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tial Distribu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Received date: 2019-05-09
Revised date: 2020-05-26
Online published: 2025-04-01
265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re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by using spatial analysis tools of ArcGIS and statistical tools of Excel.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the type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s condensation type. From regional scale,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not evenly distributed,their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Zhangjiakou,Shijiazhuang,Xingtai,Han'dan and Beij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al region,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concentrated in inter-mountain basin area in northwest Hebei province,Taihang mountain area in southwest Hebei province and Taihang- and Yanshan mountain area in Beijing. Terrain,history and economic level i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is region.
TIAN Hai . Spatial Distribu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20 , 40(7) : 143 -149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0.07.016
表1 京津冀地区各市域传统村落统计Tab.1 Statistic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different citi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
地市名称 | 传统村落数量/个 | 排位 | 占比/% | 累计占比/% |
---|---|---|---|---|
张家口 | 54 | 1 | 20.38 | 20.38 |
石家庄 | 53 | 2 | 20.00 | 40.38 |
邢台 | 45 | 3 | 16.98 | 57.36 |
邯郸 | 44 | 4 | 16.6 | 73.96 |
北京 | 44 | 4 | 16.6 | 90.56 |
保定 | 14 | 6 | 5.28 | 95.84 |
天津 | 4 | 7 | 1.51 | 97.35 |
唐山 | 3 | 8 | 1.13 | 98.48 |
承德 | 1 | 9 | 0.38 | 98.86 |
秦皇岛 | 1 | 9 | 0.38 | 99.24 |
沧州 | 1 | 9 | 0.38 | 99.62 |
衡水 | 1 | 9 | 0.38 | 100.00 |
廊坊 | 0 | 13 | 0.00 | 100.00 |
总计 | 265 |
注:北京和天津均为中央直辖市,与河北省同为省级行政单位,但其市域面积与河北省辖地级市面积相当,为方便讨论,将北京、天津与河北省各地级市放在一起讨论,特此说明。 |
表2 京津冀地区五大区域传统村落统计Tab.2 Statistic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five region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
区域 | 总数/个 | 比重/% | 累计比重/% |
---|---|---|---|
西北区 | 98 | 36.98 | 36.98 |
冀南区 | 89 | 33.58 | 70.56 |
西南区 | 67 | 25.28 | 95.84 |
东南区 | 6 | 2.26 | 98.10 |
东北区 | 5 | 1.89 | 100.00 |
表3 京津冀地区各市域2017年GDPTab.3 The GDP of different cities in Beijng-Tianjin-Hebei region in 2017 |
市域 | GDP/亿元 | 增长率/% | 总量排名 |
---|---|---|---|
北京 | 28 000 | 6.7 | 1 |
天津 | 18 595 | 3.6 | 2 |
唐山 | 7 106 | 6.5 | 3 |
石家庄 | 6 461 | 7.3 | 4 |
沧州 | 3 817 | 7.0 | 5 |
邯郸 | 3 666 | 7.1 | 6 |
保定 | 3 227 | 6.0 | 7 |
廊坊 | 2 881 | 6.8 | 8 |
邢台 | 2 236 | 7.0 | 9 |
承德 | 1 619 | 7.1 | 10 |
张家口 | 1 556 | 6.8 | 11 |
衡水 | 1 550 | 7.2 | 12 |
秦皇岛 | 1 506 | 7.3 | 13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 等. 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EB/OL]. 2012-04-23.
|
[2]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 2018-02-04.
|
[3] |
胡燕, 陈晟, 曹玮, 等.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1):10-13.
|
[4] |
刘沛林, 董双双. 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 地理研究, 1998(1):32-39.
|
[5] |
刘沛林.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北京: 北京大学, 2011.
|
[6] |
何峰.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与适应性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 2012.
|
[7] |
张东. 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
[8] |
孙莹.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
[9] |
胡学慧.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
[10] |
胡最, 郑文武, 刘沛林, 等. 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的空间形态与结构特征[J]. 地理学报, 2018, 73(2):317-332.
|
[11] |
王云才, 郭焕成, 杨丽. 北京市郊区传统村落价值评价及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为例[J]. 地理科学, 2006(6):735-742.
|
[12] |
刘沛林, 于海波. 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为例[J]. 地理科学, 2012, 32(11):1 304-1 310.
|
[13] |
张大玉. 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协同保护与发展研究[J].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7, 33(1):1-5.
|
[14] |
刘春腊, 刘沛林.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J]. 经济地理, 2011, 31(11):1 923-1 929.
|
[15] |
贾盈盈. 焦作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
[16] |
李亚娟, 陈田, 王婧, 等.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J]. 地理研究, 2013, 32(8):1 477-1 485.
|
[17] |
佟玉权. 基于GIS的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J]. 人文地理, 2014, 29(4):44-51.
|
[18] |
康璟瑶, 章锦河, 胡欢, 等.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7):839-850.
|
[19] |
肖瑶. 山西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 晋中: 山西农业大学, 2016.
|
[20] |
孙军涛, 牛俊杰, 张侃侃, 等. 山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 人文地理, 2017, 32(3):102-107.
|
[21] |
林莉. 浙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类型特征分析[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5.
|
[22] |
汪兴毅, 管欣, 丁晶晶. 安徽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解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6(2):19-25.
|
[23] |
郭亚玮. 福建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
[24] |
魏绪英, 蔡军火, 刘纯青. 江西省传统村落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 2017(8):39-44.
|
[25] |
李晓彤, 宋俊学, 程钰. 山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3(3):334-343.
|
[26] |
李伯华, 尹莎, 刘沛林, 等.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地理, 2015, 35(2):189-194.
|
[27] |
焦胜, 郑志明, 徐峰, 等. 传统村落分布的“边缘化”特征——以湖南省为例[J]. 地理研究, 2016, 35(8):1 525-1 534.
|
[28] |
冯亚芬, 俞万源, 雷汝林. 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 37(2):236-243.
|
[29] |
袁少雄, 唐光良, 张虹鸥, 等. 广东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民系特征[J]. 热带地理, 2017, 37(3):318-327.
|
[30] |
朱凯凯. 陕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景观特征研究[D]. 西安: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
|
[31] |
林燕. 甘肃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成因分析[D]. 兰州: 兰州大学, 2018.
|
[32] |
金江磊, 闫浩文, 杨树文, 等. 甘肃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格局研究[J]. 测绘科学, 2018(12):28-33.
|
[33] |
梁步青, 肖大威, 陶金, 等.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分布的时空格局与演化[J]. 经济地理, 2018, 38(8):196-203.
|
[34] |
于涛. 青岛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青岛: 青岛理工大学, 2016.
|
[35] |
卢松, 张小军, 张业臣. 徽州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18, 38(10):1 690-1 698.
|
[36] |
关中美, 王同文, 职晓晓. 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J]. 经济地理, 2017, 37(9):225-232.
|
[37] |
陈君子, 刘大均, 周勇, 等. 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成因分析[J]. 经济地理, 2018, 38(2):148-153.
|
[38] |
李咪, 芮旸, 王成新, 等. 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吴越文化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8):1 693-1 702.
|
[39] |
张超, 杨秉赓. 计量地理学基础[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
[40] |
吴必虎, 唐子颖. 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为例[J]. 人文地理, 2003(1):1-5,28.
|
[41] |
保继刚, 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
[42] |
周一星. 城市地理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
[43] |
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图集[M].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8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