军.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J]. 社会科学家, 2018(11):68-74.
|
[32] |
周欣琪, 郝小斐. 故宫的雪:官方微博传播路径与旅游吸引物建构研究[J]. 旅游学刊, 2018, 33(10):51-62.
|
[33] |
|
[34] |
|
[35] |
伯努瓦·里豪克斯, 查尔斯·C. 拉金. QCA设计原理与应用[M]. 杜运周,等,译.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
[36] |
|
[37] |
万筠, 王佃利. 中国邻避冲突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40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 2019, 16(1):66-76,172.
|
[38] |
包国宪, 马翔. 兰州市洒水治污政策变迁路径与动力研究——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4):29-39.
|
[39] |
赵文, 李文霞, 孙国强. 二元社会网络与海归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 2017, 31(6):113-118.
|
[40] |
陆林, 任以胜, 朱道才, 等.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 地理研究, 2019, 38(1):102-118.
|
[41] |
林德荣, 陈莹盈. 智慧旅游乡村建设的困境与突破:从智慧潮流走向可持续发展[J]. 旅游学刊, 2019, 34(8):3-5.
|
[42] |
周思悦, 申明锐, 罗震东. 路径依赖与多重锁定下的乡村建设解析[J]. 经济地理, 2019, 39(6):183-19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