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Subway and Layout Optimization of Station Parking Lots:A Case Study of Nanjing
Received date: 2020-01-12
Revised date: 2020-05-23
Online published: 2025-04-01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there are still obvious shortcomings in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connecting with subway, especially in the layout of supporting parking lots management, occupation of the site by other means, etc. To solve the spatial layout problem of urban subway parking lots,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its layout, and the premise is to underst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ubway. The accessibility research method based on time-distance model reveals the basic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Nanjing metro: circle structure and "cross" structure.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of perfect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large parking lots and optimizing the spatial layout of subway parking lots. At the same time,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1) Highlight the public interest attribute of subway parking lots and strengthen the working concept of governing for the people; 2) All subway stations should keep the parking lots, and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can be solved by focusing on tackling key problems; 3) The solution of subway transfer problem provides demonstration value and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other c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YIN Yue , LU Yuqi .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Subway and Layout Optimization of Station Parking Lots:A Case Study of Nanjing[J]. Economic geography, 2020 , 40(7) : 73 -80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0.07.009
表1 2018年全国城市地铁里程排名前10城市Tab.1 2018 top 10 cities in subway mileage in China |
排名 | 城市 | 运营里程(km) | 站点数(个) | 线路(条) | 建设时间(年) |
---|---|---|---|---|---|
1 | 上海 | 705 | 415 | 17 | 1993 |
2 | 北京 | 626 | 389 | 21 | 1971 |
3 | 广州 | 454 | 240 | 14 | 1997 |
4 | 南京 | 378 | 174 | 10 | 2005 |
5 | 重庆 | 316 | 181 | 10 | 2004 |
6 | 武汉 | 301 | 206 | 9 | 2004 |
7 | 深圳 | 286 | 199 | 8 | 2004 |
8 | 香港 | 228 | 93 | 11 | 1979 |
9 | 成都 | 226 | 156 | 6 | 2010 |
10 | 天津 | 220 | 153 | 6 | 1984 |
表2 地铁公司公共停车场统计表Tab.2 Statistics of mass transit railway corporation's public parking lots |
序号 | 辖区 | 道路名称 | 停车场地址 | 停车场名称 | 停车场泊位数 | 对外开放泊位数 | 备注 | |
---|---|---|---|---|---|---|---|---|
地面 | 地下 | |||||||
1 | 建邺区 | 莲池路 | 地铁二号线油坊桥站地下 | 地铁油坊桥地下商业停车场 | 0 | 310 | 150 | 商业配建 |
2 | 玄武区 | 宁杭公路 | 地铁孝陵卫站1号出入口旁 | 地铁孝陵卫站公共停车场 | 31 | 0 | 31 | 社会公共停车场 |
3 | 江宁区 | 龙眠大道 | 地铁一号线药科大学基地内 | 地铁药科大学基地公共停车场 | 60 | 0 | 60 | 社会公共停车场 |
4 | 秦淮区 | 健康路 | 地铁三号线夫子庙站旁 | 地铁夫子庙商业停车场 | 55 | 0 | 55 | 商业配建 |
5 | 秦淮区 | 中山南路 | 地铁长乐坊商业街内 | 地铁长乐坊公共停车场 | 13 | 40 | 53 | 商业配建 |
6 | 秦淮区 | 中山南路 | 地铁一号线张府园站上方 | 地铁张府园站公共停车场 | 25 | 0 | 25 | 社会公共停车场 |
7 | 鼓楼区 | 中央北路 | 地铁三号线上元门站旁 | 地铁上元门站公共停车场 | 95 | 0 | 95 | 社会公共停车场 |
8 | 雨花台区 | 雨花西路 | 地铁一号线中华门站下方 | 地铁中华门站公共停车场 | 48 | 0 | 48 | 社会公共停车场 |
9 | 雨花台区 | 小行路 | 地铁一号线安德门站旁 | 地铁安德门站公共停车场 | 53 | 0 | 53 | 社会公共停车场 |
10 | 雨花台区 | 小行路 | 地铁十号线小行站下方 | 地铁小行站公共停车场 | 38 | 0 | 38 | 社会公共停车场 |
11 | 雨花台区 | 天保路 | 地铁S3天保路站 | 地铁天保路站公共停车场 | 120 | 0 | 120 | P+R |
12 | 浦口区 | 总部大道 | 地铁十号线临江站上方 | 地铁临江站公共停车场 | 45 | 0 | 45 | P+R |
13 | 江北新区 | 浦泗路 | 地铁三号线林场站下方 | 地铁林场站公共停车场 | 180 | 0 | 180 | P+R |
14 | 江北新区 | 高新路 | 地铁三号线东大成贤站上方 | 地铁成贤学院站公共停车场 | 100 | 0 | 100 | P+R |
15 | 栖霞区 | 广志路 | 地铁四号线仙林湖旁 | 地铁仙林湖站停车场 | 700 | 0 | 700 | P+R和临时停车场 |
总计 | 1 563 | 350 | 1753 | |||||
在建 | 鼓楼区 | 和燕路 | 地铁三号线小市站 | 和燕路上盖物业地下停车场 | 308+40 | 348 | 商业+社会公共停车场 | |
在建 | 栖霞区 | 金马路 | 地铁二号线四号线换乘站 | 金马路P+R停车场 | 550 | 550 | P+R | |
总计 | 898 |
表3 道路速度赋值(km/h)Tab.3 Speed assignments on roads and railways(km/h) |
道路类型 | 速度(km/h) |
---|---|
高速公路 | 100 |
国道 | 60 |
省道 | 50 |
县道 | 40 |
全域默认值 | 5 |
水域 | 0 |
[1] |
|
[2] |
|
[3] |
|
[4] |
邓羽, 蔡建明, 杨振山, 等. 北京城区交通时间可达性测度及其空间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2, 67(2):169-178.
|
[5] |
曹小曙, 林强. 世界城市地铁发展历程与规律[J]. 地理学报, 2008, 63(12):1 257-1 267.
|
[6] |
李志, 周生路, 吴绍华, 等. 南京地铁对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通达性的影响及地价增值响应[J]. 地理学报, 2014, 69(2):255-267.
|
[7] |
胡能发. 武汉市远城区轨道交通枢纽站停车场的设计研究[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014.
|
[8] |
江贺韬. 基于GIS研究共享自行车对上海地铁“最后一公里”的作用[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 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6城市交通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8:5-12.
|
[9] |
申炜铭. 小尺度街区地铁车站“最后一公里”:北京地铁亦庄线次渠站[J]. 人类居住, 2017(2):24-27.
|
[10] |
滕靖, 陈童, 彭春露, 等. 与地铁接驳的“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运行质量分析及改善建议[J]. 交通与港航, 2017, 4(2):26-31.
|
[11] |
谢宇. 自行车高架快速路建设和轨道交通换乘的整合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6.
|
[12] |
王敬地, 李冬梅. “B+R”模式下轨道交通站点自行车停车空间优化——以南京地铁一号线站点为例[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9, 42(2):170-173,176.
|
[13] |
张俊华. 基于站城一体化的轨道交通枢纽与城市空间的连接空间模式研究[D]. 深圳: 深圳大学, 2018.
|
[14] |
张莉, 陆玉麒.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 地理学报, 2006(12):1 235-1 246.
|
[15] |
丁愫, 陈报章. 城市医疗设施空间分布合理性评估[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 19(2):185-196.
|
[16] |
达福文. 兰州市公共交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可达性研究[D].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
[17] |
陈娱, 金凤君, 陆玉麒, 等. 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过程及可达性演变特征[J]. 地理学报, 2017, 72(12):2 252-2 264.
|
[18] |
吴昊, 姜兴兴, 于玉龙. 城市交通枢纽空间TOD模式发展的设计实践——成都锦城广场东侧地铁P+R停车场及地下空间设计[J]. 建筑技艺, 2019(7):92-97.
|
[19] |
任甜甜. 地铁“P+R”停车场在公共交通中的作用[J]. 铁路技术创新, 2013(4):15-16,24.
|
[20] |
褚冬竹, 万骁骁. 从路径到空间——轨道交通站点停车换乘空间系统探析[J]. 新建筑, 2019(3):109-11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