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hanism and Social Effects of Transnational Gentrification in Large City of China:A Case Study of South Korean Enclaves in Guangzhou
Received date: 2023-09-20
Revised date: 2023-12-12
Online published: 2024-09-12
Transnational gentrification is a social space reconstruction phenomenon caused by high-skilled transnational immigrants,emphasizing the interaction,succession and game between high-end transnational immigrants and low-income residents,it has strong class,soci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Taking the South Korean enclaves in Guangzhou as the research area,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ocial effects of transnational gentrification. It's found that: 1)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national gentrification ha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germination stage,growth stage,development stage and persistence stage,each stage ha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population composition,spatial form and capital source. 2) Transnational gentrification is promoted by the complex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formed by local governments,real estate developers,transnational gentrifiers and local residents,but local governments occupy an absolute dominant position. 3) Transnational gentrification has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social spatial effects,such as class and ethnic succession,lifestyle change,cultural separation and social division,but i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ult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uralism and complexity.
HUANG Xing , LIU Zhen , WU Tingting . Mechanism and Social Effects of Transnational Gentrification in Large City of China:A Case Study of South Korean Enclaves in Guangzhou[J]. Economic geography, 2024 , 44(4) : 64 -74 . DOI: 10.15957/j.cnki.jjdl.2024.04.007
表1 部分重点访谈对象信息Tab.1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key interviewees |
编号 | 性别 | 年龄(岁) | 调研地点 | 职业类型 | 类型 |
---|---|---|---|---|---|
G3 | 男 | 40 | 远景路三社1号 | 韩国外贸企业老板 | 跨国绅士化群体 |
G5 | 男 | 34 | 远景路三社1号 | 韩国外贸企业员工 | 跨国绅士化群体 |
R11 | 女 | 26 | 棠下南街35号B栋111A号 | 美甲店服务员 | 外来租户 |
R14 | 男 | 36 | 远景路184号 | 韩国商品零售店老板 | 外来租户 |
R20 | 男 | 44 | 机场西路景丽街翠逸家园北门 | 门卫 | 外来租户 |
Z7 | 男 | 43 | 棠下南社区服务中心 | 社区中心主任 | 政府工作人员 |
Z9 | 女 | 40 | 棠下西街15号棠下西社区居委会 | 社区中心副主任 | 政府工作人员 |
Z10 | 男 | 38 | 心谊路89号 | 社区民警 | 政府工作人员 |
G27 | 男 | 35 | 机场西路和顺北街49号 | 韩国物流企业员工 | 跨国绅士化群体 |
R31 | 女 | 32 | 远景路远景花园108号 | 咖啡馆店员 | 外来租户 |
G28 | 男 | 27 | 远景路远景花园108号 | 韩国外贸企业员工 | 跨国绅士化群体 |
R33 | 男 | 25 | 远景路88号1号店 | 韩国商品零售店员 | 外来租户 |
Y37 | 男 | 70 | 棠下西街14号 | 无业 | 本地居民 |
Y40 | 男 | 55 | 远景路172号 | 超市老板 | 本地居民 |
Y43 | 男 | 66 | 棠景路1号 | 无业 | 本地居民 |
G30 | 男 | 39 | 汇景路68号 | 韩国物流公司员工 | 跨国绅士化群体 |
Y46 | 男 | 42 | 远景路152号 | 远景村第二经济合作社负责人 | 本地居民 |
G49 | 女 | 24 | 心谊路又一居小区78号 | 韩国留学生 | 跨国绅士化群体 |
G50 | 男 | 27 | 远景路24号 | 韩国游客 | 跨国绅士化群体 |
Y62 | 男 | 56 | 三元里大道854号2层 | 无业 | 本地居民 |
注:受访者编号由“身份+总访谈顺序”组成,身份代码:Z表示政府工作人员;Y表示本地居民;R表示外来租户;G表示韩国移民/绅士化群体。 |
表2 远景路跨国绅士化形成阶段与特征Tab.2 S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national gentrification in Yuanjing Road of Guangzhou |
形成阶段 | 人口构成 | 空间形态 | 资本来源 |
---|---|---|---|
萌芽阶段 | 本地村民稳定;外来人口增加;零星韩商分布 | 城市区域蔓延,传统农村转为自建房、厂房等混杂城中村形态 | 地方政府在城市蔓延土地征收进行投资,村民自筹资金修建自建房;外来人口租住城中村 |
发育阶段 | 韩国移民逐渐增加;外来人口减少 | 城中村自建房、厂房、仓库与新建少许写字楼和小区混合;韩国样式骑楼开始兴建 | 地方政府投资进行“三旧改造”;包括韩国商铺在内的各类商铺由商户进行投资开业 |
发展阶段 | 韩国移民、韩国消费者、其他消费者增加;本地居民部分减少;外来人口锐减 | 部分城中村被拆除,新建高档住宅区和商业大厦;韩国消费空间生产占主导 | 地方政府与韩国领事馆、韩国工商会进行合作;地产开发商进驻投资;各类商铺自主投资增加 |
延续阶段 | 疫情原因,韩国移民减少;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保持稳定;疫情结束后,韩国移民人数开始回升 | 疫情期间,部分商铺停业;疫情结束后,韩国商铺开始复兴,且与城中村区域混合交错 | 疫情期间,部分商铺停业撤资;包括来自韩国移民的各类消费减少;疫情结束,商铺投资、物业投资、消费等回升 |
表3 跨国绅士化的中西异同比较Tab.3 A comparison of transnational gentrification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contexts |
对比项目 | 西方 | 广州远景路 | |
---|---|---|---|
发展历程与特征 | 伴随着大量新建住房与消费空间发展 | 发生地点为城中村,混杂着老旧建筑翻新和二次开发,以及商品房的新建 | |
形成机制 | 推动角色 | 以政府和跨国绅士化群体所组成的增长联盟为主 | 政府为主导力量,开发商和原住民也发挥积极作用 |
作用机制 | 欧债危机后,海外住房市场的开拓,政府和跨国绅士化群体获取跨国租差,原住民流离失所 | 全球贸易推动下,政府发挥绝对主导作用,外资引进,原住民配合助推发展,跨国绅士化群体参与且催化 | |
影响后果 | 人口结构 | 原住民被迫流离失所 | 小部分本地居民主动迁出,但大部分没有受到此影响;低端外来人口租户大量被迫迁出 |
社会文化 | 破坏居民社交网络,居民持负面态度 | 居民呈现出复杂态度,社交网络及传统生活空间氛围受到负面影响,但却因绅士化得到经济红利 |
[1] |
|
[2] |
|
[3] |
薛德升, 梁家健, 黄耿志. 全球化与广州跨国机构的空间分布演变与特征(1949—2012年)[J]. 城市规划, 2016, 40(10):44-51,64.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接受普查登记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主要数据[N]. 中国信息报,2011 -05- 03(001).
|
[5] |
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八号)——接受普查登记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情况[N]. 中国信息报,2021 -05- 12(004).
|
[6] |
刘云刚, 陈跃.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移民政策:评述与展望[J]. 世界地理研究, 2015, 24(1):1-10,37.
|
[7] |
黄旭, 刘怀宽, 薛德升.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研究综述与展望[J]. 世界地理研究, 2020, 29(2):397-405.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吴瑞君, 吴潇, 薛琪薪. 跨国移民的社会空间机制及移民治理启示——以浙江义乌的外国移民为考察对象[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4(3):132-139,187.
|
[21] |
王敏, 江荣灏, 林元城. 跨境流动背景下族裔社区研究进展及启示[J]. 人文地理, 2020, 35(3):1-9.
|
[22] |
刘云刚, 周雯婷, 黄徐璐, 等. 全球化背景下在华跨国移民社区的空间生产——广州远景路韩国人聚居区的案例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 37(7):976-986.
|
[23] |
张博, 刘美新, 蔡晓梅. 物质、 情感和权力:跨国移民与家的地理学[J]. 世界地理研究, 2022, 31(6):1130-1141.
|
[24] |
李志刚, 薛德升,
|
[25] |
许涛. 广州地区非洲人的社会交往关系及其行动逻辑[J]. 青年研究, 2009(5):71-86,96.
|
[26] |
刘云刚, 陈跃. 广州日本移民族裔经济的形成及其社会空间特征[J]. 地理学报, 2014, 69(10):1533-1546.
|
[27] |
周大鸣, 杨小柳. 浅层融入与深度区隔:广州韩国人的文化适应[J]. 民族研究, 2014(2):51-60,124.
|
[28] |
|
[29] |
|
[30] |
|
[31] |
张京祥, 殷洁, 罗小龙. 地方政府企业化主导下的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化研究[J]. 人文地理, 2006, 21(4):1-6.
|
[32] |
黄幸, 刘圳, 谭一洺. 西方跨国绅士化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 人文地理, 2023, 38(4):9-16.
|
[33] |
|
[34] |
|
[35] |
蔡禾, 贺霞旭. 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以社区邻里关系为研究对象[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4(2):133-151.
|
[36] |
|
/
〈 |
|
〉 |